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和武冈殿下新楼落成之什 其一

和武冈殿下新楼落成之什 其一

明代 陈一松

齐云殿阁俨仙居,别有层楼俯万闾。桐叶自承茎露渥,葵花元向日光舒。

牙签玉检清相映,宫月檐星步独虚。海内簪缨尽倾盖,乾坤何必访樵渔。

诗人陈一松的古诗

通州旅怀 其一

明代 陈一松

展告辞枫阙,仓茫问粤津。几年为客梦,万里获归人。

冰合堪濡滞,时平足隐沦。无能生羽翰,利涉待江春。

次馆壁韵

明代 陈一松

湘江如练带平原,长沙自古称雄藩。封疆万里秦郡国,阡陌一望汉王孙。

衡岳南来负形胜,洞庭北走开户门。感慨有怀洛阳少,治安策在何销魂。

迎新进土志感 其一

明代 陈一松

几从芸阁事囊萤,今日瀛洲喜共登。奎聚早闻传太史,龙飞况复际中兴。

愿将钟鼎酬三策,莫以筌蹄试六经。琼宴醉妇人快睹,迂庸深愧百年曾。

元日读王摩诘逆旅佳节之句感而续之 其二

明代 陈一松

逆旅逢佳节,征帆未可前。帝郊回淑气,客鬓入新年。

野色千林幸,乡心万里悬。东风如可借,为上泛湖船。

舟中有作

明代 陈一松

楚国晚山霁,巴江春水生。雨馀烟浪阔,天远暮云平。

若济惭非楫,临风想濯缨。未能投组去,泉石负幽盟。

送吴之溪令宜章

明代 陈一松

飞旆楚南下,别筵河上秋。独怜仙令去,君是故人流。

门种五株柳,阴垂百里庥。眷予故相忆,何以慰离忧。

集句自遣

明代 陈一松

江亭晚色静年芳,皛皛行云浮日光。白首相知犹按剑,青春作伴好还乡。

高车驷马带倾覆,行酒赋诗殊未央。舟楫渺然自此去,海天愁思正茫茫。

中秋宴集洪山寺林梅墩大参以告不果作诗见示依韵奉答

明代 陈一松

楚天秋色满山门,待月相邀野寺尊。梵阁云移宾坐爽,凤箫声逐鸟歌繁。

金波忽向杯中堕,雪调还从醉后论。万里清光看不尽,瑶华犹傍紫微轩。

迎新进土志感 其二

明代 陈一松

献赋明光俱妙选,茫茫道岸几先登。三千正遘夔龙会,五百能无礼宫兴。

共羡宫花簪绿鬓,谁怜笥草续玄经。珍重恩荣何以报,科名应不愧王曾。

和武冈殿下新楼落成之什 其一

明代 陈一松

齐云殿阁俨仙居,别有层楼俯万闾。桐叶自承茎露渥,葵花元向日光舒。

牙签玉检清相映,宫月檐星步独虚。海内簪缨尽倾盖,乾坤何必访樵渔。

拟西北有织妇

明代 陈一松

西北有织妇,寂寂深闺里。朝朝弄机丝,纷纷不成理。

霜月夜孤明,悲风四坐起。谁云无所思,良人在万里。

言欲穿寒衣,经纬乱如此。仰盼双飞禽,妾身差可拟。

借问从王师,烽火何年已。

送镇江推宫黄复斋六安守吴肖渠清江令郭希宇三君之任

明代 陈一松

翩翩曾睹凤联飞,衔命初怜下禁闱。郡邑王图全盛在,江南民力半嗟非。

泽中歌雁声应藉,天上班鹓愿岂违。揽策都门何所赠,莫将钟鼎付轻肥。

春日衡阳道中次陈雨泉使君韵

明代 陈一松

星轺临岳度,云磴倚穹跻。双旆凌空出,千山人望低。

折梅惊岁换,烧竹讶春迟。瑞色摇书剑,琼华照眼齐。

和吴军门镇海楼觞乡大大之什

明代 陈一松

十万旌旗海上开,南征谁似武侯才。一时氛祲敛空尽,满野欢声动扶来。

天极扶桑看今出,雨馀穷谷自春回。临觞雅有升平咏,丽藻惊昭云汉回。

李氏山亭宴别五侍御馆丈分韵得柳字

明代 陈一松

饯别出郊亭,系马亭前柳。袅袅向南枝,折赠同心友。

白日照飞霜,星轺下北斗。当路无豺狼,澄清志不负。

昔登白玉堂,忆君同结绶。晨夕恣欢谈,浪迹今何有。

当之动中怀,况兹复分手。离弦促征鞍,殷勤更杯酒。

共言别相思,宁辞坐云久。

和武冈殿下新楼落成之什 其二

明代 陈一松

翼轸天临帝子居,宫楼帘捲楚人闾。自怜刘向书能著,共识东平乐更舒。

玉树醉攀仙盖集,朱弦独抱夜堂虚。岂谓河山生远思,画图时展问耕渔。

送洪穆庵守信阳用前韵

明代 陈一松

千里芳尘骑欲飞,一麾出守别皇闱。看花正爱青春好,剖竹宁论壮志非。

草树周南车下偃,风云蓟北客中违。政成他日承宣对,应有民图写瘦肥。

和宾岩太守夏日试士

明代 陈一松

郡国祥云拂曙开,三千百战亦雄哉。风尘正想飞霜剑,海国应怜献赋才。

长日莺花随彩笔,中天象纬落蓬莱。人文自昔看今胜,尽道曾经藻鉴来。

秩满荫子酬素原先生

明代 陈一松

虚糜忽奏虞廷考,殿最从将汉法持。岂谓恩叨延世泽,翻惭尘忝负明时。

过庭祇望书能读,报国那知孝可移。我已偏舟归海上,逢人休说有垂丝。

同日舟中怀雨泉使君次韵

明代 陈一松

揽策逢朝雨,登舻欲夕曛。远天浮楚水,白日散江云。

渔火岸将暝,莺花春正分。有怀成独坐,愁绝棹歌闻。

陈一松

陈一松

陈一松,字宗岩。海阳人。明世宗嘉靖二十六年(一五四七)进士,选庶吉士。除兵部主事,迁湖广佥事,历官至工部侍郎。有《玉简山堂集》。清光绪《海阳县志》卷三七有传。► 3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