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白居易
湖亭望水
久雨南湖涨,新晴北客过。日沉红有影,风定绿无波。岸没闾阎少,滩平船舫多。可怜心赏处,其奈独游何。
池上二绝
山僧对棋坐,局上竹阴清。映竹无人见,时闻下子声。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逸老
白日下骎骎,青天高浩浩。人生在其中,适时即为好。
劳我以少壮,息我以衰老。顺之多吉寿,违之或凶夭。
我初五十八,息老虽非早。一闲十三年,所得亦不少。
况加禄仕后,衣食常温饱。又从风疾来,女嫁男婚了。
胸中一无事,浩气凝襟抱。飘若云信风,乐于鱼在藻。
桑榆坐已暮,钟漏行将晓。皤然七十翁,亦足称寿考。
筋骸本非实,一束芭蕉草。眷属偶相依,一夕同栖鸟。
去何有顾恋,住亦无忧恼。生死尚复然,其馀安足道。
是故临老心,冥然合玄造。
九江北岸遇风雨
黄梅县边黄梅雨,白头浪里白头翁。九江阔处不见岸,五月尽时多恶风。
人间稳路应无限,何事抛身在此中。
杨柳枝词
种桃杏
赠僧五首 钵塔院如大师
百千万劫菩提种,八十三年功德林。若不秉持僧行苦,将何报答佛恩深。
慈悲不瞬诸天眼,清净无尘几地心。每岁八关蒙九授,慇勤一戒重千金。
答客问杭州
空闺怨
雪朝乘兴欲诣李司徒留守先以五韵戏之
忆江柳
东城晚归
杨柳枝
村居苦寒
立秋夕凉风忽至炎暑稍消即事咏怀寄汴
狐泉店前作
任氏行
池上幽境
老病幽独,偶吟所怀
闲吟二首 其一
留司老宾客,春尽兴如何。官寺行香少,僧房寄宿多。
闲倾一盏酒,醉听两声歌。忆得陶潜语,羲皇无以过。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941篇诗文
皇甫郎中亲家翁赴任绛州,宴送出城赠别
读史五首 其四
送唐州崔使君侍亲赴任
听弹古渌水
新沐浴
南浦别
初见刘二十八郎中有感
和令狐相公新于郡内栽竹百竿拆壁开轩旦夕对
续古诗十首 其四
日渐长赠周殷二判官
迂叟
不与老为期
题灵岩寺
斋居春久,感事遣怀
春日题乾元寺上方最高峰亭
宴散
九日代罗樊二妓招舒著作
勤政楼西老柳
正月三日闲行
与牛家妓乐雨后合宴
醉中见微之旧卷有感
六月三日夜闻蝉
荅元奉礼同宿见赠
秋游平泉,赠韦处士、闲禅师
思妇眉
寄元九
和梦得洛中早春见赠七韵
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
前庭凉夜
游仙游山
上阳白发人-愍怨旷也
听歌六绝句。水调(第五遍乃五言调调韵最切)
山泉煎茶有怀
微之敦诗晦叔相次长逝岿然自伤因成二绝 其二
杂曲歌辞 其二 杨柳枝
李卢二中丞各创山居俱夸胜绝然去城稍远…聊戏二君
偶吟
题山石榴花
代春赠
卢侍御小妓乞诗座上留赠
苏州故吏
东坡种花二首 其二
咏菊
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重过秘书旧房,因题长句
送沈仓曹赴江西
宅西有流水墙下构小楼临玩之时颇有幽趣…吟偶题五绝句
登观音台望城
病中诗十五首。自解
白云泉
负冬日
苏州李中丞以元日郡斋感怀诗寄微之及予,辄
不能忘情吟
母别子
和微之十七与君别及陇月花枝之咏
病中诗十五首。卖骆马
村居卧病三首 其一
奉和思黯相公以李苏州所寄太湖石奇状绝伦…呈梦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