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陈忠平
高峡垂恩渥,湿风初挟雷。郊还新翠色,市绝旧黄埃。
黍角系丝细,龙舟祈浪催。灵均千古泪,殆化澍霖来。
新月限十三元
蛾眉新扫澹颦痕,花动风帘落影繁。野草流光明旧苑,浮云琼阁锁精魂。
寻常圆缺天难主,取次悲欢梦可温。漫下阶除深一拜,山川伊阻复何论。
物繁
物繁无尽数,各备用之才。梧叶生高响,清风起草莱。
花供斑蝶饱,鸟识白云哀。造化既如是,胡为心自灰。
寄红叶海拉尔客中
忍与妻儿别,孤身入苦寒。边风吹梦碎,长夜觉衾单。
莽漠啸辽鹤,清凄摧客肝。行囊书可在,解释一时欢。
冬日通宵加班
一年容易又霜飞,摇曳书灯曙色微。数字翻新由我写,文章落臼让人讥。
清茶有味供消遣,俗眼无能辨是非。不见寒号枝上鸟,殷勤只管劝加衣。
九月偕诸诗友游王爷庙以践去春之约次韵山谷登快阁
登临旧约隔年成,天欲大晴云小晴。覆楫风波仍诡谲,积沙棱角自分明。
上居雄殿香烟绕,下隐残碑乱砾横。移目寒洲鸥更瘦,真堪招作菊花盟。
乡间晚归即景
小楼衣帽新,可惜湖山旧。满垄草争肥,盛时功特有。
日斜生绮霞,云直幻苍狗。是处誇桃源,谁栽菊与柳。
寄梅
梅萼送春来,春来我愈衰。我衰何可惜,应惜一枝梅。
春游陶家冲
春半嘉期,重阴酿雨。踵谒丘山,荆棘为阻。怅然有怀,时风难抚。
嗟彼桃源,引颈凝伫。
秋梧
子熟叶将老,霜刀割且深。为有枝栖凤,故存不死心。
凭楼
凭楼风有意,送月上高岑。廫廓生空想,萧森递远吟。
雁轻云可托,蕉老梦难寻。何以酬吾夜,清华抱一襟。
秋柳
乱絮不胜绾,纷披长短亭。千条风瑟缩,几点雨零星。
曲岸喷霜笛,苍波泛梗萍。剧怜烟月梦,都付去年青。
岁末限二冬韵
正说清风豁俗瞳,嗟吁未已忽残冬。天低初觉云心倦,影瘦颇知灯味浓。
梦有别怀多寤枕,文无新意例雕虫。何当暂了公家事,坐待梅催报岁钟。
叠用山谷觞字韵再寄顾青泫
春肥鳜鲫秋鲈豸,随处曲流宜泛觞。蟹舍藏烟时掩映,罟船泊月自幽凉。
去招京洛青衫客,来对湖山白鹭行。一棹清风容小借,不教块垒辄撑肠。
暴风雨夜当值
暑气蒸蒸馀势遒,如何一刹转深秋。风号北牖声频裂,雨打空街水乱流。
宿鸟畏寒团老树,野人当夜困孤楼。谁家更有无眠客,既熟粮棉叹未收。
嵌句『漫遣春光入酒盅』赋得
千古骚人一例同,四时节物动幽衷。为将绮梦携诗牍,漫遣春光入酒盅。
颦黛自随烟聚散,碎萍各逐水西东。繁华毕竟吹摇尽,珍惜日边飞絮红。
中元翌夜两首 其二
芒角峥峥在,经秋瘦许多。已开凉世界,犹是谲云波。
明镜成虚设,孤心欠一呵。不如安簟枕,踏遍梦山河。
停电夜酷暑难当寻凉东郊
难堪停电夜,信步出东城。萤火沾衣倦,泉流入耳清。
心中无俗碍,脚下有凉生。回首人喧处,不胜归去情。
春湖月夜寄兴
夜閒何所适,寒煖正相宜。月色新如砺,春声细若诗。
归舟横一角,抚柳惹多丝。莫立湖边久,恐惊鸥梦思。
迟寄醉妹生日
病我倍怜汝,春风可托言。人虽千里隔,酒已七年温。
苍月漫无极,丹霞掘有根。何当齐一梦,试把摄生论。
初识筠姊即蒙其为旧作配乐长句谢之
久困山隅友者稀,坐看岁月自推移。梅窗入煖犹寒味,竹雨逢新若清知。
联网清谈俱不厌,遏云高响欲成痴。我殊有句难堪读,一被君弦韵转奇。
陈忠平
陈钟祥(1809-?)字息凡,号趣园,贵州贵筑人,道光十一年(1831)举人,历官沧州知府,赵州知府,著有《依隐斋诗抄》十二卷。► 423篇诗文
磬如兄以元夕诗见示次韵寄之
寄子佩生辰
在线聆经二首 其二
奉贺袁公德赞先生杖国
与久别学友聚
赋得『不许梅花寂寞开』二首 其二
昏灯
五·一二汶川大地震九首 其七
江右诗社己丑浔阳年会诗草 其二 访白居易草堂大雨不克而返用梅 ...
新作赠柏窗兄补壁诗拜得林冠夫先生手书四韵柬谢
寿矶山钓客花甲二首 其二
偕中华诗词研究院诸公游庐山归宿浔城畅饮
孟秋毗陵之什 其一 携蕙若纫霞立中并晨儿游天目湖长歌以志
迎春杂诗十首 其三
台灯
早春偶感
再叠前韵寄怀龙泉空吟兼答之祺见和
辛卯仲夏蕲春之什 其四 题横岗山森林鸟瞰图
立秋夜
冰砚以茶具见寄草成四绝答之 其二 公道杯
村山
题孤鹤写真
蚌壳迂堤商略机耕机插事暇游目湖上
鄱湖春晓
丰城笔会四首 其二 奉和仰老邀茗诗
赴村宴
五·一二汶川大地震九首 其一
一叶
迎春杂诗十首 其八
拟作
初夏偶感
删稿
寿矶山钓客花甲二首 其一
晨望
送春应第二十一回世界汉诗同好会
赋得『万象终归馀独我一生无奈是多情』
王爷庙次韵黄山谷登快阁
孟秋毗陵之什 其二 江阴要塞眺归登远望六号顷见阖营出接五号舰 ...
于振洋兄画虎嘱题
黔中行吟 其九 青岩古镇
寄贶高秋右迁
丁亥清明先君物化三十年矣
元日逢西洋情人节戏题
迎春杂诗十首 其九
拟春思
风月
彊支腰疾加班转剧难寐听雨待旦爰成四绝句 其二
小石源探春不克往次韵谢汝启兄
彊支腰疾加班转剧难寐听雨待旦爰成四绝句 其一
奉和卢兄五十初度
秋妹芳辰将近诗以寄
寄秋
冰砚以茶具见寄草成四绝答之 其一 茶炉
答诸生贺寿诗
秋夜不寐 其二
题梅岭野人别业二首 其二
再寄雨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