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谷庵为吴医沈公美赋

谷庵为吴医沈公美赋

明代 程敏政

沈翁隐侯裔,素医而好儒。有方不自秘,云是溯洄书。

绕庵播嘉种,岁岁勤菑畬。平生活人手,荏苒七十馀。

种谷如种药,心与造化俱。岂徒一身饱,固欲周乡闾。

时今生色者,一半回敷腴。永怀居药翁,慨彼肉食徒。

安得味斯语,仁寿跻寰区。

诗人程敏政的古诗

隐士五首 其一 楚狂

明代 程敏政

天王不西狩,列国多游士。楚狂独何人,长歌向夫子。

慷慨凤德衰,当已胡弗已。晏岁草木蕃,吾道亦云否。

岐山鸟不至,吾已方自此。

南山十二咏集古 其二 榆庄聚

明代 程敏政

隔林遥见起人烟,林畔莺声似管弦。

何处貌将归画府,杏花榆荚晓风前。

题南宋陈枢长江万里图 其三

明代 程敏政

江风吹浪雪粼粼,笑抚冰缣欲问津。短楫轻桡浑不见,未应无复济川人。

未至茶原梅水横发块坐三日

明代 程敏政

几日黄梅雨,平吞绿树湾。犬惊船上屋,蛟纵水沉山。

两屐难乘兴,三杯暂破颜。人生亦堪笑,咫尺是乡关。

兰竹图题赠萧给事文册乃郎赴秋试

明代 程敏政

湘皋春婉娩,居然见双清。幽香下覆之,翠条仰而承。

高石既磊磈,新泉亦泓澄。临风况君子,去住有馀情。

题大畈汪希大养浩斋卷

明代 程敏政

我有浩然气,充之塞乾坤。一蹴苟失养,此志日已昏。

汪君婺之彦,烈烈前王孙。穷年事探讨,成性将存存。

昭示揭华篇,如在孟氏门。岂无媚学子,日夕攻讨论。

所思在葩藻,谁解植本根。若人乃超然,德性行以尊。

永言勿自馁,坐使民风敦。

题郭总戎画卷 其二

明代 程敏政

诸公诗案一图间,十六年来似等閒。天子圣明公力健,早将名字勒燕山。

送三原王天锡赴南京右府都事 其四

明代 程敏政

万仞钟山入望高,官閒宁复簿书劳。传家见说惟诗礼,不用登坛受六韬。

元夕灯诗十首应制 其四 木香

明代 程敏政

煌煌火树照金门,不倩韩郎为染根。御苑春光长不老,好花开到木香盆。

过郑公钓台

明代 程敏政

相公湖边一拳石,截断湖光三百尺。射蛟人去今几年,谁扫云根看遗迹。

师山先生性爱山,偶然得此青孱颜。临流坐钓不知晚,渔樵并载扁舟还。

武威余公天下士,特与先生题篆字。良工刻入断崖傍,遂使溪山增胜事。

一朝海内风尘生,两公死国如弟兄。平生隐显虽异迹,竹帛同垂千载名。

薰风雨过潮初落,足蹑苍苔俯幽壑。钓丝已逐野烟飞,字画多为古藤络。

师山之节峻且孤,武威之字人争摹。忠贤所遗众所宝,泉石清奇何处无。

哀灵椿卷为徐中行赋 其二

明代 程敏政

坟草青青岁月多,独馀庭树影婆娑。他时结綵缠修干,重续徐卿二子歌。

别君谦

明代 程敏政

万卷芸香手自删,知予能拨冗中閒。吴门七日心难了,直与殷勤过锡山。

题虎图

明代 程敏政

一啸风生百草枯,阴霾消处见于菟。眼中颇觉妖狐静,不道相看是画图。

大坂往返得诗十绝 其二 观尚书汪文节公真迹

明代 程敏政

百代乡邦有此翁,每于青史叹遗忠。片言只字须珍护,留取高风配鲁公。

和李太守悯雨诗十绝 其五

明代 程敏政

云上东山雨脚生,耳边长误认溪声。谁言逐客浑閒事,一种难忘畎亩情。

咏史十四首 其四

明代 程敏政

霸王弑义帝,汉祖诛元勋。君臣道既绝,可得全其身。

平生固不同,毕竟同一死。不知垓下剑,何似淮南矢。

东田

明代 程敏政

泮邻有居东有田,田上结屋穷遗编。水云四拥足渔乐,更辟小圃临回川。

可渔可圃未宜稻,傍人莫讶非东阡。租鱼课蔬亦田尔,何必铚艾求丰年。

凤池犹子远大器,雅志伊葛非徒然。一朝射策取上第,高才万选如青钱。

分符早带劝农字,牛刀小试青溪边。廊庙大用多自此,穷达肯为时情牵。

行人三日坐春雨,割鲜脍玉劳相延。官箴民瘼几倾倒,故乡此地犹拳拳。

应知异县簿书暇,时遣旧乐归鸣弦。官舟斜日重君意,不惜为赋东田篇。

题四美人图 其三 书

明代 程敏政

倦来携手下阶行,共读周南几句成。庭桂香中无一事,閒听公子击毬声。

八月九日醉书 其十

明代 程敏政

馆阁新衔畎亩情,南来初幸及秋成。彫笼慧鸟知人意,终日能呼万岁声。

次韵贺李若虚宪副得男

明代 程敏政

每见杭人问再三,行台秋日可生男。椷题麟绂俄传喜,庆乏犀钱却负惭。

从昔有闻仙李在,继今相属海榴堪。知君苦瘦常悭饮,不道春来不尽酣。

程敏政

程敏政

(1445—1499)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653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