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陈忠平
千古骚人一例同,四时节物动幽衷。为将绮梦携诗牍,漫遣春光入自盅。
颦黛自随烟聚散,碎萍各逐水西东。繁华毕竟吹摇尽,珍惜日边飞絮红。
视频观圣典闻人工驱雨以促都城晴明诗以歌之
热泪纷从热眼流,奇花妆点故城秋。万千气象翻中国,次第衣冠列上楼。
盛景端凭诸子造,高歌合与兆民讴。况乎神技瞒天巧,酿雨寒云逐四陬。
村居安灶
良日卜占就,饴糖降灶神。抹泥安鼎镬,试火抱柴薪。
自许调羹手,肯为逃世人。村烟撩故梦,五味杂相陈。
听秋
听风梧影乱,听雨夜何其。秋气渗窗入,勿教吟鬓知。
寄红叶海拉尔客中
忍与妻儿别,孤身入苦寒。边风吹梦碎,长夜觉衾单。
莽漠啸辽鹤,清凄摧客肝。行囊书可在,解释一时欢。
某公雨夜过访笑吾耽诗自误诗以答之
狂风挟电过蓬门,一枕清眠碎作尘。有梦不曾逢乱世,无能只合作骚人。
中年况味堪谁说,小我情怀咸自珍。明月沈吟云外久,几番却被雨磨新。
江右诗社己丑浔阳年会诗草 其四 雨中谒濂溪墓限莲字应社
翠分匡阜秀,曩昔远人烟。春雨新城阙,孤风旧墓田。
我来虽百感,公去已千年。莫问濂溪水,谁还爱此莲。
罪樱
也曾娇媚惹人怜,未敢僭梅春佔先。花木无知罪何有,当时不合竟东迁。
无锡 其二 小灵山大佛
太湖烟浪小灵山,我自消閒佛不閒。报答芸芸善男女,金身百米任摩攀。
立春次夜二首 其二 将晓雷声忽作复起抠诗
阳生寒未尽,何事动惊雷。抛枕衣歪著,倚灯诗又催。
才怜千里雁,转惜一枝梅。雨急春难寄,旅人回不回。
小晴
久困书斋小,天饶一罅晴。剩云犹酿雪,寒鸟漫争鸣。
且步长街外,因怀閒客情。郊林尽摇落,好让梅孤清。
五·一二汶川大地震九首 其一
绝人天道欲何如,不许偷生雪劫馀。亿兆烝民同一恸,长街妄自笑蟾蜍。
眠书
倦抱书眠到盛唐,寒侵衣袜月微霜。我殊不解今何世,一瓣孤心堕渺茫。
蚊虫扰眠戏为问答
我辈苦营役,身心两羸疲。惭难供尔饱,隔巷有官糜。
此生专嗜血,肥瘦颇能知。朱户重重密,等閒安可窥。
仲冬游小矶山三首 其三 登矶
奋足沼泥中,丘山相鼓舞。甫惊宿雁洲,曩折过帆处。
只道立身难,曷知逃世苦。渔烟接市廛,触目皆王土。
题枯树图应诗昆作业
不欲撑云破,落拓风霜里。天馀一点蓝,汝心或未死。
悼杨廷贵先生
趣殊情未隔,烟酒每同谋。哲思让公健,牢骚劝我休。
一生论谁定,三拜泪难收。去且罢文墨,莫教神鬼愁。
次韵筠姊秋怀
负手溪桥落影长,秋枝无力挂残阳。南山才禁三分碧,北雁初衔万里霜。
应许关门成世界,可能移梦到清凉。讵知风雨骤然起,点破心头乌有乡。
辛巳驻点寄宿农家
油菜花开压垄黄,一途颠簸到山乡。村言土语寓情厚,野果鲜蔬杂味长。
蛙鼓初鸣风皱水,木楼高卧月移床。农家分外鸡啼早,男备犁耙女备秧。
豫章客中应江右诸子之邀郊游 其一 殊熠弟见招游梅岭跌水沟限沟 ...
云峰跌水下成沟,故引骚人快此游。路夹烟氛轻似梦,苔侵溪石碧如油。
空林经雨抽新笋,村汉贪春失老牛。拟与山花比颜色,行前先饮酒三瓯。
老向伉俪及一冰夫妇过访余偕之登南山
巅峰一踏笑天低,况有絮云沾我衣。脚下清泉穿石响,眼前白鹤带烟飞。
近山暂了江湖事,摘药共参生死机。日挂松枝半摇曳,等閒不肯送人归。
陈忠平
陈钟祥(1809-?)字息凡,号趣园,贵州贵筑人,道光十一年(1831)举人,历官沧州知府,赵州知府,著有《依隐斋诗抄》十二卷。► 423篇诗文
五·一二汶川大地震九首 其三
江东行吟 其十 雨中携内与苏苏谒延陵舣舟亭
鹧鸪天·迎春
别秋
秋竹长句寄小竹子生辰
春游陶家冲
春日病中寄柳
蚌壳迂堤商略机耕机插事暇游目湖上
台灯
寄醉妹芳辰次韵太白送贺监返四明应制
网
黔中行吟 其八 天河潭溶洞
奉和卢兄五十初度
于振洋兄嘱题紫砂
寄贶醉妹令旦
早起骑车返乡为老母续费新农合
暇日访友忽焉嘉客至惭而避席诗谢主人
五·一二汶川大地震九首 其八
粤中纪游 其四 越秀山镇海楼
印度洋海难
蕲春行吟 其一 太平山庄小住
再作迎春辞应江右春课
戏为偶像长句次韵
生日将至次韵答苏苏寄贺诗
黔中行吟 其二 叠韵再答金水兄
次韵剑川兄江右诗社即立先寄诸君子
缘
秋妹芳辰将近诗以寄
秋夜思
新喻赴会途中寄宿殊熠梅岭公寓酌月紫清山半翌日复邀渔歌访徐美华 ...
流云
拟网怨
迎春杂诗十首 其十
应约依韵寿余九林先生室人某氏花甲兼贺四十周年婚庆
环大东湖独行四首 其三
迎春杂诗十首 其四
戏笔
江右诗社己丑浔阳年会诗草 其六 东林寺
新春寄怀莫名寒鸦二友美国荻娣台湾
五·一二汶川大地震九首 其六
咏蹄
初夏偶感
绮萼
遥寄秋灵生辰
春日偶感
题梅岭野人别业二首 其二
粤中纪游 其二 谒孙中山故居
晓坐
粤游间高秋以昭明文选见贶归后月馀序近中秋闻渠芳辰聊以歌祝
返乡居遭雨总角旧友留餐四首 其二
初秋酉阳之什 其三 龚滩古镇
黴季写兴
彊支腰疾加班转剧难寐听雨待旦爰成四绝句 其一
金水兄为蜗居题额聊作长句以谢
苦旱得雨时近重五
晚过冬湖即景
暴风雨夜当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