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上方僧

上方僧

唐代 韦应物

见月出东山,上方高处禅。空林无宿火,独夜汲寒泉。
不下蓝溪寺,今年三十年。

诗人韦应物的古诗

始建射四

唐代 韦应物

男子本悬弧,有志在四方。虎竹忝明命,熊四始张皇。
宾登时事毕,诸将备戎装。星飞的屡破,鼓噪武更扬。
曾习邹鲁学,亦陪鸳鹭翔。一朝愿投笔,世难激中肠。

答宾

唐代 韦应物

斜月才鉴帷,凝霜偏冷枕。持情须耿耿,故作单床寝。

再游龙门怀旧侣

唐代 韦应物

两山郁相对,晨策方上干。霭霭眺都城,悠悠俯清澜。
邈矣二三子,兹焉屡游盘。良时忽已周,独往念前欢。
好鸟始云至,众芳亦未阑。遇物岂殊昔,慨伤自有端。

西涧即事示卢陟

唐代 韦应物

寝扉临碧涧,晨起澹忘情。空林细雨至,圆文遍水生。
永日无馀事,山中伐木声。知子尘喧久,暂可散烦缨。

大梁亭会李四栖梧作

唐代 韦应物

梁王昔爱才,千古化不泯。至今蓬池上,远集八方宾。
车马平明合,城郭满埃尘。逢君一相许,岂要平生亲。
入仕三十载,如何独未伸。英声久籍籍,台阁多故人。
置酒发清弹,相与乐佳辰。孤亭得长望,白日下广津。
富贵良可取,朅来西入秦。秋风旦夕起,安得客梁陈。

与卢陟同游永定寺北池僧斋

唐代 韦应物

密竹行已远,子规啼更深。绿池芳草气,闲斋春树阴。
晴蝶飘兰径,游蜂绕花心。不遇君携手,谁复此幽寻。

沣上精舍答赵氏外生伉

唐代 韦应物

远迹出尘表,寓身双树林。如何小子伉,亦有超世心。
担书从我游,携手广川阴。云开夏郊绿,景晏青山沉。
对榻遇清夜,献诗合雅音。所推苟礼数,于性道岂深。
隐拙在冲默,经世昧古今。无为率尔言,可以致华簪。

蓝岭精舍

唐代 韦应物

石壁精舍高,排云聊直上。佳游惬始愿,忘险得前赏。
崖倾景方晦,谷转川如掌。绿林含萧条,飞阁起弘敞。
道人上方至,清夜还独往。日落群山阴,天秋百泉响。
所嗟累已成,安得长偃仰。

县内闲居赠温公

唐代 韦应物

满郭春风岚已昏,鸦栖散吏掩重门。
虽居世网常清净,夜对高僧无一言。

和李二主簿寄淮上綦毋三

唐代 韦应物

满城怜傲吏,终日赋新诗。请报淮阴客,春帆浪作期。

紫阁东林居士叔缄赐松英丸捧对忻喜…所当服辄献诗代启

唐代 韦应物

碧涧苍松五粒稀,侵云采去露沾衣。夜启群仙合灵药,
朝露俗侣寄将归。道场斋戒今初服,人事荤膻已觉非。
一望岚峰拜还使,腰间铜印与心违。

郡内闲居

唐代 韦应物

栖息绝尘侣,孱钝得自怡。腰悬竹使符,心与庐山缁。
永日一酣寝,起坐兀无思。长廊独看雨,众药发幽姿。
今夕已云罢,明晨复如斯。何事能为累,宠辱岂要辞。

善福阁对雨寄李儋幼遐

唐代 韦应物

飞阁凌太虚,晨跻郁峥嵘。惊飙触悬槛,白云冒层甍。

太阴布其地,密雨垂八纮。仰观固不测,俯视但冥冥。

感此穷秋气,沈郁命友生。及时未高步,羁旅游帝京。

圣朝无隐才,品物俱昭形。国士秉绳墨,何以表坚贞。

寸心东北驰,思与一会并。我车夙已驾,将逐晨风征。

郊涂住成淹,默默阻中情。

闲斋对雨

唐代 韦应物

幽独自盈抱,阴淡亦连朝。空斋对高树,疏雨共萧条。
巢燕翻泥湿,蕙花依砌消。端居念往事,倏忽苦惊飙。

楼中阅清管

唐代 韦应物

山阳遗韵在,林端横吹惊。响迥凭高阁,曲怨绕秋城。
淅沥危叶振,萧瑟凉气生。始遇兹管赏,已怀故园情。

始除尚书郎,别善福精舍

唐代 韦应物

简略非世器,委身同草木。逍遥精舍居,饮酒自为足。
累日曾一栉,对书常懒读。社腊会高年,山川恣游瞩。
明世方选士,中朝悬美禄。除书忽到门,冠带便拘束。
愧忝郎署迹,谬蒙君子录。俯仰垂华缨,飘飖翔轻毂。
行将亲爱别,恋此西涧曲。远峰明夕川,夏雨生众绿。
迅风飘野路,回首不遑宿。明晨下烟阁,白云在幽谷。

郡斋赠王卿

唐代 韦应物

无术谬称简,素餐空自嗟。秋斋雨成滞,山药寒始华。
濩落人皆笑,幽独岁逾赊。唯君出尘意,赏爱似山家。

寄畅当(闻以子弟被召从军)

唐代 韦应物

寇贼起东山,英俊方未闲。闻君新应募,籍籍动京关。
出身文翰场,高步不可攀。青袍未及解,白羽插腰间。
昔为琼树枝,今有风霜颜。秋郊细柳道,走马一夕还。
丈夫当为国,破敌如摧山。何必事州府,坐使鬓毛斑。

横塘行

唐代 韦应物

妾家住横塘,夫婿郗家郎。玉盘的历双白鱼,
宝簟玲珑透象床。象床可寝鱼可食,不知郎意何南北。
岸上种莲岂得生,池中种槿岂得成。丈夫一去花落树,
妾独夜长心未平。

喜园中茶生

唐代 韦应物

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
聊因理郡馀,率尔植荒园。喜随众草长,得与幽人言。
韦应物

韦应物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521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