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江南回逢赵曜,因送任十一赴交城主簿

江南回逢赵曜,因送任十一赴交城主簿

唐代 崔峒

江上长相忆,因高北望看。不知携老幼,何处度艰难。
屈指同人尽,伤心故里残。遥怜驱匹马,白首到微官。

诗人崔峒的古诗

赠窦十九(时公车待诏长安)

唐代 崔峒

灵台暮宿意多违,木落花开羡客归。江海几时传锦字,
风尘不觉化缁衣。山阳会里同人少,灞曲农时故老稀。
幸得汉皇容直谏,怜君未遇觉人非。

送贺兰广赴选

唐代 崔峒

而今用武尔攻文,流辈干时独卧云。
白发青袍趋会府,定应衡镜却惭君。

送真上人还兰若

唐代 崔峒

得道云林久,年深暂一归。出山逢世乱,乞食觉人稀。
半偈初传法,中峰又掩扉。爱憎应不染,尘俗自依依。

宿江西窦主簿厅(与此公亡兄联官)

唐代 崔峒

广庭方缓步,星汉话中移。月满关山道,乌啼霜树枝。
时艰难会合,年长重亲知。前事成金石,凄然泪欲垂。

书怀寄杨郭李王判官

唐代 崔峒

惯作云林客,因成懒漫人。吏欺从政拙,妻笑理家贫。
李郭应时望,王杨入幕频。从容丞相阁,知忆故园春。

武康郭外望许纬先生山居

唐代 崔峒

湖上千峰带落晖,白云开处见柴扉。
松门一径仍生草,应是仙人向郭稀。

喜逢妻弟郑损因送入京

唐代 崔峒

乱后自江城,相逢喜复惊。为经多载别,欲问小时名。
对酒悲前事,论文畏后生。遥知盈卷轴,纸贵在江城。

赠窦十九

唐代 崔峒

灵台暮宿意多违,木落花开羡客归。江海几时传锦字,风尘不觉化缁衣。

山阳会里同人少,灞曲农时故老稀。幸得汉皇容直谏,怜君未遇觉人非。

江上书怀

唐代 崔峒

骨肉天涯别,江山日落时。泪流襟上血,发变镜中丝。
胡越书难到,存亡梦岂知。登高回首罢,形影自相随。

送韦八少府判官归东京

唐代 崔峒

玄成世业紫真官,文似相如貌胜潘。鸿雁南飞人独去,
云山一别岁将阑。清淮水急桑林晚,古驿霜多柿叶寒。
琼树相思何日见,银钩数字莫为难。

越中送王使君赴江华

唐代 崔峒

皂盖春风自越溪,独寻芳树桂阳西。远水浮云随马去,
空山弱筱向云低。遥知异政荆门北,旧许新诗康乐齐。
万里相思在何处,九疑残雪白猿啼。

扬州选蒙相公赏判雪后呈上

唐代 崔峒

自得山公许,休耕海上田。惭看长史传,欲弃钓鱼船。
穷巷殷忧日,芜城雨雪天。此时瞻相府,心事比旌悬。

送丘二十二之

唐代 崔峒

积水与寒烟,嘉禾路几千。孤猿啼海岛,群雁起湖田。

曾见长洲苑,尝闻大雅篇。却将封事去,知尔爱闲眠。

题桐庐李明府官舍(一作赠同官李明府)

唐代 崔峒

讼堂寂寂对烟霞,五柳门前聚晓鸦。流水声中视公事,
寒山影里见人家。观风竞美新为政,计日还知旧触邪。
可惜陶潜无限酒,不逢篱菊正开花。

秋晚送丹徒许明府赴上国,因寄江南故人

唐代 崔峒

秋暮之彭泽,篱花远近逢。君书前日至,别后此时重。
寒夜江边月,晴天海上峰。还知南地客,招引住新丰。

送陆明府之盱眙

唐代 崔峒

陶令之官去,穷愁惨别魂。白烟横海戍,红叶下淮村。
澹浪摇山郭,平芜到县门。政成堪吏隐,免负府公恩。

江南回逢赵曜,因送任十一赴交城主簿

唐代 崔峒

江上长相忆,因高北望看。不知携老幼,何处度艰难。
屈指同人尽,伤心故里残。遥怜驱匹马,白首到微官。

送丘二十二之苏州

唐代 崔峒

积水与寒烟,嘉禾路几千。孤猿啼海岛,群雁起湖田。
曾见长洲苑,尝闻大雅篇。却将封事去,知尔爱闲眠。

送冯八将军奏事毕归滑台幕府

唐代 崔峒

王门别后到沧洲,帝里相逢俱白头。自叹马卿常带疾,
还嗟李广不封侯。棠梨宫里瞻龙衮,细柳营中著虎裘。
想到滑台桑叶落,黄河东注杏园秋。

题崇福寺禅院

唐代 崔峒

僧家竟何事,扫地与焚香。清磬度山翠,闲云来竹房。
身心尘外远,岁月坐中长。向晚禅堂掩,无人空夕阳。
崔峒

崔峒

  崔峒(一作洞),生卒年、字号皆不详,唐代诗人。登进士第,大历中曾任拾遗、补阙等职。集贤学士。其余事迹不祥。唐朝大历年间和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耿湋、夏侯审合称“大历十才子”。崔峒的诗现在仅存一卷,唐人高仲武《中兴间气集》选录了崔诗九首,并评价云:“崔拾遗,文彩炳然 ,意思方雅。”

► 46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