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名都篇

名都篇

两汉 曹植

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
宝剑值千金,被服丽且鲜。
斗鸡剑郊道,走马长楸间。
驰骋未能半,双兔过我前。
揽弓捷鸣镝,长驱上南山。
左挽因右发,一纵两禽连。
余巧未及展,仰手接飞鸢。
观者咸称善,众工归我妍。
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
脍鲤臇胎鰕,炮鳖炙熊蹯。
鸣俦啸匹侣,列坐竟长筵。
连翩击鞠壤,巧捷惟万端。
白日西南驰,光景不可攀。
云散还城邑,清晨复来还。

曹植名都篇译文

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
名都盛产艳丽的美女,洛阳更有风度翩翩的少年。
宝剑值千金,被服丽且鲜。
我佩带的宝剑价值千金,身着的衣服奢华鲜艳。
斗鸡剑郊道,走马长楸间。
斗鸡在剑郊的道路上,赛马于长列的楸树间。
驰骋未能半,双兔过我前。
我骑马驰骋还不到半路,一双野兔就蹦到了跟前。
揽弓捷鸣镝,长驱上南山。
于是立即弯起gōng弩搭上了响箭,扬鞭策马追上了南山。
左挽因右发,一纵两禽连。
我左手挽弓,右手发箭,只一箭就把双兔射倒了。
余巧未及展,仰手接飞鸢。
别的技巧还没有施展,又迎头射中空中的飞鸢。
观者咸称善,众工归我妍。
观猎的行人齐声喝彩,旁边的射手为我赞叹。
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
归来大宴于平乐古观,美酒一斗便值十千钱。
脍鲤臇胎鰕,炮鳖炙熊蹯。
细切了鲤鱼烹煮虾羹,爆炒甲鱼再烧烤熊掌。
鸣俦啸匹侣,列坐竟长筵。
呼朋引伴地前来入座,长长的筵席顷刻坐满。
连翩击鞠壤,巧捷惟万端。
蹴鞠和击壤忙个不停,身手敏捷,花样翻新。
白日西南驰,光景不可攀。
太阳永远疾驰在西南,流逝的光景不可追攀。
云散还城邑,清晨复来还。


盛宴后我们如云骤散,明天清晨再来此畅饮游玩!

曹植名都篇注释

名都:著名的都会,如当时的临淄、邯郸等。妖女:艳丽的女子,这里指倡伎。
京洛:指剑京洛阳。少年:指贵族纨绔子弟。洛阳是剑汉的国都、是贵族麕集之地,从剑汉的乐府和文人诗中就常有写洛阳纨绔生活的作品了。此篇中心是写少年,上句写妖女是为此句作陪衬。
直:同值。
被服:指衣著。被,同披。服,穿。
斗鸡:看两鸡相斗以为博戏,这是汉魏以来直到唐代盛行的一种习俗。
长楸间:指两旁种着高楸的大道。楸,落叶乔木,也叫大樟。
捷:抽取。
南山:指洛阳之南山。
左挽右发:左手拉弓向右射去。一般都用右手拉弓,这里故意用左手,以卖弄“巧伎”,与下文之“余巧未及展”相应。
一纵:一发。
两禽连:两禽同时被射中。两禽,即指上文所说的双兔,古代对飞鸟和走兽都可以称禽,后来才分开,专以禽指飞鸟。
接:迎射对面飞来的剑西。《白马篇》有“仰手接飞猱”,与此句式相同。
鸢(yuān冤):鹞子。
众工:许多善射者。工,巧。
归我研:称道我的射艺高。妍,美善。
平乐:宫观名,剑汉时明帝所建,在洛阳西门外。
斗十千:一斗酒价值万钱,极言其宴饮之豪奢。
脍鲤:把鲤鱼做成肉丝。脍(kuài),切肉成丝。
臇胎鰕:把胎做成肉羹。臇(juàn),动词,做成肉羹。胎,有籽的肥。
寒鳖:酱腌甲鱼。
炙熊蹯(fán凡):烤熊掌。
鸣、啸,都指招呼。
俦、匹、侣:都是同类同伴的意思。
竟:终。
连翩:动作轻捷的样子。
鞠壤:鞠和壤。古代两种游戏用具。击壤是一种古老的游戏,用两个一头大一头小的木块,把一块放在几十步外,持另一块投击,击中者为胜。
巧捷万端:灵巧变化层出不穷。
光景:日光。
攀:挽留。
云散:如云之散,言众少年宴罢散归。以上四句是说,转眼白日西沉,时光无法拦阻,今晚只好各自回家了,但是大家约好了明天一早还来这样游玩。极言其空虚无聊之情状。

