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岸帻

岸帻

宋代 陈与义

岸帻立清晓,山头生薄阴。
乱云交翠壁,细雨湿青林。
时改客心动,鸟鸣春意深。
穷乡百不理,时得一闲吟。

诗人陈与义的古诗

入山二首

宋代 陈与义

都迷去时景,策杖烟漫漫。
微雨洗春色,诸峰生晚寒。

发商水道中

宋代 陈与义

商水西门语,东风动柳枝。
年华入危涕,世事本前期。
草草檀公策,茫茫杜老诗。
山川马前阔,不敢计归时。

别孙信道

宋代 陈与义

万里鸥仍去,千年鹤未归。
极知身有几,不奈世相违。
岁暮蒹葭响,天长鸿雁微。
如君那可别,老泪欲霑衣。

即席重赋且约再游二首

宋代 陈与义

墙头花定觉风阑,墙外池深酒亦寒。
马健莫愁归路远,诗成未落俗人看。
钓鱼不用寻温水,濯发真如到洧盘。
一笑得君天所借,尊前无地着忧端。

萤火

宋代 陈与义

翩翩飞蛾掩月烛,见烹膏油罪莫赎。
嘉尔萤火不自欺,草间相照光煜煜。
却马已录仙人方,映书曾登君子堂。
不畏月明见陋质,但畏风雨难为光。

夏至日与太学同舍会葆真二首

宋代 陈与义

微官有阀阅,三赋池上诗。
林密知夏深,仰看天离离。
官忙负远兴,觞至及良时。
荷气夜来雨,百鸟清昼迟。
微风不动苹,坐看水色移。
门前争夺场,取欢不偿悲。
欲归未得去,日暮多黄鹂。

秋日客思

宋代 陈与义

南北东西俱我乡,聊从地主借绳床。
诸公共得何侯力,远方新抄陆氏方。
老去事多藜杖在,夜来秋到叶声长。
蓬莱可托无因至,试觅人间千仞岗。

再游八关

宋代 陈与义

古镇易为客,了身一篮舆。
贪游八关寺,忘却子公书。
青青天气肃,澹澹春意初。
东风经古池,满面生纡余。
卯申缚壮士,人世信少娱。
时来照兹水,点检鬓与须。
日暮登古原,微白见远墟。
念我遂初赋,徘徊月生裾。
悠悠不同抱,悄悄就归途。

放慵

宋代 陈与义

暖日薰杨柳,浓春醉海棠。
放慵真有味,应俗苦相妨。
宦拙从人笑,交疏得自藏。
云移稳扶杖,燕坐独焚香。

梦中送僧觉而忘第三联戏足之

宋代 陈与义

两鸿同一天,羽翼不相及。
偶然一识面,别意已超忽。
去程秋光好,万里无断绝。
虽无仁人言,赠子以明月。

採菖蒲

宋代 陈与义

闲行涧底採菖蒲,千岁龙蛇抱石癯。
明朝却觅房州路,飞下山颠不要扶。

与智老天经夜坐

宋代 陈与义

残年不复徙他邦,长与两禅同夜缸。
坐到更深都寂寂,雪花无数落窗前。

与王子焕席大光同游廖园

宋代 陈与义

三枝筇竹兴还新,王丈席兄俱可人。
侨立司州溪水上,吟诗把酒对青春。

山斋 其二

宋代 陈与义

虽愧荷锄叟,朝来亦不闲。自剪墙角树,尽纳溪西山。

经行天下半,送老此窗间。日暮烟生岭,离离飞鸟还。

蒙再示属辞三叹之余诜赞巨丽无地托言辄依元

宋代 陈与义

书如嘉肴要知旨,区区太冲空咏史。
百年能挂几牛角,火急编摩时亹亹。
柳家文类今无遗,可忍行事空违之。
此书真是群玉府,事辞所不遗毫厘。
子不见刘勰书成要人定,岂但令人愈头病。
偶向车前问沈公,果符梦里随先圣。
两诗入手喜生春,从今护持知有神。
便可缮写持献御,注解不须烦五臣。

清平乐(木犀)

宋代 陈与义

黄衫相倚。翠葆层层底。八月江南风日美。弄影山腰水尾。
楚人未识孤妍。离骚遗恨千年。无住庵中新事,一枝唤起幽禅。

书怀示友十首 其六

宋代 陈与义

有钱可使鬼,无钱鬼揶揄。百年堂前燕,万事屋上乌。

微官不救饥,出处违壮图。相牛岂无经,种树亦有书。

如何求二顷,归卧渊明庐。曝背对青山,鸟鸣人意舒。

试数门前客,终岁几覆车。

试院春晴

宋代 陈与义

今日天气佳,忽思赋新诗。
春光挟晴色,併上桃花枝。
白云浩浩去,天色青陆离。
余霏遇晚日,彩翠纷新奇。
天公出变化,惊倒痴绝儿。
逶迤或耐久,美好固暂时。
平生一枝筇,稳处念力衰。
澹然意已足,却赴青灯期。

清明二绝·其一

宋代 陈与义

街头女儿双髻鸦,随蜂趁蝶学夭邪。
东风也作清明节,开遍来禽一树花。

正月十二日自房州城遇虏至奔入南山十五日抵

宋代 陈与义

久谓事当尔,岂意身及之。
避虏连三年,行半天四维。
我非洛豪士,不畏穷谷饥。
但恨平生意,轻了少陵诗。
今年奔房州,铁马背后驰。
造物亦恶剧,脱命赵毫厘。
南山四程云,布袜傲险巇。
篱间老炙背,无意管安危。
知我是朝士,亦复颦其眉。
呼酒软客脚,菜本濯玉肌。
穷途士易德,欢喜不复辞。
向来贪读书,闭户生处髭。
岂知九州内,有山如此奇。
自宽实不情,老人亦解颐。
投宿恍世外,青灯耿茅茨。
夜半不能眼,涧水鸣声悲。
陈与义

陈与义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422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