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女冠子·霞帔云发

女冠子·霞帔云发

唐代 温庭筠

霞帔云发,钿镜仙容似雪,画愁眉。遮语回轻扇,含羞下绣帷。
玉楼相望久,花洞恨来迟。早晚乘鸾去,莫相遗。

温庭筠女冠子·霞帔云发译文

霞帔云发,钿镜仙容似雪,画愁眉。遮语回轻扇,含羞下绣帷。
散开秀发,好似披着一肩云霓,看镜中的容颜如玉。细细地描画粉黛,抹去眉间愁迹。团扇轻轻地摆,遮住欲吐的心语。垂下绣帘,难掩满脸羞意。
玉楼相望久,花洞恨来迟。早晚乘鸾去,莫相遗。
我曾久久地伫立楼前,希望看到你的踪迹。你为何还不来相会,叫人难忍花庵空寂。但愿有一天,我们将乘凤凰携游仙海,到那时再也不要别离。

温庭筠女冠子·霞帔云发注释

女冠子: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双凤翘”。双调四十一字,上片五句两仄韵、两平韵,下片四句两平韵。
霞帔(pèi):古代妇女的一种服饰,类似披肩,以纱罗制成。其形状如彩虹绕过头颈,披挂在胸前,下垂一颗玉坠子。因其有云霞样花纹,故名。道家常著此帔,故亦以“霞帔”称道士服。云发:像云一样的鬓发。
钿镜:用金、银、玉、贝等贵重物品镶嵌的妆镜。
愁眉:古代女子画眉样式的一种,此眉妆细而曲折,色较浓重,眉梢上翘。
遮语:以扇子遮着脸说话,言其害羞的情态。
羞:王国维辑本《金荃词》作“笑”。
玉楼:传说中天帝或仙人的居所。此指女道士所居之处,一说指女道士女伴所居之处。
花洞:百花遍开的仙洞,道教称神仙及道士的居处。此指女道士所居之道观。
乘鸾:指成仙。鸾,仙人所乘坐的鸾凤之类。
遗:遗弃。彊村本《金奁集》作“违”。

温庭筠女冠子·霞帔云发创作背景

《女冠子》原为唐朝歌咏女道士的教坊曲。温庭筠素以风流多情著称,相传他与女道士鱼玄机长期保持着亦师亦友的关系。鱼玄机貌美才高,却年纪轻轻就死于命案。或许为鱼玄机之死所触动,温庭筠根据唐教坊曲《女冠子》自度新曲,创作了《女冠子》词,借写女道士来言情。其创作时间未得确证。

温庭筠女冠子·霞帔云发赏析

这首词是借写女道士的容貌、情态与动作来言情的,表面看起来全是铺陈其外貌妆束,其实词人是用物象的错综排比手法把客观的景物展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运用自己的想象把它们贯穿起来,从而理解人物。
此词上片写女主人公美丽的容貌和含羞多情之态。“霞帔”三句,写女主人公彩霞般的披肩,云一般的鬓发,镶金的镜子里,出现了她如雪洁净的容貌,她对镜正画着略带愁意的蛾眉。这里以一个“愁”字点出女主人公的心情。“遮语”二句,描写女主人公遮语、含羞、回扇、下帷等神态动作,生动地表现出她心事重重却又欲说还休,情思萦绕却又含羞掩饰的情态。下片写女主人公的相思相念与绵绵情思。“玉楼”二句,写女主人公望情人早日来到。意思是站在玉楼上盼望已久,恨情人来迟,道出其相思之切。“早晚”二句,直道心曲,写女主人公的愿望:自己迟早总要乘鸾而去,希望情人不要遗弃。
上片用的都是相当于现代电影蒙太奇小景别的手法展现景物,镜头自背后从下而上,先是让人们看到女主人公的服饰“霞帔”,然后是如云的黑发;之后镜头切换到照镜子的场景,也是一个特写,人面与镜像相映衬;之后又是另一个正面近景,女主人公轻转罗扇,遮住因窃窃私语而微微翕动的双唇,好像是怕被人听到,娇羞地走到窗前放下绣帏。下片写女主人公的期望。这里,就不是单纯的景物铺陈,而是人的服饰和外貌的客观呈现,但它也需要读者根据想象,在头脑中把这些画面串联成一个连续的情景,感受人物的心情,体会词人所要表达的感情。结尾直道心愿,其依恋之情,一往情深,相思之意,真挚感人。

诗人温庭筠的古诗

马嵬驿

唐代 温庭筠

穆满曾为物外游,六龙经此暂淹留。
返魂无验青烟灭,埋血空生碧草愁。
香辇却归长乐殿,晓钟还下景阳楼。
甘泉不复重相见,谁道文成是故侯。

思帝乡·花花

唐代 温庭筠

花花,满枝红似霞。罗袖画帘肠断,卓香车。
回面共人闲语,战篦金凤斜。惟有阮郎春尽,不归家。

过分水岭

唐代 温庭筠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

送人游淮海(一作宿友人池)

