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郎识此君,落笔琅玕长。居然步湘皋,翠袖忽两两。
相将舞回鸾,势欲凌波往。平泉与危石,转折助清响。
坐令俗耳净,远觉烦襟爽。亭亭吉甫孙,霜台绝尘鞅。
晏岁凛相盟,虚心惬终赏。
前村鸡鸣后村应,四山如城石无磴。男耕女织自春秋,不许世尘通一径。
绕溪种桃无杂花,十里五里明朝霞。穿花作路记来往,秦虐不到山人家。
捕鱼深入者谁桃,鸣榔忽过青山趾。溪亭老翁疑且惊,失路何人误来此。
小问市朝经几主,客云有晋今太康。邀归恋恋作鸡黍,屈指悠悠悲海桑。
异事流传宁复再,神仙已远丹青在。昌黎有作诚得之,馀桃虽工亦何逮。
我尝三复柴桑吟,桃源楚地幽且深。楚人雠秦不相屈,忠义谁明千载心。
竹鹤老人年九十,点染生绡墨犹湿。楚江山水晋风神,却似身曾到原隰。
维扬太守开别筵,披图细玩春风前。兴酣一订武陵史,为君改赋逃秦篇。
一宵水决漳河冲,鲸波突下驱雷风。划然蚀出贾村口,联堤属堰如飞蓬。
城门昼闭人反走,四顾已作冯夷宫。贰车王公智且勇,拯溺坐遣舟车通。
行人拔济免鱼闭,公仓保护留陈红。秪馀决口水如故,屡塞屡坏愁民穷。
民言必得贰车往,上官委牒来匆匆。王公一念通昊穹,单骑直抵漳河东。
左畚右锸万众集,指呼中坐如元戎。先疏下土杀水势,巨楗却捣奔流中。
土黏石砌完且固,十里隐隐拖晴虹。几年泛滥一朝去,入眼似觉沧溟空。
施工次第在方寸,旁观束手真吴蒙。挽牛未数百步洪,射蛟不用千钧弓。
跨岸长桥复绵亘,绕坻嘉木还青葱。膏腴可佃六千顷,官租遮莫忧难充。
马前加额来田翁,道上拍手歌村童。神龙庙下磨巨石,太史执笔书成功。
埭称召伯可专美,堤号苏公谁长雄。我家中寓瀛海郡,北方水患恒忡忡。
考图按谱多旧迹,坐视孰肯劳其躬。假令稍费疏筑工,斩地即挽凶为丰。
临风抚卷三叹息,惠政安得千王公,呼呜惠政安得千王公。
恭惟两大贤,命世出嵩洛。上焉继往圣,下焉启来学。
侑食大成殿,专祀中山区。俎豆无终穷,道化与之俱。
眷此海宁乡,先世所自出。旧庙莽不存,过者愧儒术。
宪臣秉学政,令尹司化权。坐协师生议,要使人文宣。
一函走言状,宗伯告天子。阙典许再兴,伟观自今始。
岂无古循吏,亦有先达尊。巍巍企德堂,同此入道门。
嗟我本末裔,怂恿恒恻恻。六一碑可寻,云峰记重勒。
入奏者谁子,家住山斗村。呼我大父行,等是嵩洛孙。
俯伏天九重,奔走路千里。盛举忽告成,相看动容喜。
秋潮没津渡,落叶飘井床。赠子一樽酒,解剑城东坊。
南望浙江源,正过黉宫下。所期道脉长,增重枌榆社。
子归应几日,为我谢诸公。勉旃崇令德,无负新民功。
泠泠梓水源,郁郁青山趾。中有两书堂,如鹄东西峙。
为问作者谁,吾宗有先子。当其全盛时,纷纷集多士。
弦诵出林樾,灯火照墟里。固将希圣贤,岂独事青紫。
两雏得联升,家誉亦腾起。自从兵革来,家业已中燬。
人民嗟久非,山川幸良是。云礽今复兴,白日盛桑梓。
昂昂用泰君,志可延世美。朅来南山中,相从订家史。
派分沙阳房,源共篁墩祀。乃知文庆深,流泽耿未已。
堂构非侈观,诗书乃末技。绍述或有托,尔祖为不死。
勉㫋君后人,藏修自兹始。野钱穷一卮,山行费双履。
骑出瀛东门,朔气侵衣裳。岿然外家冢,枕此官道傍。
下马一顿首,草木寒无光。去茔数举武,升我舅氏堂。
舅年六十馀,鬓发惊苍浪。老妗悲且喜,叩我家事详。
贱子再拜言,有亲天一方。晏岁东南征,岐路多风霜。
忆昔四小甥,玉立森成行。岂期中道间,少者多沦亡。
人生若电火,展转摧中肠。矧兹远行役,聚散安可常。
但愿母家好,庆远流弥长。尽此酒一尊,别泪纷瀼瀼。
去住两凝睇,古木留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