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白居易
赠卢绩
故衫
和寄乐天
病中辱崔宣城长句见寄兼有觥绮之赠因以四韵总而酬之
钱塘湖渐行
放言五首·其五
惜牡丹花二首
翰林院北厅花下作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新昌窦给事宅南亭花下作寂寞萎红低向雨,离披破艳散随风。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
叹常生
西村常氏子,卧疾不须臾。前旬犹访我,今日忽云殂。
时我病多暇,与之同野居。园林青蔼蔼,相去数里馀。
村邻无好客,所遇唯农夫。之子何如者,往还犹胜无。
于今亦已矣,可为一长吁。
游坊口悬泉,偶题石上(时为河南尹)
天津桥
酬南洛阳早春见赠
后序
苏州故吏
虾蟆
嘉鱼荐宗朝,灵龟贡邦家。应龙能致雨,润我百谷芽。
蠢蠢水族中,无用者虾蟆。形秽肌肉腥,出没于泥沙。
六月七月交,时雨正滂沱。虾蟆得其志,快乐无以加。
地既蕃其生,使之族类多。天又与其声,得以相諠哗。
岂惟玉池上,污君清冷波。可独瑶瑟前,乱君鹿鸣歌。
常恐飞上天,跳跃随姮娥。往往蚀明月,遣君无奈何。
闲居偶吟,招郑庶子、皇甫郎中
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
新居早春二首 其一
静巷无来客,深居不出门。铺沙盖苔面,扫雪拥松根。
渐暖宜闲步,初晴爱小园。觅花都未有,唯觉树枝繁。
闻哭者
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秋夕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941篇诗文
大林寺桃花
江楼晚眺景物鲜奇吟玩成篇寄水部张员外
卧疾来早晚
青门柳
谈氏外孙生三日喜是男偶吟成篇兼戏呈梦得
独游玉泉寺
谢杨东川寄衣服
云居寺孤桐
奉和思黯相公雨后林园四韵见示
和荅诗十首 其一 和思归乐
对新家酝玩自种花
醉后戏题
暮立
牡丹
杂曲歌辞。浩歌行
三年为刺史二首
夜凉
蔷薇正开春酒初熟因招刘十九张大夫崔二十四同饮
开龙门八节石滩诗二首
岁暮病怀赠梦得(时与梦得同患足疾)
赠张处士山人
拜表早出,赠皇甫宾客
一七令·诗
留题天竺、灵隐两寺
感化寺见元九刘三十二题名处
如梦令 其二
微之敦诗晦叔相次长逝岿然自伤因成二绝 其二
哭微之二首 其一
寄题上强山精舍寺(见王象之《舆地纪胜》)
杂曲歌辞。离别难
天可度
初与元九别后忽计见之及寤而书适至兼寄桐花诗…此寄
知足中 和崔十八未贫作。
和荅诗十首 其三 荅桐花
山中五绝句。林下樗
春池闲泛
夜闻歌者(宿鄂州)
放言五首·其三
云门寺
杏园中枣树
重到城七绝句。仇家酒
西岩山
宿竹阁
夏日闲放
伤春词
冬至夜
代鹤
太湖石
浪淘沙·海底飞尘终有日
福先寺雪中饯刘苏州
郑生尝隐天台,徵起而仕。今复谢病,隐于此
九日代罗樊二妓招舒著作
早春独登天宫阁
山中五绝句
闲吟二首 其一
寄题庐山旧草堂,兼呈二林寺道侣
读史五首 其四
与裴华州同过敷水戏赠
池上幽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