曹植名都篇鉴赏

《名都篇》属于乐府《杂曲歌·齐瑟行》歌辞,无古辞。诗写京洛少年斗鸡走马、射猎游戏、饮宴无度的生活。关于此诗的写作年代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以为这是曹植早期的作品,是建安年间他看到洛阳贵游子弟耽于逸乐的生活而作,其中甚至有他本人生活的影子。一以为从此诗所写的洛阳少年奢靡豪华的生活来看,不宜出现于建安或黄初年间,因洛阳在汉末经董卓之乱后,破败零落,贵族子弟不可能有如此骄奢淫逸的生活,故此诗宜系于太和年间曹植入京时所作,即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考曹植于公元211年(建安十六年)所作的《送应氏》中说:“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可见其时的洛阳确实破落不堪,故从后一种说法。
至于此诗的主旨,历来也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说以为“刺时人骑射之射妙,游骋之乐,而无爱国之心”(《文选》六臣注引张铣语),即以讽谕为主,意在指责京洛少年的生活奢靡而不思报效国家。一说以为“子建自负其才,思树勋业,而为文帝所忌,抑郁不得伸,故感愤赋此”(《古诗赏析》引唐汝谔语),即以少年自况,由此表示心迹。然笔者以为此诗若定于后期所作,则其时曹植已不是裘马轻狂的少年,而其心境也抑郁不欢,故绝无可能以翩翩少年自况;而且从此诗的字里行间来看,诗人对这些贵游子弟实不无微辞,故在介绍此诗时还是取张铣的说法。当然,有人在此诗中看到了曹植本人早年生活的影子,正说明诗人对这种游乐宴饮的熟悉,而且其描绘的手段也是逼真而传神的。如果借一句前人评论汉赋的话来说,便是“劝百而讽一”,虽然诗人的意图在于讥刺和暴露,而给人的印象却似乎在赞美和颂扬。
全诗主要的篇幅都在写京洛少年的游戏与饮宴。开头二句以邯郸、临淄等著名都市的艳丽女乐来陪衬京都洛阳骄奢的游侠少年,以“妖女’引出“少年”,起调即著色浓艳。随后转入对少年形貌的描写,他佩带的宝剑价值千金,所穿的衣服华丽鲜艳,在装束上已可见少年的富有而放达。接下去便写他的活动:在城剑郊外斗鸡,在长长的楸树夹道上跑马。斗鸡是汉、魏时富家子弟普遍爱好的习俗,曹植本人就有《斗鸡》诗极言以斗鸡取乐,据说魏明帝太和年间曾在洛阳筑斗鸡台,这里所写大约也基于当时事实。“驰骋未能半”以下写少年的驰猎,先说他一箭射中两只奔兔,次说他仰天随手一箭又将迎面飞来的鹞鹰射落,再说观者的啧啧称赞,从而将其箭法的高超刻画殆尽。“归来宴平乐”以下则转入对他举行饮宴的描述。平乐观在洛阳西门外,少年在此大摆宴席,开怀畅饮,不惜酒价的昂贵,欲一醉方休。席上有切细的鲤鱼、虾子肉羹,还有酱渍的甲鱼和烧熊掌,呼唤高朋入座,摆开了长长的筵席,可见其穷奢极欲。“连翩”二句复写其宴会后的蹴踘与击壤之戏,表现出少年的动作敏捷奇巧,变化万端。游乐一直持续到了太阳西沉,而时光已不可再挽留,大家这才如浮云一般散去,各自回到了城中的居处。诗写到这里本应结束了,欢乐已尽,人去筵散,然而诗人忽然笔锋一转,说到了明天,人们再重新回来寻欢作乐。
