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仲冬游小矶山三首 其二 答农友高君置筵依齿分得十一真

仲冬游小矶山三首 其二 答农友高君置筵依齿分得十一真

清代 陈忠平

鸡鸣门启早,企伫认车尘。鲜橘佐香茗,清泉煮活鳞。

不胜杯酒醉,殊感古风淳。几度殷勤嘱,来年趁好春。

诗人陈忠平的古诗

江东行吟 其八 登惠山感二泉等将枯

清代 陈忠平

山不为高自袅娜,绵延欲接太湖波。太湖浩荡十千顷,分作甘泉偏未多。

蕲春行吟 其五 蕲州李时珍纪念馆

清代 陈忠平

悲悯何须踞庙堂,医人医国或同方。味殊百草宜兼济,泽及群黎只一汤。

绝术荒烟谁接脉,清荷孤馆自流香。由他高树狂蝉燥,珍惜心头片荫凉。

拟春思

清代 陈忠平

万点风声挟雨过,窗前花影湿如何。烟沈重幕愁难入,笺积繁埃字未讹。

陋屋那堪招紫燕,昏灯依旧扑青蛾。此生合只梦相见,偏是无眠夜又多。

纫霞诗贶贱辰忽忽两月矣偶触感慨依韵赋此

清代 陈忠平

不劳忧国与忧民,泰半生涯味足珍。性拙颇能安末役,居偏岂为远相人。

老妻相惜拈髭断,痴子独游过雁亲。夤夜书窗帘密掩,恐教灯影漏芳邻。

耽诗六年

清代 陈忠平

半似疏狂半似痴,个中忧乐有谁知。每将梦呓叩心语,空对吟灯捉已丝。

放眼已然新世界,遣怀犹是旧诗词。如何消得书生气,满纸牢骚一炬之。

辛卯初夏喜雨

清代 陈忠平

乳燕讶风骤,倏焉携雨来。渚洲逃困鲋,蛙蝈起欢雷。

油籽熟收尽,稻苗迟未栽。天心如不虐,复把庆云催。

江东行吟 其一 江阴道中次韵答海楼迎客诗

清代 陈忠平

为践兰亭约,千程扶梦来。青衿风雨客,碧酒水云台。

即此收嘉气,将之濯俗埃。江声催我和,肯惜不才才。

台风

清代 陈忠平

台风擦过夜何其,新扫空阶溅旧泥。木叶加窗频剥啄,书灯摇影忽凄迷。

满腔离思因秋起,一缕吟魂与梦齐。只说此时容易见,斯人居处日才西。

十四日江春兄客中寄示上元诗作归里踏青之约时雨雪霏霏愁不能胜因 ...

清代 陈忠平

东皇枉踞最高台,吞月阴风逐不开。恐尔雪雰成黑狱,肯谁跸路惜寒梅。

梦中游子情何已,望里家山驾早回。清景纵非吾作主,也应有日属诗材。

雪后上班道中

清代 陈忠平

积雪几盈尺,乾坤一统寒。朱轮飞溅秽,綵帜冻黏竿。

瑟缩役人踬,嬉娱童子欢。道中无殍骨,宜作瑞徵看。

偶占两首 其一

清代 陈忠平

埋首文山力已疲,耳边忽觉噪蝉衰。清茶在手容吾懒,坐看窗前日脚移。

小小有寿吾句云『先生百岁再求句小小无牙却有诗』其情可感诗以谢 ...

清代 陈忠平

风自温馨雨自新,漫敲竹韵寄生辰。天然意象天然趣,小偏心思小偏人。

衰体偏劳千里念,三年殊觉此情真。汝诗不厌百回读,读到无牙倍可亲。

浣溪纱·纸鸢二首 其二

清代 陈忠平

吹借春风引线长。一丝一缕系沧方。嗔他燕子竟双双。

望到巫山云不似,飞过沧海梦微茫。无端湿了綵霞裳。

春湖月夜寄兴

清代 陈忠平

夜閒何所适,寒煖正相宜。月色新如砺,春声细若诗。

归舟横一角,抚柳惹多丝。莫立湖边久,恐惊鸥梦思。

错过荻娣生日补寄一首为谢

清代 陈忠平

须眉红粉又何妨,网络之隅共雁行。三载知心情转厚,多思凝句韵流长。

眼穿海峡遥无际,手叠莲花澹有香。念汝不堪明月夜,因知明月最摧肠。

冬日通宵加班

清代 陈忠平

一年容易又霜飞,摇曳书灯曙色微。数字翻新由我写,文章落臼让人讥。

清茶有味供消遣,俗眼无能辨是非。不见寒号枝上鸟,殷勤只管劝加衣。

江右诗社己丑浔阳年会诗草 其二 访白居易草堂大雨不克而返用梅 ...

清代 陈忠平

草堂何处是,峡口泊游车。绿雨村边笋,黄云陌上花。

溪流青石磴,路问老农家。林邈春泥滑,薄裳寒更加。

悼砚友二首 其二

清代 陈忠平

凭棺无可语,细雨滴残春。此别期多梦,井华同砚分。

过乡居有所思二首 其一

清代 陈忠平

卜居城比邻,卅里接喧尘。名简藏身易,心閒听雨真。

古人偶同慨,乡党日相亲。眠起莺啼处,山山吐纳新。

孟秋毗陵之什 其一 携蕙若纫霞立中并晨儿游天目湖长歌以志

清代 陈忠平

夺天气概与世殊。遍野红旗杂鼓呼。兢兢烝民凭役驱。

翻手陵谷变平湖。况有娲石趁风雩。化作星洲万点珠。

岁云苒苒徂复徂。白骨累累枯且枯。一带山川重规谟。

结构逶迤卧静姝。滉漾烟光散凝酥。蓬瀛悬隔舟作车。

吹浪长鱼前后趋。西江闲客下东吴。命驾亲入冶游图。

携二三子更将雏。秋风秋雨步舒徐。龙兴岛曲木磴铺。

层岩雄削峙青芜。溪流若带自盘迂。田园风光拼一区。

禾黍瓜豆满园俱。小立茅茨想莼鲈。谁来为我进雕胡。

绣球渚碧正棻敷。第一白茶第一壶。清香沁润百骸稣。

状元高阁近天都。抗志青霄任睢盱。息此登临莫谩吁。

风云万象只须臾。君不见周垂岸柳拂流苏。春絮秋萍转有无。

君不见子牙严子并陶朱。声闻赫赫尽钓徒。

陈忠平

陈忠平

陈钟祥(1809-?)字息凡,号趣园,贵州贵筑人,道光十一年(1831)举人,历官沧州知府,赵州知府,著有《依隐斋诗抄》十二卷。► 423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