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周草庭驸马二小景画 其二

题周草庭驸马二小景画 其二

明代 程敏政

一夜山中三尺雪,银海周回烂银阙。呼童扫径启柴扉,竹外梅花正清绝。

主人高眠尘虑空,有客扶杖来溪东。千崖万壑暗香度,乘兴不减孤山翁。

旱风吹尘不成眠,对画欣然一挥麈。四围寒气欹凌人,如坐冰壶失炎暑。

去酷来清君子心,平生不受炎凉侵。梅花三弄白雪调,惟有周郎知此心。

诗人程敏政的古诗

寿查以华

明代 程敏政

弧南一星光烛空,堕地化作庞眉翁。静携白鹤抚玄鹿,杖舄来自东华东。

此翁不见几千载,入眼谁谙旧丰采。香风吹上君子堂,晏岁忽惊春叆叆。

君家累叶为清门,孝良不愧龙图孙。年登七十有馀乐,红尘一任惊涛奔。

金家郎君美如玉,再拜升堂献新醁。绮筵冰玉重丹青,岁岁来听洞仙曲。

蒲窗清隐为蔡德馨赋 其二

明代 程敏政

叶叶都含淡墨痕,窗前生意蔼然存。摩挲九节如堪斸,误遣山童为洗根。

红黄二色菊

明代 程敏政

寥落东篱下,红黄色竞深。情知非媚俗,表此傲霜心。

以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为韵集古十四绝为户部白玢郎中题 ...

明代 程敏政

终日戚戚思羁旅,晓来时有流莺语。

马上谁家白面郎,沾衣欲湿杏花雨。

别君谦

明代 程敏政

万卷芸香手自删,知予能拨冗中閒。吴门七日心难了,直与殷勤过锡山。

送李锦衣士敬 其四

明代 程敏政

一尊何许慰离颜,寒日江亭送北还。草草短篇君莫怪,颇愁贻累到溪山。

题南宋陈枢长江万里图 其三

明代 程敏政

江风吹浪雪粼粼,笑抚冰缣欲问津。短楫轻桡浑不见,未应无复济川人。

题薛九蟾仙

明代 程敏政

云冠琢玉紫霞衫,仙籍依稀见署衔。松下月明时顾影,寸心知不到尘凡。

秋日杂兴二十首 其十一

明代 程敏政

矗矗张公山,下有浙溪水。东流汇桐江,到海清且驶。

我欲穷其源,洗此双聩耳。一

题林良画

明代 程敏政

一鹭閒依翠藻行,一禽飞绕绛桃鸣。辕门昼静无矰弋,何限春风笔下情。

故刑部尚书万安刘公夫人哀挽 其二

明代 程敏政

荆布家风玉雪容,诗书犹说旧儒宗。相夫谁合隆恩泽,四度鸾书出九重。

题四鸽图 其三 皂套项

明代 程敏政

铁衣玉项双红趺,入眼精神如燕乌。太湖峰下立相倚,徘徊顾影怜芳肤。

几色黄花傍幽沼,一阵西风动寒筱。传书能副曲江公,何羡当时上林鸟。

二月一日辞亲赴京出休宁东门

明代 程敏政

贱子来何时,倏焉戒晨装。王程难久滞,俛首辞高堂。

哽咽不敢啼,惧我亲情伤。踯躅县东门,涕下沾衣裳。

回思古之人,仕者不出乡。自从封建废,坐使亲义戕。

我生竟何成,去住心徬徨。春阴澹如染,遥山郁相望。

愿保忠孝期,桑梓生辉光。

三月八日扈从视学听讲说命文言有作

明代 程敏政

万乘隆师礼不烦,上庠开讲重渊源。朝衣绚日金绯匝,御帜迎风锦绣翻。

相业古来存说命,龙飞今日感文言。凤团分赐叨陪坐,愿续声诗纪治元。

成化乙未元夕观灯应制

明代 程敏政

万岁山头春月圆,万岁山下霏祥烟。莲花漏水尽一刻,火树百枝光烛天。

条风东来送新暖,低飏星裘动黄伞。九重金阙倚岧峣,四面红云蔟箫管。

慈闱更欲亲承欢,綵棚十丈空中攒。随山移仗不知晓,应制还催供奉官。

五朝故事传来久,乐与民同上元酒。想像先皇得众心,尚有灯词播人口。

太平喜是百载过,边燧不惊天气和。古来张弛皆有道,实心一日非为多。

题宗侄孙文楷文模二便面 其二 花鸟

明代 程敏政

绕阑花似雪,枝上立珍禽。入手炎光散,清风动竹林。

乙未十一月十六日长至有感

明代 程敏政

吟须再见一茎霜,愁思应随一线长。月色也从今夜减,酒怀争似少年狂。

海榴漫说偏多子,乔木谁怜隔异乡。好是浮名归未得,十年辛苦尚为郎。

题四鸽图 其一 紫褐袖

明代 程敏政

东风开遍蔷薇萼,禁网稀疏罢缯缴。珍禽颜色亦可人,紫袖双垂比宫鹤。

随时饮啄哺两雏,天然母子行相呼。抚景令人发三叹,耳畔如闻城上乌。

以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为韵集古十四绝为户部白玢郎中题 ...

明代 程敏政

临颖美人在白帝,日暮千峰转迢递。

淡妆浓抹总相宜,彩毫应染炉烟细。

晚过大柳树驿

明代 程敏政

大鎗岭下马频挥,大柳冈头客渐稀。烈火燎原虓虎避,疾风惊草雉鸡飞。

山回转觉邮亭远,月下先愁驿路微。野戍谁家多种竹,旅怀当此更依依。

程敏政

程敏政

(1445—1499)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653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