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襄州李中丞赴从事

送襄州李中丞赴从事

唐代 温庭筠

汉庭文采有相如,天子通宵爱子虚。把钓看棋高兴尽,
焚香起草宦情疏。楚山重叠当归路,溪月分明到直庐。
江雨潇潇帆一片,此行谁道为鲈鱼。

诗人温庭筠的古诗

春野行(杂言)

唐代 温庭筠

草浅浅,春如剪。花压李娘愁,饥蚕欲成茧。
东城年少气饥饥,金丸惊起双鸳鸯。含羞更问卫公子,
月到枕前春梦长。

宿一公精舍

唐代 温庭筠

夜阑黄叶寺,瓶锡两俱能。松下石桥路,雨中山殿灯。
茶炉天姥客,棋席剡溪僧。还笑长门赋,高秋卧茂陵。

送洛南李主簿

唐代 温庭筠

想君秦塞外,因见楚山青。槲叶晓迷路,枳花春满庭。
禄优仍侍膳,官散得专经。子敬怀愚谷,归心在翠屏。

嘲三月十八日雪

唐代 温庭筠

三月雪连夜,未应伤物华。
只缘春欲尽,留著伴梨花。

早秋山居

唐代 温庭筠

山近觉寒早,草堂霜气晴。
树凋窗有日,池满水无声。
果落见猿过,叶干闻鹿行。
素琴机虑静,空伴夜泉清。

华阴韦氏林亭

唐代 温庭筠

自有林亭不得闲,陌尘宫树是非间。
终南长在茅檐外,别向人间看华山。

相和歌辞。张静婉采莲曲

唐代 温庭筠

兰膏坠发红玉春,燕钗拖颈抛盘云。城西杨柳向娇晚,
门抛沟水波潾潾。麒麟公子朝天客,珮马珰珰度春陌。
掌中无力舞衣轻,翦断鲛绡破春碧。抱月飘烟一尺腰,
麝脐龙髓怜娇饶。秋罗拂衣碎光动,露重花多香不销。
鸂鶒胶胶塘水满,绿萍如粟莲茎短。一夜西风送雨来,
粉痕零落愁红浅。船头折藕丝暗牵,藕根莲子相留连。
郎心似月月易缺,十五十六清光圆。

与友人别

唐代 温庭筠

半醉别都门,含凄上古原。晚风杨叶社,寒食杏花村。
薄暮牵离绪,伤春忆晤言。年芳本无限,何况有兰孙。

女冠子·霞帔云发

唐代 温庭筠

霞帔云发,钿镜仙容似雪,画愁眉。遮语回轻扇,含羞下绣帷。
玉楼相望久,花洞恨来迟。早晚乘鸾去,莫相遗。

江上别友人

唐代 温庭筠

秋色满葭菼,离人西复东。几年方暂见,一笑又难同。
地势萧陵歇,江声禹庙空。如何暮滩上,千里逐征鸿。

反生桃花发因题

唐代 温庭筠

疾眼逢春四壁空,夜来山雪破东风。未知王母千年熟,
且共刘郎一笑同。已落又开横晚翠,似无如有带朝红。
僧虔蜡炬高三尺,莫惜连宵照露丛。

更漏子·背江楼

唐代 温庭筠

背江楼,临海月,城上角声呜咽。堤柳动,岛烟昏,两行征雁分。
京口路,归帆渡,正是芳菲欲度。银烛尽,玉绳低,一声村落鸡。

瑟瑟钗

唐代 温庭筠

翠染冰轻透露光,堕云孙寿有馀香。
只因七夕回天浪,添作湘妃泪两行。

蕃女怨·万枝香雪开已遍

唐代 温庭筠

万枝香雪开已遍,细雨双燕。钿蝉筝,金雀扇,画梁相见。雁门消息不归来,又飞回。

送陈嘏之侯官兼简李常侍

唐代 温庭筠

纵得步兵无绿蚁,不缘句漏有丹砂。殷勤为报同袍友,
我亦无心似海槎。春服照尘连草色,夜船闻雨滴芦花。
梅仙自是青云客,莫羡相如却到家。

送李生归旧居

唐代 温庭筠

一从征战后,故社几人归。薄宦离山久,高谈与世稀。
夕阳当板槛,春日入柴扉。莫却严滩意,西溪有钓矶。

宿白盖峰寺寄僧

唐代 温庭筠

山房霜气晴,一宿遂平生。閤上见林影,月中闻涧声。
佛灯销永夜,僧磬彻寒更。不学何居士,焚香为宦情。

觱篥歌(李相妓人吹)

唐代 温庭筠

蜡烟如纛新蟾满,门外平沙草芽短。黑头丞相九天归。
夜听飞琼吹朔管。情远气调兰蕙薰,天香瑞彩含絪缊。
皓然纤指都揭血,日暖碧霄无片云。含商咀徵双幽咽,
软縠疏罗共萧屑。不尽长圆叠翠愁,柳风吹破澄潭月。
鸣梭淅沥金丝蕊,恨语殷勤陇头水。汉将营前万里沙,
更深一一霜鸿起。十二楼前花正繁,交枝簇蒂连壁门。
景阳宫女正愁绝,莫使此声催断魂。

寄岳州李外郎远

唐代 温庭筠

含嚬不语坐持颐,天远楼高宋玉悲。湖上远棋人散后,岳阳微雨鸟来迟。

早梅犹得回歌扇,春水还应理钓丝。独有袁宏正憔悴,一樽惆怅落花时。

题李相公敕赐锦屏风

唐代 温庭筠

丰沛曾为社稷臣,赐书名画墨犹新。
几人同保山河誓,犹自栖栖九陌尘。
温庭筠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345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