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最爱云林子,雅澹高情非画史。偶然落笔自可人,不藉丹青布生纸。
石田茅屋谁所营,疏篁老木摇春声。轻绡半幅不盈咫,十屋溪山无限情。
临风恍在西湖屋,只欠双桡荡湖水。晚潮初落少人行,菱唱依稀月中起。
云林老去今几年,风物萧萧似眼前。焚香闭阁无尘事,愿借山堂一榻眠。
仙禽一夕乘风至,清气朝来满庭次。见客驯然了不惊,学舞时时鼓双翅。
丹砂入顶色犹浅,一声更有凌云思。我家生男一月馀,每遇高人出相示。
皆云骨相如长顶,坐上啼声已堪试。犀钱玉果竞相投,随俗惟应悦姬侍。
司经大夫公远后,辍自润笔来相贽。谓此鹤龄千岁长,眼中定欲徵君嗣。
大夫久作瀛洲仙,许我平生可同志。顶砂疑是鹤前身,令器而今已三四。
松阴永日相和鸣,螽羽开祥岂无自。乃知此鹤最宜人,茅君本号还丹使。
山鸡野鹜竟何有,大笼满贮长安肆。中年不顾縻好爵,看鹤生孙乃吾事。
两顶他日弄雏成,再拜还酬大夫赐。
癸巳日长至与世贤太史陪祀山陵往反得律诗十首 其五 斋所用世贤 ...
斋居门对此山幽,且拂枯枰角两筹。百里风尘劳法从,四陵云气想宸游。
官奴识路行篝火,客子凌寒坐拥裯。不尽往来分榻意,遣情时藉管城侯。
冒雨出城郭,沿溪到林坰。窅然竹扉下,容我双屐停。
侃侃郑公孙,老大横一经。笑言有宿约,鸡黍罗中庭。
家藏古贤帖,往往飞晶荧。呼童拂净几,出示惊繁星。
我家言门翁,手泽馀丹青。乡先紫阳老,心画流风霆。
广汉与金华,同然发天馨。错落数十言,俛仰三百龄。
感兹道德师,羞彼月露形。与客再拜观,虹光薄岩扃。
桑海几变更,幸不随飘零。无乃希世珍,保护烦六丁。
我欲劝主人,勒石垂新铭。敛卷付锦囊,入坐开银瓶。
霏谈杂今古,高咏惭和铃。好风自南来,吹我醉面醒。
归心浩难遏,返照明皋亭。众宾起相送,旷目凌高冥。
黟峰远矗矗,沙溪下泠泠。典刑未绵邈,题诗慰山灵。
许君青云彦,进学来玉堂。居然五色毫,掉鞅翰墨场。
何缘忽抱恙,荏苒六月强。云有二老亲,鬓发惊沧浪。
恨无千里鹄,载我天南翔。沥恳夜具疏,顿首陈明光。
迩来得赐告,暂返闽中乡。官舟趣行李,禁柳摇初黄。
相别城东门,立语春风长。巍巍紫阳山,渺渺云谷庄。
就中吾与子,共致一瓣香。子行日已远,山川郁相望。
仰止圣谟在,莫遣心田荒。家庆乐无巳,人穷安可忘。
芸窗迟子归,寻源漱其芳。一水绕屋流,双柏凌空苍。
平生四方志,及此歌明良。
醴泉乡中凤山秀,孕我景陵县太母。庆源衮衮生公侯,忠孝承家数元舅。
元舅年过八十馀,发如皎雪颜如朱。迩来谢兵奉朝请,出入特许乘安车。
手诏时来诏耆德,赐府潭潭帝城北。锦衣公子开新堂,日领孙曾候颜色。
优游已似地行仙,眼看乔木上参天。讲帏史局从公旧,愿保勋名到百年。
夜来一尺雨,汨没西家墙。不知早已霁,但觉天苍凉。
独行御沟畔,流水声泱泱。仰视河汉间,星斗烂辉光。
好风吹苧衣,毛发森秋霜。渺然鸱夷子,扁舟泛江乡。
又若万里鸿,凌厉青云翔。人生贵适意,此境安可常。
遥遥禁中鼓,隐隐夜未央。下马一憩息,旭日升东方。
大坂之山多桧松,大坂之水多鰅鳙。采山钓水无异姓,只有汪氏称名宗。
汪氏之先本王子,靖乱尤能保终始。后来亦有唐端公,遂与州民共生死。
两公庙食八百年,云礽何止人三千。出者处者恒有道,往往读书并力田。
迩来积庆谁堪数,一族咸推佥宪父。父耕子读两无惭,那更深闺有慈母。
当今天子明孝人,每下恩典旌贤臣。九原伉俪虽莫作,高堂五采明丝纶。
我观汪氏庆未己,科第联翩一时起。叔侄兄弟凡六人,冠盖如云照墟里。
大坂水清山更奇,中有汪家双墓基。他时添取石翁仲,为尔重书先德碑。
鲜飙中夜起,簌簌鸣高林。虚堂耿不寐,斗寒入重衾。
南来今几时,北去当秋深。关河本迢递,岁月仍侵寻。
幸此公事竣,一舸临江浔。松楸郁何许,渺在青山岑。
简书河有期,怅望空沾襟。依稀故园梦,摇落西风吟。
归鸿正南翔,登高一何心。行李戒明发,迥觉霜毛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