这首诗可以说是一首叙事诗,诗中主要写了主人公京洛少年的行为。他是一位风度翩翩,身手矫健的英俊少年,骑射的本领十分高超,但只是用来打猎消遣,于国无补;他慷慨好施,穷极奢华,然未知节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光阴虚掷,而无忧国忧民之心。然而,曹植对京洛少年的批评只是以很隐约含蓄的方法来表现的,通过尽态极妍的描绘逗露出来,如写他善射曰:“左挽因右发,一纵两禽连。余巧未及展,仰手接飞鸢。”又如写他宴会的丰盛:“脍鲤臇胎鰕,寒鳖炙熊蹯。”其描写未免过份夸张,而诗人正是在这种夸张中暴露了其中不合理的成份,过份的逞才与奢豪,自然会激起人的不满。虽然曹植在这里未著一字批评,然其中的褒贬曲曲可见。又如最后说一天的欢乐已尽,“白日西南驰,光景不可攀”已隐寓时光虚度,青春一去不返的惋惜之意,然结句忽又说“清晨复来还”,言外的讽谕之意就更加清楚了。故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中说:“白日”二句下,定当言寿命不常,少年俄为老丑,或欢乐难久,忧戚继之,方于作诗之意有合,今只曰‘云散还城邑,清晨复来还’而已,万端感慨皆在言外。”说明了曹植此诗中的讽谕纯以含蓄的笔墨出之,不露痕迹而宛然可见。
此诗虽然是一首叙事诗,然诗人的描写与叙事是经过极缜密的剪裁取舍的,诗并没有原原本本地记录京洛少年的家庭、社会地位与生活的每个侧面,而只是选了他一天之中的活动,这样便有利于将笔墨集中到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例的描写上去,能够简略分明、繁简适度地来展开描写。因而于这一天的活动中诗人抓住了少年的射猎与饮宴两件事,其他如斗鸡、跑马、蹴踘、击壤只是一句带过,表现了诗人剪裁上的匠心。他用了“驰骋未能半”至“众工归我妍”十句来刻画铺叙少年射猎的娴熟本领,写来绘声绘色,如耳闻目见,“馀巧未及展,仰手接飞鸢”两句不仅描绘出他射艺的出神入化,而且一个傲然自得的少年形象已跃然纸上,“观者咸称善,众工归我妍”又从侧面将其箭法的出群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正如古乐府《陌上桑》中写少女罗敷的美貌,通过旁观者的赞美与反应来写,而这里所不同的只是妙龄女郎换成了翩翩少年,其手法则同出一辙。总之此诗在谋篇布局、剪裁详略上颇有成功之处,故吴淇曾说:“寻常人作名都诗,必搜求名都一切事物,杂错以炫博。而子建只推出一少年,以例其余。于少年中,只出得两事,一日驰骋,一日饮宴。”可见前人已注意到了此诗写作上追求典型、详略分明的特点。

