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苏墨亭

苏墨亭

明代 程敏政

苏墨亭前七回过,春水茫茫懒收舵。公输门下难为工,纵有新诗不成和。

高秋水落百步洪,登亭如见苏长公。大书深刻十六字,横姿逸态生长风。

黄楼东来水如落,野僧山人旧知遇。石濑溅溅月满天,彷佛当时夜游处。

题名一去不复还,风雨剥落莓苔斑。水神渊客那敢閟,至宝有日归人间。

行河郎官访遗迹,摩挲爱此羊公石。百夫舁出泥沙中,榻本相传惊再得。

风流太守惠政多,筑堤两岸高嵯峨。由来物与人交重,墨妙纷纷知奈何。

诗人程敏政的古诗

渡滹沱河

明代 程敏政

寒风挟霜起,冰浪从西来。下触断桥柱,碎此千琼舟。

流响甚清冽,惊波屡盘洄。官舟大如掌,疾棹过南隈。

古来济川人,感激多良材。

题沈石田雪景

明代 程敏政

踏雪何人过长坂,万玉峰高涧声远。山中随处可登临,麦好何忧岁华晚。

僧舍茶烟青出林,云垂四野天沉沉。凭谁坐我冰壶北,呵冻先成喜雪吟。

远上寒山诗意图为汪镒题

明代 程敏政

偶尔拈来语更工,景随天出爱唐风。白云红叶寒山句,早被人传入画中。

留别沧州守禦赵将军诗三首 其一

明代 程敏政

临河高堞古沧州,一将分符得上游。充国由来好孙子,营平终袭汉家侯。

以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为韵集古十四绝为户部白玢郎中题 ...

明代 程敏政

终日戚戚思羁旅,晓来时有流莺语。

马上谁家白面郎,沾衣欲湿杏花雨。

二月六日睦州城东遇雨野泊杂言一首

明代 程敏政

东风日夕至,倚棹桐江浔。淅淅打篷雨,渺然动羁心。

老夫起读易,小儿坐鸣琴。相随二三子,一笑开烦襟。

山家隔溪渚,上有青竹林。依依出烟火,阁阁飞沙禽。

他乡随值此,颇似南山岑。人生若萍梗,况彼霜毛侵。

临流发孤啸,极目江云深。

沧州遇张用光通守题便面赠之

明代 程敏政

相逢草草别匆匆,无限交情一握中。千里暂应分皓月,一方还为起清风。

古镜行

明代 程敏政

何代青铜没深土,野人得自漳河浒。藓花半蚀未经磨,云是朱砂水银古。

暗中忽有光射人,历年想过汉与秦。背刻蛟螭杂鸾雀,制样不似菱花新。

良朋寄赠来千里,坐客摩挲惊且喜。共言旧物真是奇,拂拭还收锦囊里。

千金有价遇尔难,晓奁不许窥团团。留取他年奉明主,坐使奸谀心胆寒。

腊月八日以青布寿稚女月仙

明代 程敏政

愿儿从此寿无涯,一疋青缣致老怀。珍重莫嫌爷礼薄,他年留取配荆钗。

雪林为岩镇汪道隆赋

明代 程敏政

夜下三尺雪,晓起惊尘空。万木森玉立,平原失西东。

有客来骋望,如在琼田中。名园渺何许,飘萧竞春红。

感之思欲飞,浩浩凌天风。何当拾瑶草,挈我苍髯翁。

十二月十三日大雪

明代 程敏政

北风吹晴无片雪,老农戚戚生穷悲。土中细麦乾欲死,方士结坛徒尔为。

残年一雪万人喜,天子忧勤天与之。长安贫者死莫恨,记取当初望雪时。

以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为韵集古十四绝为户部白玢郎中题 ...

明代 程敏政

清溪一道穿桃李,汀畔数鸥閒不起。

日暮汀洲一望时,城外青山如屋里。

赠欧阳令君十二咏并引 其四 授鲁经

明代 程敏政

多君熟三传,入试擢两魁。作县本经术,民力能深培。

公庭簿书暇,学子来追底。笔底秋霜严,坐上春风回。

教养有馀地,俗吏空喧豗。他时景行者,云岩碧崔嵬。

过分水庙戏成棹歌六章 其五

明代 程敏政

供应船头金弹丸,醉坐船里珍馐盘。有人推篷怜饿殍,大家说是秀才官。

予成化戊戌岁蒙恩省觐取道绩溪入徽城今五年矣复行此途怆然有感

明代 程敏政

再出东城思惘然,青山依旧绕长川。昼游追及承恩日,屈指浮生又五年。

集古八绝 其四 晚步云溪上

明代 程敏政

山屐经过满径踪,閒来无事不从容。白沙翠竹江村路,云碓无人水自舂。

塘西行乐词二首 其一

明代 程敏政

春雨横江夜系船,阿咸相语亦欣然。太平随地堪行乐,一住塘西十五年。

约汪仲温过南山

明代 程敏政

春绕南山花正开,一尊专待可人来。不辞共作寻芳客,预遣樵青扫径苔。

大坂往返得诗十绝 其五 汪处士士魁家观罗明仲洗马抑斋记

明代 程敏政

洗马文章举笔成,可人能尽抑斋名。小楼对酌几忘味,无限停云万里情。

隐士五首 其四 晨门

明代 程敏政

石门何巍巍,下有司晨者。击柝夜不堪,随分老田野。

中原多战伐,仁义若土苴。栖迟复何为,所幸知者寡。

何意鲁乘田,终年走车马。

程敏政

程敏政

(1445—1499)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653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