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蓟州山中

蓟州山中

明代 储巏

青山借微雨,洗沐为谁容。宿云犹未归,更觉冈峦重。

我行颇愁寂,赖此青山容。宛如平生交,倾盖遥相从。

晚来境逾胜,四顾皆奇峰。何由擅一丘,且作渔阳农。

谅无如业建,还以千家封。

诗人储巏的古诗

次东山韵请野亭诸公出游

明代 储巏

咫尺登临且此山,拟寻崧少访商颜。因人始觉江山胜,作吏惟便罍月閒。

褉日尊罍须纵饮,花时车马欲忘还。咏归剩有春宵兴,正及高城月半环。

白岩贞庵游潭柘寺联句见忆次韵奉酬二首 其一

明代 储巏

石磴迢迢蹑远空,晚来烟月转空濛。虚疑涧饮随龙去,且得云栖与鹤同。

潭柘偶然谁作寺,松涛无恙自含风。凭君说向尘埃客,想像题诗莽苍中。

登雄县城楼(二首)

明代 储巏

高秋惬登眺,平楚动悲歌。
楼橹何年废,前朝争战多。
云闲青海戍,尘净白沟河。
翻笑咸平际,金缯满塞驼。¤

渔乐樵隐二图为吴隐君题 其一

明代 储巏

鸥波濯足柳维舟,阅尽沧江到白头。偶与野人相话及,夜来閒梦入西周。

席上次李职方游弘法寺韵

明代 储巏

西林幽事澹相关,远陌初穷识旧湾。洞里莓苔疑小有,壁间行草落高閒。

松杉落落临孤巘,钟磬泠泠隔九寰。莫讶诗人贪佛日,杏花零落即春还。

白燕次希大韵

明代 储巏

归来海国几阴晴,顾影翻疑梦未明。
莫渚掠回宜月淡,秋林辞去洁霜轻。
却愁太洁还多忌,所幸同群不异声。
十载长安衣化尽,为渠摇曳转关情。

赏红药 其一

明代 储巏

三岁归来始一看,捲帘深坐傍栏干。数枝带雨开何晚,此日怜春留更难。

封殖喜留佳种在,低回如语旧盟寒。裁诗为唤东君转,酒盏花前正尔宽。

白岩诸公饯于梨云禅房留别石门分得荣字

明代 储巏

乘传翻惭里巷荣,故园犹及见秋清。骊驹慷慨燕南调,鱼鸟侵寻海上盟。

刻烛敢忘今夕会,据鞍非复少年行。春明紫禁烟花绕,想共趋朝听晓莺。

岁晚病怀(二首)

明代 储巏

海国栖迟岁又残,将心此日向谁安。
稻粱谋拙空垂翼,松菊情多惊挂冠。
社远渐惊诗思减,身闲聊得病怀宽。
清时事业诸公在,群盗中原莫谩看。

挽傅处士体斋叔父

明代 储巏

惨淡哀歌满素缣,楚江秋泪省中添。蕴真自喜开陶径,投老何曾筑傅岩。

每为山行吟独放,惯从泥饮坐能淹。百年风致今陈迹,惟有寒花绕旧檐。

公乐驿

明代 储巏

薄暮抵山驿,高舂辞蓟丘。青山半衔日,重为行人留。

山中三日行,颇觉怀抱幽。鸟鸣白云澹,不省人间忧。

简书复驱出,兀兀如拘囚。自憎牛马走,真作稻粱谋。

何人鸣夙尚,为我营莬裘。

趍朝寓目

明代 储巏

疏钟隐隐出彤墀,坐候明星起却迟。内苑墙高杨柳暗,东方犹似未明时。

送程贡士入南监

明代 储巏

与君倾盖长安陌,姻娅何须论宿昔。京游三月苦思归,白马湖乾欲龟坼。

春官召试彤庭前,晨曦五色摇炉烟。集贤学士看墨卷,青袍鹄立知谁先。

姓名且入南雍籍,桂殿秋风吹羽翮。到家喜雨谩留题,洗眼湖光依旧碧。

寄贺鼎夫新拜寺丞

明代 储巏

自笑青骢老不胜,趣装何意问金陵。板舆对镜能将母,棘寺临湖不负丞。

暇日樽罍应屡设,近城楼阁喜重登。迟君欲结他年社,只恐行台早见徵。

武清院中睡觉

明代 储巏

骐驎归苑寂,蟋蟀近床鸣。
往事梦中复,暗愁闲处生。
篝灯留掩映,城柝递分明。
此地还追忆,秋窗晓月情。

蓟州山中

明代 储巏

青山借微雨,洗沐为谁容。宿云犹未归,更觉冈峦重。

我行颇愁寂,赖此青山容。宛如平生交,倾盖遥相从。

晚来境逾胜,四顾皆奇峰。何由擅一丘,且作渔阳农。

谅无如业建,还以千家封。

贺克温迁居次仲湜太宰韵

明代 储巏

长安甲第近何如,却笑承明厌旧庐。小隐漫求三亩宅,芳邻真拟万金居。

客来吴下多留榻,官滞周南且著书。老我荆溪空问舍,过从今已十年馀。

宿龙江驿有感

明代 储巏

旧驿临江浒,开门近翠微。忆曾乘月宿,因得趁潮归。

岁久舲人老,天寒使客稀。摩娑庭下树,顿觉壮心违。

送马汝励归任

明代 储巏

长安秋夕使星明,乘传南来见马卿。春省表随香案上,夜堂杯向綵衣倾。

雄飞万里身方壮,小却三年政已成。明日驱车仍赋别,都门千树不胜情。

赏红药 其二

明代 储巏

莫怪多情尽日看,春残花谢总相干。迟开已待花神入,真赏能逢地主难。

翠幄微香吹渐远,玉盘承露泻初寒。三年拟试沉香笔,却算行期为尔宽。

储巏

储巏

(1457—1513)明扬州府泰州人,字静夫,号柴墟。成化二十年进士。授南京吏部考功主事,改郎中。历太仆卿、左佥都御史、户部侍郎,所至宿弊尽革。愤刘瑾所为,引疾求去,后起为吏部左侍郎,卒于官。博通古今,工诗文,淳行清修,好推引知名士。嘉靖初赐谥文懿。有《柴墟集》。► 12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