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崔郎中赴幕

送崔郎中赴幕

唐代 温庭筠

一别黔巫似断弦,故交东去更凄然。心游目送三千里,
雨更云飞二十年。发迹岂劳天上桂,属词还得幕中莲。
相思休话长安远,江月随人处处圆。

诗人温庭筠的古诗

边笳曲(一作齐梁体)

唐代 温庭筠

朔管迎秋动,雕阴雁来早。上郡隐黄云,天山吹白草。
嘶马悲寒碛,朝阳照霜堡。江南戍客心,门外芙蓉老。

题竹谷神祠(一作谷神庙)

唐代 温庭筠

苍苍松竹晚,一径入荒祠。古树风吹马,虚廊日照旗。
烟煤朝奠处,风雨夜归时。寂寞东湖客,空看蒋帝碑。

菩萨蛮·夜来皓月才当午

唐代 温庭筠

夜来皓月才当午,重帘悄悄无人语。深处麝烟长,卧时留薄妆。
当年还自惜,往事那堪忆。花露月明残,锦衾知晓寒。

旅泊新津却寄一二知己

唐代 温庭筠

维舟息行役,霁景近江村。并起别离恨,似闻歌吹喧。
高林月初上,远水雾犹昏。王粲平生感,登临几断魂。

春初对暮雨

唐代 温庭筠

淅沥生丛筱,空濛泫网轩。暝姿看远树,春意入尘根。
点细姿风急,声轻入夜繁。雀喧争槿树,人静出蔬园。
瓦湿光先起,房深影易昏。不应江上草,相与滞王孙。

菩萨蛮·玉楼明月长相忆

唐代 温庭筠

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画罗金翡翠,香烛销成泪。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

河传·湖上

唐代 温庭筠

湖上。闲望。雨萧萧。烟浦花桥路遥。谢娘翠蛾愁不销。终朝。路魂迷晚潮。
荡子天涯归棹远。春已晚。莺语空肠断。若耶溪,溪水西。柳堤。不闻郎马嘶。

赠袁司录(一即丞相淮阳公之犹子与庭筠有旧也)

唐代 温庭筠

一朝辞满有心期,花发杨园雪压枝。刘尹故人谙往事,
谢郎诸弟得新知。金钗醉就胡姬画,玉管闲留洛客吹。
记得襄阳耆旧语,不堪风景岘山碑。

东郊行

唐代 温庭筠

斗鸡台下东西道,柳覆班骓蝶萦草。坱霭韶容锁澹愁,
青筐叶尽蚕应老。绿渚幽香生白蘋,差差小浪吹鱼鳞。
王孙骑马有归意,林彩着空如细尘。安得人生各相守,
烧船破栈休驰走。世上方应无别离,路傍更长千株柳。

正见寺晓别生公

唐代 温庭筠

清晓盥秋水,高窗留夕阴。初阳到古寺,宿鸟起寒林。
香火有良愿,宦名非素心。灵山缘未绝,他日重来寻。

寄裴生乞钓钩

唐代 温庭筠

一随菱棹谒王侯,深愧移文负钓舟。
今日太湖风色好,却将诗句乞鱼钩。

和沈参军招友生观芙蓉池

唐代 温庭筠

桂栋坐清晓,瑶琴商凤丝。况闻楚泽香,适与秋风期。
遂从棹萍客,静啸烟草湄。倒影回澹荡,愁红媚涟漪。
湘茎久鲜涩,宿雨增离披。而我江海意,楚游动梦思。
北渚水云叶,南塘烟雾枝。岂亡台榭芳,独与鸥鸟知。
珠坠鱼迸浅,影多凫泛迟。落英不可攀,返照昏澄陂。

余昔自西滨得兰数本移艺于庭亦既逾岁…遂寄情于此

唐代 温庭筠

寓赏本殊致,意幽非我情。吾常有流浅,外物无重轻。
各言艺幽深,彼美香素茎。岂为赏者设,自保孤根生。
易地无赤株,丽土亦同荣。赏际林壑近,泛馀烟露清。
余怀既郁陶,尔类徒纵横。妍蚩苟不信,宠辱何为惊。
贞隐谅无迹,激时犹拣名。幽丛霭绿畹,岂必怀归耕。

绿浦谣

唐代 温庭筠

鸣桡轧轧溪溶溶,废绿平烟吴苑东。
水清绿媚两相向,镜里见愁愁更红。
白马金鞭大堤上,西江日夕多风浪。
荷心有露似骊珠,不是真圆亦摇荡。

哭王元裕

唐代 温庭筠

闻说萧郎逐逝川,伯牙因此绝清弦。柳边犹忆青骢影,
坟上俄生碧草烟。箧里诗书疑谢后,梦中风貌似潘前。
他时若到相寻处,碧树红楼自宛然。

盘石寺留别成公

唐代 温庭筠

槲叶萧萧带苇风,寺前归客别支公。三秋岸雪花初白,
一夜林霜叶尽红。山叠楚天云压塞,浪遥吴苑水连空。
悠然旅榜频回首,无复松窗半偈同。

马嵬驿

唐代 温庭筠

穆满曾为物外游,六龙经此暂淹留。
返魂无验青烟灭,埋血空生碧草愁。
香辇却归长乐殿,晓钟还下景阳楼。
甘泉不复重相见,谁道文成是故侯。

送人东游

唐代 温庭筠

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

更漏子 其四

唐代 温庭筠

相见稀,相忆久,眉浅淡烟如柳。垂翠幕,结同心,待郎熏绣衾。

城上月,白如雪,蝉鬓美人愁绝。宫树暗,鹊桥横,玉签初报明。

遐方怨·花半拆

唐代 温庭筠

花半拆,雨初晴。未卷珠帘,梦残,惆怅闻晓莺。宿妆眉浅粉山横。约鬟鸳镜里,绣罗轻。
温庭筠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345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