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陈子壮
深院莺啼静掩门,博山垆火拨黄昏。金蟾齧锁空何意,斜印梅梢片月痕。
垂丝牡丹
下马金尊酒正匀,啼莺玉箸怨偏新。岂因夜雨多媒妒,揉碎宫前一片春。
赋得首厦犹清和
羲氏鞭日车,滔滔次南陆。暄美良有馀,恢台如未足。
阑薄泛敷与,历历庭端木。栖顿有延景,经营无畏旭。
虽耘下噀田,恒啸东林竹。若榴殷书荣,红芭粲朝霂。
偃仰天宇下,游戏滮池曲。幽廊带合弛,新沚缨斯濯。
既展茂对情,信与风候睦。更获同怀素,时哉以为勖。
咏白莲十首 其八
遥映吴门匹练长,采菱歌罢试新妆。双缠不动低垂手,未觉西施醉玉床。
智海入罗浮送以四偈 其四
世外无情更有情,梅花清影立三更。劳君一喝空山月,又见扶桑海上生。
门人袁高要若思
体牧一何谦,县谱洵云美。浸汇九流识,具毳群芳血。
将心孝肃堂,寄口沥湖水。劳血为田畴,冲醇敷子弟。
何处折哀弦,桐乡有垂祀。
闺词四十首 戏蝶 其十九
蝴蝶飞飞处处同,漫劳消息过墙东。轻衣薄粉拈来碎,花气薰人恐梦中。
隆德
真成隆德变,时事已焉哉。大算纵横失,中兴翅翼摧。
自天生有血,出世战成灰。二士殉皆去,孤忠兀不回。
和戎羞五利,骂贼愤三灾。莽莽冲星剑,萧萧筑将台。
秦庭七日哭,宋玉九秋哀。只为麒麟绝,何年绘画来。
景说舟中酬赠丁山人
闽粤山川未阻修,重来已是十年流。鱼梁独许庄生乐,槎影真随汉使浮。
丹检玉函时引目,灵岩石室几寻幽。鹪鹩已自忘机侣,不信难留海上鸥。
送喻大中丞巡抚浙江
猎猎秋风捲节旄,雄声先已驾江涛。人当蛮落空谈虎,天洗蛟门有断鳌。
君子六千金气肃,羽林十二壁星高。赐旅釐卤珍朝典,轻笑儒生睨宝刀。
区启图兄弟邀同谢起东黄元卿酌云筏
得归白社倦扶筇,开径难辞野鹿踪。谢客风期深揽结,郗家文酒盛过从。
池光隐映双趺塔,花气依微片石峰。副墨新藏知在此,窗松砌竹已成龙。
与客泛舟浮邱 其一
乡国喧阗色,琴尊澹荡游。酌君五日酒,莫向楚江洲。
浣态怜西子,诗情对惠休。烟堤人四望,何幸得同舟。
留春词 其四
春望望江江水流,柳条难繫木兰舟。侬今欲采蘼芜去,忽漫相逢拾翠洲。
酬大司马刘公
当湖硕大几人同,李白虽狂识令公。草疏三朝心尚赤,珥貂八座数方隆。
孝陵襟带江山里,浙水勋名指顾中。枢密已回天北极,登台不为啸□风。
送何龙友太史还朝十首 其六
已失杨朱路,那堪问水程。蠡湖阳鸟没,严濑客星明。
是处江南草,春风济北生。思君日舟楫,不独放游情。
竹枝词 其四
遍地连蔓瓜色新,啖瓜休问种瓜人。道傍纵有高轩过,遮莫柴门野草茵。
读书寡出拈古韵事作戏谑非咏史体也得五首 其五
千古文人信有权,一言那肯博婵娟。为逃相路教歌舞,严续殷勤亦枉然。
五日珠江曲十首 其十
乍雨蘸群休洗红,才分莲叶戏西东。等閒一片巫山色,都在金塘玉溆中。
悠悠曲 其一
何日不悠悠,江花江上流。借问桃花坞,几度木兰舟。
五日珠江曲十首 其八
溪上参差石发梳,五时花荐盛芙蕖。千年丝肉还谁主,莫问芳华废苑初。
闰八月十五夜同吴长吉院长姜燕及刘蓬元二宫端集马园
秋色依人白玉京,园林犹许借西清。一官自笑黄杨长,永夜谁留金鉴明。
阁道苍凉连汉影,女墙摇曳度边声。若为时节一杯酒,易遣风沙千里情。
陈子壮
(1596—1647)明末广东南海人,字集生,号秋涛。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天启四年典浙江乡试,发策刺魏忠贤,削籍。崇祯初起故官,累迁礼部右侍郎,以故除名归。南明弘光帝起为礼部尚书,未至,南京已陷,桂王朱由榔称帝肇庆,授为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起兵攻广州,兵败被执死。谥文忠。有《云淙集》、《练要堂稿》、《南宫集》。► 287篇诗文
同诸君分赋梅花
送孙青宕归宁波 其五
欧阳伯曦参军
崇祯元年元日立春歌 其一
代张邑侯门人题赠公册
咏白莲十首 其九
宿青口驿楼
题李都护小像
送黄君常游武夷兼寄胡瓯宁
望雪 其一
送黎君选同龙友北上 其四
北望台月夜独眺
耕籍礼成恭祀 其四
次酬遵义守黄大次
奉和陆观察座是由枉赠二首 其一
邀庄景说候船撰酌东皋同作
闺词四十首 趁燕 其十四
直讲纪咏 其八
移竹 其一
送林鹤胎左宗伯暂假归省
云淙海曙楼
咏白莲十首 其四
送顺虎家兄宰贵县步李太白中都明府韵
赐鲥鱼
藕泉 其三
悠悠曲 其二
奉和陆观察座是由枉赠二首 其二
藕泉 其一
和逢永水松
访何相君遥望榄山有作
直讲纪咏 其十一
咏白莲十首 其七
读书寡出拈古韵事作戏谑非咏史体也得五首 其二
智海入罗浮送以四偈 其二
王克仲孝廉佳诗见存用韵却寄
读黎君选中州诸咏作 其二
禺阳杂诗 其一
闺词四十首 倚楼 其三十九
直讲纪咏 其十二
咏白莲十首 其二
边报 其二
徐冯诸君家弟送别三江舟中
直讲纪咏 其十
为陈廉茹太史兄弟奉寿尊甫涧云先生
近京
耕籍礼成恭祀 其一
直讲纪咏 其七
春三日侍诸父泛舟桃花坞 其二
为黎瑞生题其先世画龙
灯夕赴洪紫云郡守园亭之招
雷生行
祈雨行 其一
黎美周过别
禊日效兰亭体二首 其一
闺词四十首 藏钩 其二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