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赠友七首 其七 徐挹泉

赠友七首 其七 徐挹泉

清代 陈熙治

丹山两灵鸟,同游凤池头。秋风飒然来,一去复一留。

留者鸣虞廷,去者安所求。天渊何足论,咫呎判沈浮。

诗人陈熙治的古诗

悄立

清代 陈熙治

悄立空庭夜未阑,愁思都迸雨声酸。已无亲养居贫易,怕有人怜涉世难。

死后虚名空料理,生前骨相本清寒。沈沈桦烛终宵对,一样飘零泪点残。

新吾同年手写昌谷集,并摹其小像于简端,谨缀其中语以为之赞

清代 陈熙治

水为佩,风为裳,徘徊白凤随君王。剑光照空天自碧,芙蓉凝红得秋色,天遣裁诗花作骨。

长歌破衣襟,短歌断白发,元气茫茫收不得。鸢肩公子二十馀,碧峰诗面藏灵书。

短策齐裁如梵夹,漏吹水咽玉蟾蜍。欲说春心无所似,忆君清泪如铅水。

纱帷昼暖墨花香,莫忘作歌人姓李。

考坑

清代 陈熙治

猎猎西风飐酒旗,几家山市隐云湄。地多林木知名节,室有蒿莱慨乱离。

迎面奇峰随路转,破空飞瀑挟云驰。冯唐遗宅凭谁问,漫剔苔痕读古碑。

庭际海棠一株随风日落,作诗悼之

清代 陈熙治

畅好春光忽又残,可怜花事更阑珊。半生虚愿空金屋,一寸荒苔窆玉棺。

惜别难禁红烛泪,妒愁空遣绿章弹。飘茵袭溷寻常事,莫作生前因果看。

偶成二首为曾君表作 其二

清代 陈熙治

名山从古属燕支,断雨零烟好护持。眼底红绡工手语,书中黄绢是廋词。

曼卿一去花无主,杜牧重来鬓有丝。不向春风种红豆,恐从南国惹相思。

七夕前一日霞芬十五初度诗以祝之二首 其二

清代 陈熙治

病馀腰脚尚支离,骤暖轻寒好护持。月自长圆花自好,莫辜三五少年时。

自七濠口放舟至瓜步遇雨

清代 陈熙治

江流亘金焦,帆樯密无数。千艘万艘中,扁舟竞飞渡。

回头瞰中流,茫茫起烟雾。急雨爽然来,翘肩客如鹭。

欲宿投何方,停桡问前渡。灯火两三星,微茫辨瓜步。

杨柳铺

清代 陈熙治

一林黄叶晓霜严,无数奇峰卓笔尖。客路好防泥滑滑,连朝常作雨胜胜。

每逢胜地常留句,为爱名山数卷帘。寄语肩舆须缓步,沿途佳景又新添。

泰安道中二首 其一

清代 陈熙治

无边落木响萧萧,石路崎岖马足骄。有酒难浇胸垒块,多愁总是病囊苗。

剧怜囊橐金都尽,此去轮蹄铁尽消。往事不堪回首记,数声邻笛夜迢迢。

赠友七首 其三 唐景星

清代 陈熙治

忆昔初入都,有客衣冠随。吾师为我言,汝当师视之。

暇日通一刺,饫我言如饴。不怨别君速,徒嗟识君迟。

伴城

清代 陈熙治

万山如笏拥行旌,历尽崎岖路始平。叠石难消龙虎气,惊沙都作海涛声。

地因割据分齐鲁,天为炎凉换雨晴。新月一钩纤乍吐,好从圆日计归程。

赠友七首 其二 戴子辉

清代 陈熙治

我闻戴安道,对使能破琴。奴隶视王侯,豁达开胸襟。

天寒雪欲落,浮云常阴阴。安得剡溪舟,与之谈素心。

与君表同访霞芬,喜其病已渐愈,归途口占

清代 陈熙治

绮窗虚掩画帘垂,药裹茶铛位置宜。枕畔尚馀兰气息,风前怕整柳腰支。

须知乳燕还巢日,即是雏乌返哺时。听到平安心已慰,底须苦语说相思?

碧玉篇

清代 陈熙治

碧玉小家女,生年十三五。阿父为农阿兄贾,阿娘札札鸣机杼。

自幼生来不解愁,练裳椎髻妙无俦。问名偶有邻家子,倚槛无言空自羞。

地底腾腾喧战鼓,剧贼蜂屯遍吴楚。强随父母出兵间,故乡回首成焦土。

凤泊鸾飘年复年,啼痕零落有谁怜。一朝天半罡风起,吹入青楼大道边。

高楼巀嶪临黄浦,万斛明珠一歌舞。辛苦空怜鸩作媒,浮沈难共鸳为侣。

妾身虽逐路旁花,妾心不作沾泥絮。传来消息满江乡,一棹迎归下渡航。

点臂宫砂红彻骨,缝衣针脚密成行。银汉无波愁似洗,乐昌破镜重圆矣。

梦里犹闻错愕声,灯前善保葳蕤体。愿随厮养守田园,不同姊妹娇罗绮。

繁华篻箨义蒿衡,农家有女犹如此。吁嗟乎,农家有女犹如此。

宿新升圩港

清代 陈熙治

欲宿投何处,驱车任所之。野花村女鬓,红杏酒家旗。

犬吠寒云外,人归暮雨时。凄凉谁共诉,倚枕泪如丝。

青山

清代 陈熙治

谪仙邈何往,遗冢在玆山。人世自今古,白云空往还。

长星去天上,诗笔落人间。我亦高吟者,归来且闭关。

度翠岭

清代 陈熙治

青峭摩空势不平,好山无数总难名。路从流水声中转,人向长松顶上行。

叠石崎岖嵌虎迹,仙云缥缈落鸡声。此身便拟淩风去,手把芙蓉朝玉京。

舟中望敬亭江

清代 陈熙治

谢公已去谪仙死,地底诗魂呼不起。人世迢迢千百年,玆江苍翠犹如此。

朅来江水孤帆过,江光水光相荡摩。此行翻恨风太利,未能舣棹穷搜罗。

停杯遥向江灵语,江与诗人共今古。诗人一去不复留,江中灵气谁为主。

我欲题诗最上头,挥毫谡谡风生秋。腕中仿佛作云气,如有江灵来语愁。

题两当轩集

清代 陈熙治

岂是容才地,萧条盼一官。诗因愁苦好,名到布衣难。

叫月猿声脆,惊霜雁影单。扁舟当客里,读罢晓钟残。

赠友七首 其七 徐挹泉

清代 陈熙治

丹山两灵鸟,同游凤池头。秋风飒然来,一去复一留。

留者鸣虞廷,去者安所求。天渊何足论,咫呎判沈浮。

陈熙治

陈熙治

字子服,一字翔翰。同治庚午举人,内阁中书协办侍读。著有燕侨斋偶存稿。邑志传文苑。► 41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