曹植名都篇创作背景

从此诗所写的洛阳少年奢靡豪华的生活来看,不宜出现于建安或黄初年间,因洛阳在汉末经董卓之乱后,破败零落,贵族子弟不可能有如此骄奢淫逸的生活,故此诗宜系于太和年间曹植进入洛阳时所作,即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

诗人曹植的古诗

梁甫行

两汉 曹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草野 一作:草墅)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矫志诗

两汉 曹植

芝桂虽芳。
难以饵鱼。
尸位素餐。
难以成居。
磁石引铁。
于金不连。
大朝举士。
愚不闻焉。
抱璧涂乞。
无为贵宝。
履仁遘祸。
无为贵道。
鹓雏远害。
不羞卑栖。
灵虬避难。
不耻污泥。
都蔗虽甘。
杖之必折。
巧言虽美。
用之必灭。
济济唐朝。
万邦作孚。
逢蒙虽巧。
必得良弓。
圣主虽知。
必得英雄。
螳螂见叹。
齐士轻战。
越王轼蛙。
国以死献。
道远知骥。
世伪知贤。
覆之帱之。
顺天之矩。
泽如凯风。
惠如时雨。
口为禁闼。
舌为发机。
门机之闿。
楛矢不追。

精微篇

两汉 曹植

精微烂金石。
至心动神明。
杞妻哭死夫。
梁山为之倾。
子丹西质秦。
乌白马角生。
邹衍囚燕市。
繁霜为夏零。
关东有贤女。
自字苏来卿。
壮年报父仇。
身没垂功名。
女休逢赦书。
白刃几在颈。
俱上列仙籍。
去死独就生。
太仓令有罪。
远征当就拘。
自悲居无男。
祸至无与俱。
缇萦痛父言。
荷担西上书。
盘桓北阙下。
泣泪何涟如。
乞得幷姊弟。
没身赎父躯。
汉文感其义。
肉刑法用除。
其父得以免。
辩义在列图。
多男亦何为。
一女足成居。
简子南渡河。
津吏废舟船。
执法将加刑。
女娟拥棹前。
妾父闻君来。
将涉不测渊。
畏惧风波起。
祷祝祭名川。
备礼飨神祇。
为君求福先。
不胜釂祀诚。
至令犯罚艰。
君必欲加诛。
乞使知罪諐。
妾愿以身代。
至诚感苍天。
国君高其义。
其父用赦原。
河激奏中流。
简子知其贤。
归聘为夫人。
荣宠超后先。
辩女解父命。
何况健少年。
黄初发和气。
明堂德教施。
治道致太平。
礼乐风俗移。
刑措民无枉。
怨女复何为。
圣皇长寿考。
景福常来仪。

离别诗

两汉 曹植

人远精魂近。
寤寐梦容光。

妒诗

两汉 曹植

嗟尔同衾,曾不是志。宁彼冶容,安此妒忌。

铜雀台赋

两汉 曹植

从明后而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
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
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
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
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
天云垣其既立兮,家愿得而获逞。
扬仁化于宇内兮,尽肃恭于上京。
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
休矣美矣!惠泽远扬。
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
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晖光。
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年寿于东王。《三国志》版

从明后以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
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
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
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
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
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
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
欣群才之来萃兮,协飞熊之吉梦。
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
云天亘其既立兮,家愿得乎双逞。
扬仁化于宇宙兮,尽肃恭于上京。
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
休矣美矣!惠泽远扬。
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
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辉光。
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君寿于东皇。
御龙旗以遨游兮,回鸾驾而周章。
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
愿斯台之永固兮,乐终古而未央!《三国演义》版

言志诗

两汉 曹植

庆云未时兴。
云龙潜作鱼。
神鸾失其俦。
还从燕雀居。

杂诗七首

两汉 曹植

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
方舟子可极,离思故难任。
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
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
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

转蓬离本根,飘飖随长风。
何意回飚举,吹我入云中。
高高上无极,天路子可穷。
类此游客子,捐躯远从戎。
毛褐不掩形,薇藿常不充。
去去莫复道,沉忧令人老。

西北有织妇,绮缟何缤纷。
明晨秉机杼,日昃不成文。
太息终长夜,悲啸入青云。
妾身守空闺,良人行从军。
自期三年归,今已历九春。
飞鸟遶树翔,噭噭鸣索羣。
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
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
俯仰岁将暮,荣曜难久恃。

仆夫早严驾,吾将远行游。
远游欲何之,吴国为我仇。
将骋万里涂,东路子足由。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
愿欲一轻济,惜哉无方舟。
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飞观百余尺,临牖御棂轩。
远望周千里,朝夕见平原。
烈士多悲心,小人偷自闲。
国雠亮不塞,甘心思丧元。
拊剑西南望,思欲赴太山。
弦急悲声发,聆我慷慨言。

