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蒙赐佳什钦叹不足不揆浅陋辄次元韵

蒙赐佳什钦叹不足不揆浅陋辄次元韵

宋代 陈与义

退之高文仰东岱,籍湜传盟其足赖。
固知法嗣要龙象,先生端是毗陵派。
方驾曹刘盖余力,压倒元白聊一快。
向来班门收众材,宾履费公珠几琲。
三熏会有堪此事,群犬未免惊所怪。
但知楼仰百尺颠,岂觉波涵千顷外。
南州短簿令公喜,巍峩峩冠陆离佩。
有如若士那可无,笔势已超声律界。
相将问道留十日,满座真成折床会。
清诗忽复堕华笺,要使握瑜夸等辈。

诗人陈与义的古诗

蒙再示属辞三叹之余诜赞巨丽无地托言辄依元

宋代 陈与义

书如嘉肴要知旨,区区太冲空咏史。
百年能挂几牛角,火急编摩时亹亹。
柳家文类今无遗,可忍行事空违之。
此书真是群玉府,事辞所不遗毫厘。
子不见刘勰书成要人定,岂但令人愈头病。
偶向车前问沈公,果符梦里随先圣。
两诗入手喜生春,从今护持知有神。
便可缮写持献御,注解不须烦五臣。

得张正字诗

宋代 陈与义

送老茅屋底,天寒人迹稀。
一觞犹有味,万事已无机。
岁暮塔孤立,风生鸦乱飞。
此时张正字,书札到郊扉。

咏西岭梅花

宋代 陈与义

雨后众崖碧,白处纷寒梅。
遥遥迎客意,欲下山坡来。
穷村受春晚,邂逅今日开。
绛领承玉面,临风一低回。
折归无可赠,孤赏心悠哉。

连雨书事

宋代 陈与义

白菊生新紫,黄芜失旧青。
俱含岁晚恨,併入夜深听。
梦寐连萧瑟,更筹乱晦冥。
云移过吴越,应为洗余腥。

康州小舫与耿伯顺李德升席大光郑德象夜语以

宋代 陈与义

万里衣冠京国旧,一船风雨晋康城。
灯前颜面重相识,海内艰难各饱更。
天阔路长吾欲老,夜阑酒尽意还倾。
明朝古峡苍烟道,都送新愁入橹声。

题持约画轴

宋代 陈与义

日落川更阔,烟生山欲浮。
舟中有闲地,载我得同游。

次韵张迪功春日

宋代 陈与义

年年春日寒欺客,今日春无一半寒。
不觉转头逢岁换,便须揩目待花看。
争新游女幡垂鬓,依旧先生日照盘。
从此不忧风雪厄,杖藜时可过苏端。

除夜不寐饮酒一杯明日示大光

宋代 陈与义

万里乡山路不通,年年佳节百忧中。
催成客睡须春酒,老却梅花是晓风。

次韵宋主簿诗

宋代 陈与义

九折湾中万斛舟,怪公随处得心休。
未应菊径关心急,聊为鱼槎尽意留。
陆子旧踪余马顶,羊公遗碣见龟头。
遥知太白无多事,醉里诗成不待搜。

除夜二首 其二

宋代 陈与义

万里江湖憔悴身,鼕鼕街鼓不饶人。只愁一夜梅花老,看到天明付与春。

题长乐亭

宋代 陈与义

远山云迷颠,近山净如沐。
客子曳竹舆,伊鸦过山麓。
我行一何迟,时序一何速。
东风所经过,林水一时绿。
疏雨忽飞堕,声在道边木。
淑气自远归,光景变川陆。
遥知存存子,明亦戒征轴。
霁色虽宜诗,不见此清穆。

夏日集葆真池上以绿阴生昼静赋诗得静字

宋代 陈与义

清池不受暑,幽讨起予病。
长安车辙边,有此荷万柄。
是身虽可懒,共寄无尽兴。
鱼游水底凉,鸟宿林间静。
谈余日亭午,树影一时正。
清风不负客,意重百金赠。
聊将两鬓蓬,起照千丈镜。
微波喜摇人,小立待其定。
梁王今何许,柳色几衰盛。
人生行乐耳,诗律已其剩。
邂逅一樽酒,它年五君咏。
重期踏月来,夜半啸烟艇。

岸帻

宋代 陈与义

岸帻立清晓,山头生薄阴。
乱云交翠壁,细雨湿青林。
时改客心动,鸟鸣春意深。
穷乡百不理,时得一闲吟。

九日宜春苑午憩幕中听大光诵朱迪功诗

宋代 陈与义

酒酣耳热不能歌,奈此一川黄菊何。
卧听西风吹好句,老夫无恨幕生波。

陪粹翁举酒於君子亭下衣棠方开

宋代 陈与义

世故驱人殊未央,聊从地主借绳床。
春风浩浩吹游子,暮雨霏霏湿衣棠。
去国衣冠无态度,隔帘花叶有辉光。
使君礼数能宽否,酒味撩人我欲狂。

法驾导引 其三

宋代 陈与义

帘漠漠,帘漠漠,天澹一帘秋。自洗玉舟斟白醴,月华微映是空舟。

歌罢海西流。

道中寒食

宋代 陈与义

斗粟淹吾驾,浮云笑此生。
有酒酬岁月,无梦到功名。
客里逢归雁,愁边有乱莺。
杨花不解事,更作倚风轻。

村景

宋代 陈与义

黄昏吹角闻呼鬼,清晓持竿看牧鹅。
蚕上楼时桑叶少,水鸣车处稻苗多。

梅花两绝句

宋代 陈与义

晓天青脉脉,玉面立疏篱。
山中尔许树,独自费人诗。

醉中至西径梅花下已盛开

宋代 陈与义

梅花乱发雨晴时,褪尽红绡见玉肌。
醉中忘却头边雪,横插繁枝归竹篱。
陈与义

陈与义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422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