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陈忠平
落日霜风割古槐,动人肝胆梦成灾。搜将蕉叶待藏鹿,剩把鲛珠揉作醅。
尘劫小移犹我在,儒冠一整更何哀。此身要向寒中立,不许梅花寂寞开。
暴风雨夜当值
暑气蒸蒸馀势遒,如何一刹转深秋。风号北牖声频裂,雨打空街水乱流。
宿鸟畏寒团老树,野人当夜困孤楼。谁家更有无眠客,既熟粮棉叹未收。
偕豫章与邑中诸子大港探穴未果分韵得奇字
人道洞天深不知,岖崟冷峭复傀奇。瀑泉吼石虎蛟怒,古木惊风魈魅疑。
辍步非关矜脚力,抚膺莫叹负心期。有缘再作烟霞会,荷斧先将蔓棘披。
城居二首 其二
闭门如隔世,园草自生机。不放清风出,坐承兰露滋。
香微幽到枕,交寡拙于辞。偶有虫喧耳,轻轻一拍之。
临屏答苏堤春柳诸友见慰
听雨声中长夜长,罗浮一梦两茫茫。接春雨是摧春雨,我不伤春春自伤。
咏蹄
背负苍天恣意行,风雷激荡耳边生。铁鞋踏破寻常事,未许人间有不平。
晓月
晓月转何处,海涯西更西。澄辉团有意,纷絮乱无题。
返影蓬山近,怜人燕翅低。远林雷虺虺,前浦复冥迷。
秋竹长句寄小竹子生辰
烟浮梦想想娉婷,有笋经霜长已成。万个寒窗筛碧影,一帘疏雨漏秋声。
枝无繁锦招人折,质本虚涵入品清。若见沧浪钓波上,兰舟白鹭逐风轻。
鄱湖春晓
半匀嫩绿半匀黄,细柳婆娑弄晓妆。阡陌谁家人更早,浣纱村女打鱼郎。
秋柳
乱絮不胜绾,纷披长短亭。千条风瑟缩,几点雨零星。
曲岸喷霜笛,苍波泛梗萍。剧怜烟月梦,都付去年青。
冰砚以茶具见寄草成四绝答之 其一 茶炉
吃苦生涯真可诗,閒愁一例自消之。不须柿叶搜山尽,我煮清风有电磁。
偕同社诸君游青云谱八大山人故居
青云有梦画淩烟,挂眼江山独怆然。五桂难寻劫灰后,绿溪长绕故居前。
悖情管笔弃斯世,亡国衣冠剩此癫。哭笑当时矜一问,人间换了是何年。
缘
平仄行吟年复年,萤屏照眼接灯妍。喧尘与我渐无碍,结网于斯应有缘。
情自醉人何必酒,事非如意总难全。但存一念须珍惜,风雨由他窗外旋。
无锡 其三 蠡园
千步长廊碧水隈,游鱼游客共徘徊。桃樱解趣故迟发,教惜枝头未坠梅。
遥寄烛影摇红芳辰
不待冻销春影催,南窗先透一枝梅。浮香争怪风多事,摇烛翻怜楚有才。
欲慰芳心偏隔网,却劳玉手自斟杯。我无长物堪为赠,吩咐东君扫镜台。
醒醉
醉是何时醉,醒到今日醒。欲挽春之臂,落花满前汀。
秋梧
子熟叶将老,霜刀割且深。为有枝栖凤,故存不死心。
梅梦四首 其二
不必殷勤护,经寒乃长成。一枝新腊破,十里暗香倾。
独许松和竹,相怜我与卿。黄昏传密信,莫把世人惊。
醉妹临别嘱我留守拾叶欲三年矣犹不见芳踪适近其生辰忽念予曾有诺 ...
一诺于今未敢忘,又招旅雁倩飞觞。春风能藉天非远,玉手频挥语且长。
怜我倚坛千转梦,知卿牵网九回肠。逢人每问幽人讯,何处烟霞著药方。
季秋环南山东湖游三次夏老尧夫韵 其三
霜度湖天白雁秋,商声吹漫旧津楼。人间许转阳和信,约向碧烟深处游。
苦旱忽雨枕书待旦爰得一律
风剑割云裂,俄而夜色沈。隔窗凭雨泻,拔网恐雷侵。
苦旱应能解,新诗自可吟。枕书天待晓,一洗俗人襟。
陈忠平
陈钟祥(1809-?)字息凡,号趣园,贵州贵筑人,道光十一年(1831)举人,历官沧州知府,赵州知府,著有《依隐斋诗抄》十二卷。► 423篇诗文
纫霞诗贶贱辰忽忽两月矣偶触感慨依韵赋此
黔中行吟 其六 黄果树瀑布
江东行吟 其十 雨中携内与苏苏谒延陵舣舟亭
送秋
晚过冬湖即景
姑苏云鹤写兰缣册嘱题
赋得『万象终归馀独我一生无奈是多情』
江东行吟 其八 登惠山感二泉等将枯
孟秋毗陵之什 其一 携蕙若纫霞立中并晨儿游天目湖长歌以志
辛卯初夏喜雨
黔中行吟 其一 酬和金水兄赴黔途中
秋雁
黔中行吟 其九 青岩古镇
王爷庙次韵黄山谷登快阁
与久别学友聚
题梅岭野人别业二首 其二
新得楼居诗适闻秀禾乔迁聊为赠
偕凤凰山主一行登南山山下鱼馆置酒
听秋
江右诗社己丑浔阳年会诗草 其五 西琳寺
悼余正新先生两首 其二
奉题三首聊供柏窗兄新第补壁 其二 榴花
拟闺怨
孟秋毗陵之什 其二 江阴要塞眺归登远望六号顷见阖营出接五号舰 ...
偶占两首 其一
江东行吟 其六 偕多景诗社于文清社长丁小玲女史并昆阳无锋飞羽 ...
罪樱
中元夜雨不寐二首 其二
江右诗社己丑浔阳年会诗草 其七 铁佛寺
再寄雨如
雨如不惑有寄
答蛰堪先生惠寄半梦庐词
辛卯仲夏蕲春之什 其四 题横岗山森林鸟瞰图
于振洋兄嘱题紫砂
悼冰枝次韵古诗回车驾言迈
无锡 其二 小灵山大佛
寄醉妹芳辰兼怀拾叶诗社事
江右诗社己丑浔阳年会诗草 其六 东林寺
悼杨廷贵先生
乡间晚归即景
寄醉妹芳辰次韵太白送贺监返四明应制
寄红叶海拉尔客中
春分应世界汉诗同好会诗题韵限一东
秋湖夕望
烈日
除夜口占贺岁绝句
病腰
悼砚友二首 其二
题梅岭野人别业二首 其一
新作赠柏窗兄补壁诗拜得林冠夫先生手书四韵柬谢
夜读雨如诗感而寄之
蕲春行吟 其五 蕲州李时珍纪念馆
在线聆经二首 其二
闻皎月将调蕲春文化局诗以勉之
江右群联句未果遂以出句『一襟残照起乡思』为题赋得
寄贶高秋右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