揽衣出中闺,逍遥步两楹。
闲房何寂寞,绿草被阶庭。
空室自生风,百鸟翩南征。
春思子可忘,忧戚与我幷。
佳人在远遁,妾身单且茕。
欢会难再遇,芝兰不重荣。
人皆弃旧爱,君岂若平生。
寄松为女萝,依水如浮萍。
赍jī身奉衿带,朝夕不堕倾。
倘终顾盻恩,永副我中情。

五游咏

两汉 曹植

九州不足步。
愿得凌云翔。
逍遥八纮外。
游目历遐荒。
披我丹霞衣。
袭我素霓裳。
华盖芬晻蔼。
六龙仰天骧。
曜灵未移景。
倏忽造昊苍。
阊阖启丹扉。
双阙曜朱光。
徘徊文昌殿。
登陟太微堂。
上帝休西棂。
羣后集东厢。
带我琼瑶佩。
漱我沆瀣浆。
踟蹰玩灵芝。
徙倚弄华芳。
王子奉仙药。
羡门进奇方。
服食享遐纪。
延寿保无疆。

泰山梁甫

两汉 曹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墅。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当事君行

两汉 曹植

人生有所贵尚。
出门各异情。
朱紫更相夺色。
雅郑异音声。
好恶随所爱憎。
追举逐虚名。
百心可事一君。
巧诈宁拙诚。

苦热行

两汉 曹植

行游到日南。
经历交址乡。
苦热但曝露。
越夷水中藏。

妾薄命行·其一

两汉 曹植

携玉手喜同车,比上云阁飞除。
钓台蹇产清虚,池塘灵沼可娱。
仰泛龙舟绿波,俯擢神草枝柯。
想彼宓妃洛河,退咏汉女湘娥。

乐府 其三

两汉 曹植

鲂䐪熊掌,豹胎龟肠。

两汉 曹植

望云际兮有好仇。
天路长兮往无由。
佩兰蕙兮为谁修。
宴婉绝兮我心愁。

苦思行

两汉 曹植

绿萝缘玉树。
光曜粲相晖。
下有两真人。
举翅翻高飞。
我心有踊跃。
思欲攀云追。
郁郁西岳巅。
石室青葱与天连。
中有耆年一隐士。
须发皆皓然。
策杖从吾游。
教我要忘言。

朔风诗

两汉 曹植

子好芳草。
岂忘尔贻。
繁华将茂。
秋霜悴之。
君不垂眷。
岂云其诚。
秋兰可喻。
桂树冬荣。

浮萍篇

两汉 曹植

浮萍寄清水,随风东西流。
结发辞严亲,来为君子仇。
恪勤在朝夕,无端获罪尤。
在昔蒙恩惠,和乐如瑟琴。
何意今摧颓,旷若商与参。
茱萸自有芳,不若桂与兰。
新人虽可爱,无若故所欢。
行云有返期,君恩傥中还。
慊慊仰天叹,愁心将何愬。
日月不恒处,人生忽若寓。
悲风来入怀,泪下如垂露。
发箧造裳衣,裁缝纨与素。

结客篇

两汉 曹植

利剑鸣手中。
一击而尸僵。

驱车篇

两汉 曹植

驱车掸驽马。
东到奉高城。
神哉彼泰山。
五岳专其名。
隆高贯云霓。
嵯峨出太清。
周流二六候。
间置十二亭。
上有涌醴泉。
玉石扬华英。
东北望吴野。
西眺观日精。
魂神所系属。
逝者感斯征。
王者以归天。
效厥元功成。
历代无不遵。
礼记有品程。
探策或长短。
唯德享利贞。
封者七十帝。
轩皇元独灵。
餐霞漱沆瀣。
毛羽被身形。
发举蹈虚廓。
径庭升窈冥。
同寿东父年。
旷代永长生。
曹植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 11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