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赠弹琴衡山萧道士

赠弹琴衡山萧道士

宋代 戴表元

寂寂历历不足听,听久亦复难为情。
名嗔势忿大如屋,袖手对此须臾平。
一拊再拊玄鹤舞,三四拊之凄风生。
天寒岁晚山路远,湘水日夜东南倾。

诗人戴表元的古诗

四明山中十绝·莽广溪

宋代 戴表元

怪石惊湍吼不休,时时岩客饮寒牛。
谁知此水明州去,浸作琉璃万顷秋。

赠上饶道云仲

宋代 戴表元

江上青云客,天边白马生。
百年文物似,一席笑谈倾。
问旧能枚举,论财比芥轻。
徘徊亦自好,可便濯尘缨。

六月十三日寿陈子徽太博十首以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为韵 其五

宋代 戴表元

当暑苦炎暍,日数秋风生。穷忧在衣褐,霜露亦可惊。

徘徊念年少,岁月去已轻。岁月可奈何,学道恐无成。

七月初五夜养正堂示诸友

宋代 戴表元

客里犹多事,秋来又一旬。青天星斗净,白露稻粱新。

留落空存节,炎凉莫问人。儒堂得佳伴,吟讽动比邻。

西塞山图

宋代 戴表元

空中生业寄鱼蓑,云是亲情水是家。
便有踪由无处觅,春风岸岸野桃花。

胡蝶

宋代 戴表元

春山处处客思家,淡日村烟酒旆斜。
胡蝶不知人事别,绕廧间弄紫藤花。

舟过严州

宋代 戴表元

溪石茸茸出,水泉滃滃悬。
衔杯仙洞顶,挂席客星边。
古岸鱼为市,穷乡茧当田。
生涯著处有,奔走愧华巅。

赵君理约同途不至

宋代 戴表元

待子不来久,烟山看树青。
为吟天外句,更立水边亭。
雨暖催科斗,云深长茯苓。
邻居亦有约,休待鬓星星。

题孟浩然霜晓吟行图

宋代 戴表元

霜风飒飒搅吟鞍,童怖驴愁作许难。
便使玉堂遭遇去,朝参更是五更寒。

铜山寺口初见梅花书寄何则颜二首

宋代 戴表元

沙疏石瘦水涓涓,折得梅花费两年。
更与何人说潇洒,香中行坐水中眠。

君莫誇少年一首赠余光远

宋代 戴表元

君莫誇少年,与我惫者疏。我亦尝少年,少年君不如。

谈谐今已忘,犹有少年馀。东南山水国,早得飞长裾。

春园虎丘树,夏槛玉泉鱼。吴妍与楚艳,过眼日千车。

当此秋风凄,游子易欷歔。我时未更事,意气益发舒。

出门有佳侣,遇胜不得虚。惟忧日晷短,当去亦踌躇。

官曹人所厌,高士不肯居。平生纵观处,最在客南徐。

姻党四面集,綵衣拥安舆。停觥待淮蟹,醇甘逮僮胥。

道路无此愿,此愿胜乡闾。自从秣陵归,郁郁不再摅。

三间风雨屋,僻其荒林墟。非君好事者,谁能至吾庐。

今来建溪上,逢君屡相于。行藏且勿问,人世有乘除。

旧狂我已悔,新锐君当袪。男儿不用世,资身在犁锄。

临风赠君别,劝君惜居诸。劝君重桑梓,劝君重名誉。

岁晚未相忘,频寄山中书。

东门行二首

宋代 戴表元

春风颠狂卷地起,吹动江城寒劫灰。
江城千家丹碧窟。过眼不复余楼台。
九辀烛龙竟为尔,六尺海鸱安在哉。
平原无人金谷散,惆怅东门归去来。

仇山图

宋代 戴表元

仇山山下仇山人,白头宦学走风尘。问渠家在山何处,云气漫漫不知路。

诗人作事例多痴,逢山且画且题诗。不如邻翁不识诗与画,一生耕钓仇山下。

老态

宋代 戴表元

老态谁能脱,中年子自知。丹胎三转候,卦气一周时。

倦动身如客,平眠力胜医。看书亦渐懒,意到或成诗。

偶得巾样问老匠云正古漉酒巾也

宋代 戴表元

漉酒陶元亮,名传尚有巾。
方成执鞭志,更著捧心人。
待菊须簪发,临流拟祓尘。
乃翁真处士,吾党祗间民。

四明山中十绝·木兰

宋代 戴表元

七里黄泥红树冈,西风果熟一村香。
居人只道山深好,三百年来是战场。

十二月二十三日华亭小泊

宋代 戴表元

一一歌游处,今年又寂寥。
鸡声生坞树,蜃气杂江潮。
斑白寻遗老,丹青诧丽谯。
衰怀缘子女,不惮往来游。

周秀才惠猫

宋代 戴表元

狸儿轻捷豹儿斑,作势擒生也不难。
渐觉形伸欲相贺,青奴黄奶夜平安。

送旨上人西湖并寄邓善之

宋代 戴表元

闻说西湖也自怜,君游更傍早春天。
六桥水暖初杨柳,三竺山深未杜鹃。
旧壁草生寻旧刻,新岩花熟试新泉。
城中新友须相觅,西蜀遗儒解草玄。

於杭州九月送袁太初赴宁海教官

宋代 戴表元

怜君跋涉走风沙,九月江城飞雪花。
黄蝶终归穿砚手,青藜曾照聚书家。
吟圆坐石题山叶,讲退登楼看海槎。
年少交游浑好在,何时相伴访烟霞。
戴表元

戴表元

戴表元(1244~1310)宋末元初文学家,被称为“东南文章大家”。字帅初,一字曾伯,号剡源,庆元奉化剡源榆林(今属浙江班溪镇榆林村)人。宋咸淳七年进士,元大德八年,被荐为信州教授。再调婺州,因病辞归。论诗主张宗唐得古,诗风清深雅洁,类多伤时悯乱、悲忧感愤之辞。著有《剡源集》 ► 281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