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咏笔

咏笔

清代 陈毓瑞

孟坚投笔好男儿,阵扫千军意在斯。孤负管城蜷伏久,部君脱颖在何时。

诗人陈毓瑞的古诗

游明玉山

清代 陈毓瑞

寻幽高步碧山巅,虎啸龙吟百感添。万籁光明银泻地,前身明月谛真诠。

感时二律步周中丞韵 其一

清代 陈毓瑞

燕山寂寂朔风寒,世事崎岖放眼看。翻恨祖生空击楫,休言贡禹喜沧冠。

欷歔沧海红尘蔽,旋转乾坤赤手难。病到危时关命脉,急培元气抚凋残。

寄感

清代 陈毓瑞

弥天浩劫扰中原,万姓恩沾雨露安。只恨我非千岁佛,可能普遍子元元。

望海有感二首 其一

清代 陈毓瑞

登楼遥望意飘然,海镜高悬水接天。宗悫乘风长破浪,此身如在白云边。

感时二律步周中丞韵 其二

清代 陈毓瑞

满腔热血不知寒,万里河山极目看。君抚时艰嗟仰屋,民怀敌愤怒浩冠。

红羊浩劫消沈易,白马同盟固结难。果尔挥戈能反日,漫伤故国夕阳残。

思亲二首 其一

清代 陈毓瑞

慈云旷隔路三千,只恨身为世网牵。嚼尽熊丸肠九折,何时莱綵舞堂前。

北塘遇大风

清代 陈毓瑞

晚窗独坐意徘徊,忽听风声蓦地来。拔木冲霄山岳撼,天公著意扫尘埃。

雨后望海

清代 陈毓瑞

听罢高楼雨,摩裟剑气冲。江山欣一览,万古拓心胸。

京绥铁路项局长太夫人六秩荣庆诩诗二律 其二

清代 陈毓瑞

麒麟阁下敞华筵,珠履三千望若仙。芝草遥连萱草秀,寿瑞高并婺瑞悬。

慈惟瑞霭平安竹,梓舍光分太液莲。更喜桄辰临九夏,好将辰日祝长年。

寄赠契友高乃宣

清代 陈毓瑞

门墙廿载沐春风,稔悉胸襟秉大公。听讼片言堪折狱,服官半世未素功。

清廉素比泾流洁,德望应如泰岱崇。预祝他年持国柄,九州幸福贺攸同。

京绥铁路项局长太夫人六秩荣庆诩诗二律 其一

清代 陈毓瑞

西池金母證前身,到处逢人说有因。此日绮筵陈锦绣,当年节操励松筠。

斑衣绕膝称贤子,扶仗从头溯苦辛。花甲良辰周复始,频添鹤算颂千春。

思亲二首 其二

清代 陈毓瑞

浮沈宦海感经年,多少离情寄赵燕。想到萱庭垂暮日,愿随南雁赋归田。

望海有感二首 其二

清代 陈毓瑞

骇浪惊涛势拍天,客舟都为利名牵。英雄千古归淘汰,高蹈应推鲁仲连。

晚眦口占

清代 陈毓瑞

小立眺江干,馀霞散成绮。蓬背半轮红,争渡声靡已。

世局正蜩螗,在彼不存此。浩然归兴来,臣心淡于水。

过唐境十八盘岭口占一绝以纪实

清代 陈毓瑞

十八盘岭柏岩西,叠翠层峦路欲迷。直到山巅云隐处,我身恍似与天齐。

息讼歌用白话体

清代 陈毓瑞

听、听、听,听我劝,劝尔人民莫结怨。结怨最易是诉讼,所争无非小事件。

一状告了自必传,原被两造须到案。你说你是他更是,一造诉来一造辨。

民事须先缴讼费,刑事亦花状纸钱。请人写状岂白劳,邀人作證更难言。

若遇坏人来架讼,受骗受欺尤可怜。无数金钱枉费了,骑虎之势下来难。

今日候批明日审,在店候了若干天。一堂讯结犹幸事,倘遇健讼更缠绵。

纵然胜诉出口气,得不偿失为那端。如果终归败了诉,折财呕气情难堪。

若知败诉由自取,从此收手尚保全。若是不服又上诉,未必能操必胜权。

一审二审又三审,家财万贯亦花完。到了悔时悔已晚,拖下债累问谁填?

败诉苦处说不尽,胜诉且莫笑开颜。我虽胜了他败了,岂知从此结下冤。

同乡共里虽不远,彼此嫌怨何日捐。不念旧恶是好汉,未必人人如此贤。

倘或怀怨思报复,后来吉凶更难卜。此时不遇他日遇,恩怨分明断更续。

欲求无怨将奈何,莫如待人以平和。和气致祥是非策,暗中受益是多多。

劝尔人民速觉悟,讼则终凶知道么?胜诉败诉终结怨,何苦平地起风波。

常言家和万事兴,切勿同室来操戈。又闻和平处世好,人纵欺我忍让过。

天下无不了之事,何必兴讼受折磨。所有利害已点破,回头是岸诵弥陀。

诚心苦口相劝导,聊作一篇息讼歌。

自题五十小影

清代 陈毓瑞

半生遇合与心违,宦海浮沈我未归。两鬓苍苍渐似雪,回头四十九年非。

挽绍兴秦烈妇二首 其一

清代 陈毓瑞

咏罢柏舟掩卷嗟,忽闻精卫出秦家。鸿惊塞北伤春柳,蝶梦江南带为花。

强笑为欢全父命,返魂归榇计天涯。料知无限不平恨,化作钱塘处处鸦。

偶成二绝 其一

清代 陈毓瑞

塞远风寒山积雪,海深流急水难冰。艰难历尽增才智,老大归来泯爱憎。

游乌龙泉

清代 陈毓瑞

洗心亭畔枕城桥,泻玉无声逸趣饶。漫道出山泉水浊,临流载咏涤尘嚣。

陈毓瑞

陈毓瑞

字唯生,屡困场屋,大小试均不售,援例以府经历分发直隶,旋捐升知县。工于讯鞫。历充天津地方审判厅民庭庭长,检察厅检察长,江阴地方检察厅检察长。民国四年保免县知事试验审查合格,仍分省直隶。历任乐亭、阜平、丰润、宁、晋等县知事。廉干有为,勤恤民隐,年六十馀卒。著有读史管见、一斋格言、一斋年谱。► 37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