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次韵贝原翚留别 其二

次韵贝原翚留别 其二

明代 程本立

五年官舍汴州城,一见乡人一怆情。赖有寒毡留客坐,可无春酿与君倾。

北来山水登临倦,南去音书感慨并。何日吴淞江上住,两蓑烟雨钓舟横。

诗人程本立的古诗

晚至遏逆村 其一

明代 程本立

陇树千行立,溪云一缕生。登山复涉水,正是蜀中行。

题浦舍人画梧桐竹石 其一

明代 程本立

云林弟子浦长源,风雪相逢白下门。请写江南山水窟,着我读书秋树根。

过五丁峡

明代 程本立

涉水复涉水,登山复登山。行行不计程,日日山水间。

及兹五丁峡,蜀道方险艰。水多洪涛恶,山有乱石顽。

梁摧乃能渡,梯绝无由攀。我马毛已焦,我仆力已孱。

岂因多骨劳,而使涕泪潸。幽林好鸟鸣,听之心自闲。

西南六诏地,此去何时还。斯须敢忘君,咫尺不违颜。

愿承风八翼,直上天九关。

续得乡人信再寄弟

明代 程本立

闻道溪田熟,如今刈获无。还能足家食,且不负公租。

八月来黄雀,三江出紫鲈。新炊兼异味,老我忆归吴。

丽江雪山

明代 程本立

玉龙峰高九千仞,日色晦明云气寒。何当赤脚踏冰雪,更有红颜生羽翰。

石洞僧来昼骑虎,瑶台仙去夜乘鸾。山灵于我岂无意,一路天花落锦鞍。

夜宿禾泥田家 其一

明代 程本立

禾泥异白爨,草阁面青山。劝酒月明里,笑歌开我颜。

入龙尾关

明代 程本立

山为城郭海为池,一卒当关万卒窥。越隽郡开通汉使,吐蕃兵结险唐师。

只知地险如难服,岂信天亡遂不支。历览华夷每怀古,临风倚马读残碑。

九我堂为王彦麟赋

明代 程本立

匪亲曷有我,有我能无亲。我当供我职,我情莫我申。

父生母鞠畜,长育我拊循。出入又腹我,反复顾我勤。

亲恩有如此,罔极同苍旻。儿心若寸草,胡能报阳春。

七闽入六诏,不翅越与秦。母发镜中雪,父骨山下坟。

祭扫旷岁时,定省缺晨昏。瞻望悲行役,何怙哀鲜民。

上山山有颠,涉水水有津。悠悠百年内,孝子难具陈。

题黄氏山水小画 其二

明代 程本立

忘机得与白鸥亲,春雨汀洲杜若新。一笑题诗山水画,不知身是画中人。

季子奉祠浚井得奇石次韵 其一

明代 程本立

偶从深井得,原是太湖来。艮岳无仙仗,昆明有劫灰。

忠臣厉齿泣,贞妇望夫回。不胜怀古意,点笔赋崔嵬。

嘉禾挽吕太常母

明代 程本立

平川吕孝子,有母四德全。葛覃诵勤俭,中馈事精专。

夫君既捐世,嫠居甫踰年。鱼轩竟长往,晏逐瑶池仙。

愁云暗北邙,荒草埋新阡。诸孤守墓庐,有涕彻重泉。

感我歌此曲,临风亦凄然。

送人致仕归越

明代 程本立

老臣殊荷圣恩宽,诏许还家授散官。
赐杖未携鸠玉小,诰绫新织朵云团。
西窗夜雨销红蜡,东阁晴山拥画栏。
子去我留宁不愧,鉴湖他日请黄冠。

明发昆阳自此入山四望空寂情甚无赖因以自遣

明代 程本立

水穷山路转,雨断塞云回。
冉冉行人至,荒荒落日催。
百年消着屐,万事付衔杯。
不识昆明底,何人见劫灰。

兰沧江

明代 程本立

曾观樊绰云南志,今入兰沧江上舟。山自哀牢皆北向,水如弥渃尽南流。

乾坤瓮盎多蚊蚋,蛮貊襟裾类马牛。揽辔登高一回首,悠悠何处望神州。

简宝鸡王二尹

明代 程本立

南经险道入褒斜,十步跻攀九叹嗟。奇骏旧曾分上厩,蹇驴今欲借东家。

渭河夜雨鸣清濑,秦岭朝云化紫霞。万里一官谁见忆,天涯更复有天涯。

送月潭上人省母

明代 程本立

日日慈乌啼树林,空山念母思难任。了经夜月三花影,洒泪春晖寸草心。

远道归来尘满屦,高堂老去雪盈簪。衲衣便作斑衣舞,自觉天伦乐意深。

鹤庆驿会吴人冯广文闽人林税使

明代 程本立

马蹄蹴遍阴厓雪,直向居庸塞外行。日落忽闻牛背笛,川平始见鹤州城。

秋风千里莼丝滑,暑雨三山荔子生。迁客相逢话乡土,天涯何限未归情。

出蓼子峪

明代 程本立

群山入巩洛,渴骥奔黄河。行人山之下,窄径缘坡陀。

单车不方轨,峭壁临盘涡。上有虎豹嘷,下有饥蛟鼍。

垂堂夙所戒,叱驭今重过。微忠效驰驱,神物烦撝呵。

游龙潭陪临安府官僚

明代 程本立

临安山水似江南,天气况当三月三。往往挥毫逢鹤野,行行骑马雪龙潭。

载歌白雪谁能和,试饮清泉亦不贪。记取人家画栏曲,桃花一树倚春酣。

过太山

明代 程本立

赤日当中天,炎夏势方盛。孰知阴已生,动物气先应。

挥汗登太山,抱膝坐危磴。虫吟与蝉咽,满耳入秋听。

君子识几微,于焉发深儆。

程本立

程本立

(?—1402)明浙江崇德人,字原道。程德刚子。洪武中举明经、秀才,授秦府引礼舍人,历长史,受累谪云南为吏。洪武三十一年征入翰林,预修《太祖实录》,迁右佥都御史。建文三年坐事贬官,仍留纂修。《实录》成,出为江西副使。未行,燕兵入京,自杀。► 191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