唐代 温庭筠

背樯灯色暗,宿客梦初成。半夜竹窗雨,满池荷叶声。
簟凉秋閤思,木落故山情。明发又愁起,桂花溪水清。

送洛南李主簿

唐代 温庭筠

想君秦塞外,因见楚山青。槲叶晓迷路,枳花春满庭。
禄优仍侍膳,官散得专经。子敬怀愚谷,归心在翠屏。

经西坞偶题

唐代 温庭筠

摇摇弱柳黄鹂啼,芳草无情人自迷。日影明灭金色鲤,
杏花唼喋青头鸡。微红奈蒂惹峰粉,洁白芹芽穿燕泥。
借问含嚬向何事,昔年曾到武陵溪。

碌碌古词

唐代 温庭筠

左亦不碌碌,右亦不碌碌。野草自根肥,羸牛生健犊。
融蜡作杏蒂,男儿不恋家。春风破红意,女颊如桃花。
忠言未见信,巧语翻咨嗟。一鞘无两刃,徒劳油壁车。

初秋寄友人

唐代 温庭筠

闲梦正悠悠,凉风生竹楼。夜琴知欲雨,晓簟觉新秋。
独鸟楚山远,一蝉关树愁。凭将离别恨,江外问同游。

昆明池水战词

唐代 温庭筠

汪汪积水光连空,重叠细纹晴漾红。赤帝龙孙鳞甲怒,
临晴一盼生阴风。鼍鼓三声报天子,雕旌兽舰凌波起。
雷吼涛惊白石山,石鲸眼裂蟠蛟死。溟池海浦俱喧豗.
青帜白旌相次来。箭羽枪缨三百万,踏翻西海生尘埃。
茂陵仙去菱花老,唼唼游鱼近烟岛。渺莽残阳钓艇归,
绿头江鸭眠沙草。

杂曲歌辞。湖阴曲

唐代 温庭筠

祖龙黄须珊瑚鞭,铁骢金面青连钱。虎髯拔剑欲成梦,
日压贼营如血鲜。海旗风急惊眠起,甲重光摇照湖水。
苍黄追骑尘外归,森索妖星阵前死。五陵愁碧春萋萋,
灞川玉马空中嘶。羽书如电入青琐,雪腕如捶催画鞞.
白虬天子金煌铓,高临帝座回龙章。吴波不动楚山晚,
花压阑干春昼长。

南歌子·脸上金霞细

唐代 温庭筠

脸上金霞细,眉间翠钿深。欹枕覆鸳衾。隔帘莺百啭,感君心。

和友人悼亡(一作丧歌姬)

唐代 温庭筠

玉貌潘郎泪满衣,画罗轻鬓雨霏微。红兰委露愁难尽,
白马朝天望不归。宝镜尘昏鸾影在,钿筝弦断雁行稀。
春来多少伤心事,碧草侵阶粉蝶飞。

题崔公池亭旧游(一作题怀贞亭旧游)

唐代 温庭筠

皎镜方塘菡萏秋,此来重见采莲舟。谁能不逐当年乐,
还恐添成异日愁。红艳影多风袅袅,碧空云断水悠悠。
檐前依旧青山色,尽日无人独上楼。

赠卢长史

唐代 温庭筠

移病欲成隐,扁舟归旧居。地深新事少,官散故交疏。
道直更无侣,家贫唯有书。东门烟水梦,非独为鲈鱼。

咏晓

唐代 温庭筠

虫歇纱窗静,鸦散碧梧寒。稍惊朝珮动,犹传清漏残。
乱珠凝烛泪,微红上露盘。褰衣复理鬓,馀润拂芝兰。

经旧游(一作怀真珠亭)

唐代 温庭筠

珠箔金钩对彩桥,昔年于此见娇娆。香灯怅望飞琼鬓,
凉月殷勤碧玉箫。屏倚故窗山六扇,柳垂寒砌露千条。
坏墙经雨苍苔遍,拾得当时旧翠翘。

鄠郊别墅寄所知

唐代 温庭筠

持颐望平绿,万景集所思。南塘遇新雨,百草生容姿。
幽鸟不相识,美人如何期。徒然委摇荡,惆怅春风时。

卢氏池上遇雨赠同游者

唐代 温庭筠

簟翻凉气集,溪上润残棋。萍皱风来后,荷喧雨到时。
寂寥闲望久,飘洒独归迟。无限松江恨,烦君解钓丝。

诉衷情·莺语

唐代 温庭筠

莺语,花舞,春昼午,雨霏微。金带枕,宫锦,凤凰帷。
柳弱燕交飞,依依。辽阳音信稀,梦中归。

过新丰

唐代 温庭筠

一剑乘时帝业成,沛中乡里到咸京。寰区已作皇居贵,
风月犹含白社情。泗水旧亭春草遍,千门遗瓦古苔生。
至今留得离家恨,鸡犬相闻落照明。
温庭筠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345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