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和黄士明少宰四首 其一 咏尘

和黄士明少宰四首 其一 咏尘

明代 陈子壮

支离满天地,点点度轮蹄。堠火传边近,烟花障陌低。

陆生衣本素,楚客志须泥。沧海飞扬甚,无嗟浩劫迷。

诗人陈子壮的古诗

送何龙友太史还朝十首 其五

明代 陈子壮

人瞻谢傅日,吾爱郗家风。纪有三芝异,出非小草同。

诸王曾拥彗,馀子竞雕虫。里妇矉何态,长门亦汉宫。

答怀母舅朱箕作先生

明代 陈子壮

桃花水阔九江滨,兰桨经时一问津。愧矣刘家评月旦,难于郢客篆阳春。

窗间蜗篆摊书后,谷口莺声对酒频。不为京尘能障目,停云兼寄倚闾人。

代张邑侯门人题赠公册

明代 陈子壮

不愧贤良有道科,完名身后竟如何。一经世业来丹诏,万石家风映五紽。

颂鲁定知纯嘏远,拜虞因就养堂多。只今海国弦歌里,门下何当有废莪。

四骏歌

明代 陈子壮

上阶煌煌耀寰宇,中有星精为造父。遥从传舍坠天閒,化作飞龙翼神武。

同寺孳生多逸群,名藩进献烂如云。公徒无事閒游猎,长成赤汗兼兰筋。

官家酷爱止四匹,太平之騟夐第一。紫花点点缀乘黄,御仗光辉绚朝日。

青丝络脑金盘陀,追风蹑景何啻过。尚方豢养真无并,吉云之草玉山禾。

次有玉龙媒沃若,银鬃雪尾称维骆。琼岛春云任蹑翻,太液晴波惯超跃。

吉良之乘驯且良,唐家六厩避雁行。朝而刷燕夕秣越,不与凡马争腾骧。

最后一匹璇台骏,三花飞凤文成印。曾听西母白云谣,九色斑麟倍轻迅。

方知俶傥更权奇,我皇致此服九彝。圜丘方泽间一驭,金舆玉辇相委蛇。

燕昭筑台高突兀,剧辛邹衍徒骏骨。不惜淋漓锦障泥,为君立扫长城窟。

偏当艰险见豪雄,矫首天衢如踏空。谁能趣步诡遇子,依依栈枥论馀功。

次酬遵义守黄大次

明代 陈子壮

廿年踪迹雨飞如,容易疏灯散客居。奔走莫言疲远驾,须眉犹似对公车。

殊方僰道新开郡,同学临川旧著书。羡说次公能报政,才华何复惜应徐。

禺阳杂诗 其三

明代 陈子壮

逢僧时歇坐,听鸟复閒行。林变阴阳道,泉移远近声。

洞崖苍鼠窜,栈阁翠翘明。何日经游迹,漫劳刻姓名。

立春日赠张玉笥邑侯

明代 陈子壮

轻舟曾与玉凫迎,还隐桑麻海上城。仙观雨时怜穗起,石门风过色泉清。

微同草色先吹律,又借棠阴一听莺。莫讶闭门虚折柳,春光浑似踏歌行。

耕籍礼成恭祀 其四

明代 陈子壮

农歌唱复和,仙乐奏还停。燕享群工悦,讴吟万国宁。

礼成沾既醉,德洽展惟馨。大有年先祝,桑田雨既零。

送孙青宕归宁波 其五

明代 陈子壮

最爱风流贺季真,酒中遂识谪仙人。当年乞得归来地,十亩湖光尽不贫。

直讲纪咏 其十一

明代 陈子壮

尊俎无能劝一筹,兼资章句备宸猷。讲规刻日中书派,文牒分忙部吏投。

近京

明代 陈子壮

泥雨浃旬馀,晨光发玉除。两行瀛海树,一饭鄚州鱼。

漫刺烦相向,乔柯想旧居。识途高马齿,努力尚盐车。

竹枝词 其三

明代 陈子壮

片片蜻蜓尔但嬉,踰田跨野拣新枝。蜻蜓未解将身化,撼树西风忆尔时。

五日珠江曲十首 其五

明代 陈子壮

嘒嘒新蝉至令迟,攀他荔子最高枝。舣舟斜日丝能繫,又趁堤头踏草嬉。

鸡鸣歌

明代 陈子壮

明星北斗鸡声讹,山高水深横石多。东方欲明远婆娑,欸乃开船奈若何。

看头把柁识来路,胜待尤风不得渡。

对菊绝句 其六

明代 陈子壮

浅白深黄次第成,酿来新秫瓮边清。陶家岂有江潭怨,恐负花情与酒情。

同郑太史入诃林

明代 陈子壮

浮来仙峤客,还觅岭南禅。观世恒如是,翻经亦偶然。

千灯悬慧日,一语到生天。无愧支公会,偏同许戴缘。

诃林送区启图应试北上 其一

明代 陈子壮

歌舞文明五色同,可知丹穴胜河东。时名群季偏相亚,藜阁依然任火攻。

送何龙友太史还朝十首 其二

明代 陈子壮

深序追前辈,通才渐老成。圣朝徵实录,之子匪虚名。

贺世罗浮凤,怀人太液莺。东南冠冕地,行矣焕弓旌。

邂逅何龙友偕黎君选舟中分赋

明代 陈子壮

乡国迟回水石春,诸峰随意碧嶙峋。三江烟雨人方至,上巳风流各可陈。

舟楫长年须进峡,行藏今日定知津。最怜南浦蘼芜绿,迸入提壶酒色新。

祈雨行 其一

明代 陈子壮

卉腓穗愞蒙荒陌,斥卤膏场尽龟坼。农家停耜日如年,郁轸隆蒸犹弗释。

二仪旷废失春和,非时硉兀火旻多。难鞭螮暕胜氛祲,错教荟蔚作滂沱。

盍将此意呼阊阖,璧牲虚荐竟如何。三城夜夜辉星月,南巷舞雩北里歌。

吹笙伐鼓枌榆侧,可怜士女转婆娑。

陈子壮

陈子壮

(1596—1647)明末广东南海人,字集生,号秋涛。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天启四年典浙江乡试,发策刺魏忠贤,削籍。崇祯初起故官,累迁礼部右侍郎,以故除名归。南明弘光帝起为礼部尚书,未至,南京已陷,桂王朱由榔称帝肇庆,授为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起兵攻广州,兵败被执死。谥文忠。有《云淙集》、《练要堂稿》、《南宫集》。► 287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