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和邓帅参追和东坡雪韵

和邓帅参追和东坡雪韵

宋代 陈元晋

学舞腰支束素织,回旋似怯晓风严。
飘窗淅沥暗投璧,洒研纷披冻着监。
应有饮羔围暖帐,谁怜雀啅寒檐。
凭栏独耸诗肩瘦,对立西山玉几尖。

诗人陈元晋的古诗

仓檄出惠阳督诸邑蝗

宋代 陈元晋

古来传说驱蝗法,近岁惊闻田有蝗。
无耐吏饕基地恶,何辜民病重天殃。
秋风要满扶犁望,夏日宁辞走檄忙。
高廪更令淮鼠穿,使星尸祝几炉香。

和项帅印招十二邑令韵

宋代 陈元晋

同时制锦七宗英,更有珠聊五舜臣。
瞩望诸贤皆邑最,和衷一语见情真。
方时艰棘难为政,随事斟量可及民。
缓急之中权阖辟,政面不失本心仁。

入庾岭

宋代 陈元晋

梅花迎路客平安,此是江南尽处山。
霜月正高花下饮,酒阑长啸过梅关。

七月初十夜对月呈留粹中

宋代 陈元晋

人间寒信到阶蛩,天外清商入井桐。
孤馆无人同夜月,长年作客又秋风。
想君局促重帘底,似我棲迟逆旅中。
何事人生苦拘束,得闲来此一樽同。

胡文昌和东坡子由彭城月诗并绿澹庵新州以所

宋代 陈元晋

澹庵眼似坡仙高,眇视轩冕如秋毫。
忠臣要作社稷计,那知平陆生风涛。
当时盖亦轻余子,富贵转头真逝水。
汗青不朽姓字香,百世闻风尚兴起。
函关正要封泥丸,金陵王气开龙蟠。
一书乞借尚方剑,缙绅环睨心为寒。
要扶銮驾还都汴,鼎镬在前颜不变。
低头辨了着南冠,敛手笑还丞相板。
飞鸢跕跕古锦山,气老益壮穷益坚。
银河流空月照地,肺肝洞作冰玉看。
缅怀坡仙亦大好,诗比离骚兴香草。
持杯满满贺素娥,岭海百年逢二老。
闻孙趾美德不贫,清文高节犹前人。
何当佳话重拈出,只惭授简梁园客。

宁都上元有作 其一

宋代 陈元晋

一觉翛然已五更,窗横梅影月偏明。年时记得嬉游罢,犹为梅花梦不成。

和陈守喜雨诗

宋代 陈元晋

垤鹳无声口舌乾,谁驱雷雨遍千山。
顿苏赤地千里旱,特出黄堂一功间。
泽物功深无德色,丰年愿遂有欢颜。
为霖祗恐思贤佐,千骑东随凤诏还。

寿嫩庵赵先生十首

宋代 陈元晋

更生青藜杖,长吉古锦囊。
岂无之兰馨,终少蒹葭霜。
精深师友渐,磨琢金玉相。
凛此宗姓杰,高掩汉与唐。

得主管仙都之命

宋代 陈元晋

头衔清甚管仙都,吏责全无有车。
老去心情酬应懒,闲来亲友往作速。
每嗤人作囚山赋,莫劝农通光范书。
只把穷愁博强健,世间得失本乘除。

罗浮山多有道人倚嵌岩为室仅可容膝引泉贯其

宋代 陈元晋

山家境界无畦畛,住处随人意所便。
涧汲岩棲忘世累,石耕略种尽天年。
时惊虎触柴扉月,长莺啼绿树烟雨。
不信却无人种杏,知从何处觅神仙。

别留少策兼呈玉党先生

宋代 陈元晋

天涯万里同为客,先自非愀更送君。
归路明朝好萧索,一声雁断几重云。

田家谣

宋代 陈元晋

长年饭不足,前裂赤日中。
忍饥不肯懒,辛苦求年丰。
今秋寺一熟,天意亦惮穷。
庶几债可了,或有余粟舂。
团栾共妻子,糠秕一笑同。
焚香答天赐,力作人何功。
君不见前年三百青铜米一斗,又不见去年蕨根掘尽不充口。
妻孥长恐不相守,敢拟如今苏息否。

越王台

宋代 陈元晋

南州胜观越王台,天与诗人醉眼开。
云漠边蕃路要远,水茫茫处潮回去,
人家一半藏烟树,往事千重问石苔。
料得清秋尤好在,一樽重红月明来。

梅仙峰

宋代 陈元晋

文陛无阶寄履声,骖鸾有路学仙灵。
长安宫殿今何处,祗有梅峰万古青。

代饯转运判官赵帑辖

宋代 陈元晋

今代汉宗英,如公不数人。
清标高岳柱。和气蔼湘春。
宣室思才子,甘泉欠侍臣。
平生刘子政,晚节更精神。

游罗浮宝积寺 其一

宋代 陈元晋

晴峰膏秋容,远骑驻春脚。长风载之游,清月此旅酌。

眼高天围小,语暖云气薄。神仙邂逅亲,导客以笙鹤。

过南雄调木倅

宋代 陈元晋

句法清严旧有声,亲传诗学自趋庭。
添丁只解供耘耔,不似卢仝独抱经。

过南安道中

宋代 陈元晋

暑涂明发正愁予,伫产风檐气不苏,
拟戴星行方叱驭,谁驱雨至忽随车。
岂怜行道暍欲死,直恐良苗涸且枯。
早觉南来监米贱,真墟归去总欢呼。

击球口号戏陈统制

宋代 陈元晋

筑场千步柳营东,樽俎精神坐折冲。
星弹流空惊过鸟,霜蹄追电捷游龙。
身轻鞍马人如画,胆落猩鼯穴已空。
归去翠眉环玉帐,钗儿多乞锦缠红。

帅节留先生两年粤服氓獠安之一日疏十宜欲袖

宋代 陈元晋

木种十年计,苓培千岁根。
三生疑宿植,九殒志酬恩。
远送竟须别,百怀难具论。
任安穷自分,义不辱公门。
陈元晋

陈元晋

宋抚州崇仁人,原本蜀人,字明父。宁宗嘉定四年进士。授雩都尉,迁知福州、融州,累官邕管安抚使。嗜学好义,居官有政声。尝建渔墅书院。为文多愤世嫉俗之言,指陈当时利病极痛切。有《渔墅类稿》。► 61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