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菊 / 画菊
宋代 :郑思肖
野人饷菊有感
明代 :张煌言
题李俨黄菊赋
宋代 :安道
满江红·刘朔斋赋菊和韵
宋代 :吴文英
赵昌寒菊
宋代 :苏轼
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
宋代 :钱时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 长安九日诗
南北朝 :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花菊
宋代 :胡铨
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
清代 :顾太清
满江红·雨后荒园
宋代 :段克己
遁庵主人植菊阶下,秋雨既盛,草莱芜没,殆不可见。江空岁晚,霜余草腐,而吾菊始发数花,生意凄然,似诉余以不遇,感而赋之。凶李生湛然归,寄菊轩弟。
雨后荒园,群卉尽、律残无射。疏篱下,此花能保,英英鲜质。盈把足娱陶令意,夕餐谁似三闾洁?到而今、狼藉委苍苔,无人惜。堂上客,须空白。都无语,怀畴昔。恨因循过了,重阳佳节。飒飒凉风吹汝急,汝身孤特应难立。谩临风、三嗅绕芳丛,歌还泣。
题菊花
唐代 :黄巢
不第后赋菊
殿前欢·对菊自叹
元代 :张养浩
华下对菊
唐代 :司空图
过菊江亭
明代 :于谦
长安晚秋 / 秋望 / 秋夕
唐代 :赵嘏
忆菊
清代 :曹雪芹
菊梦
问菊
残菊
挽成之刘进士
兵后访西乡宗族
次萧编修用济韵
客中春望有怀永平毛教谕弘济西安何大使维翰
客馆辞归
挽丁御史子坚
谢子晟惠藤杖
题龙伯原桃源小隐
送谢子厚随父之武昌
谢友人惠首服
题西门巡检瞻云堂
秦从川重建观鹅亭例赠
咏绣球花
春日过绿萝庵遇王驾部叙话赋
题绿萝庵寄希公并致王司马
登河北城楼
衡阳道中
洛城
龙山月色
捕盗宿高山夜雨
点绛唇·卷上珠帘
贺刘掞赴召史馆校勘
客信丰寄刘起潜
送曾子华游赣
玉山道士
玉山道上
游北兰寺列嶂亭
一剪梅 与景姜不负斋赏红梅口占
临江仙 前题。慈命代作
金缕曲 题画
金缕曲 丁卯春日初游西湖
踏莎行 前题
相见欢 邮题似周六弟湘烟阁填词图小影
浪淘沙 雨夜怀远
庆春泽 庚寅元宵,春词索和璞斋
红情 题吴兴周侍御丈缦云先生茗边填词第二图,同璞斋作
庆春泽 冬夜盼家书
乳燕飞 已巳初春,微疴偶作。百感纷来,欹枕无眠,信口赋此
鹊桥仙 七夕词索和璞斋
满江红 辛未仲春,归宁有日,留别璞斋夫子
满庭芳 题韵梅女史画扇
洞仙歌 题罗瑟青谱妹琼台诗草
忆萝月 辛己闰秋病感
高阳台 初夏有怀
玉交校 题桃花画扇,璞斋为陶子缜学使制
湘月 题长沙郑淑荃女史云璈阁诗草
踏莎行 题篱下寻秋图,悼景姜也
点绛唇 前题。代景姜作
西子妆 白莲
玉漏迟 月夜湖上和闺友韵
不负斋梅花盛开,与景姜分咏得忆梅、簪梅、梅影三题 菩萨蛮 其 ...
不负斋梅花盛开,与景姜分咏得忆梅、簪梅、梅影三题 醉花阴 其 ...
不负斋梅花盛开,与景姜分咏得忆梅、簪梅、梅影三题 其三 梅影
一剪梅 题画梅摺箑赠别景姜
如此江山 游慈湖有怀景姜
金缕曲 不负斋白桃忽萎,赋吊之
踏莎行 题沁玉妹湖山春晓图
喜晴与杜表姊景姜同作
夜坐假寐得末一韵因足成之
戊辰九月将从楚游留呈两大人兼别弟妹 其一
寄李公择侍郎
次韵文饶同自龙井出资国度泛舟以归北山
孙传师密学挽辞 其一
东坡先生挽词 其一
送定上人还会稽
夏日龙井书事 其四
俞公达待制挽辞 其二
游径山怀司马才仲
呈丞相章公
寄蔡彦规主簿
次韵子由侍郎书事二首 其二
曾子固舍人挽辞 其二
自彭门回止淮上因寄子瞻
戏招李无悔秀才
东坡先生挽词 其四
东坡先生挽词 其二
次韵周开祖大夫泛湖见访
程公辟给事罢会稽道过钱塘因以诗见赠 其二
再游鹤林寺
与曾逢原寺丞相别
次韵王通叟寺丞见寄
四
次韵子由侍郎书事二首 其一
田居四时 其一
夏日龙井书事 其三
访蒋虎臣居士
百花洲
师林精舍遇盈师夜坐
栖乌曲
采薖为余唐卿赋
晚过狮子林
重经常熟县
题张山人适乐圃林馆(二首)
秋日重游穹窿山海云精舍(二首)
日暮沙上口号
张山人适见访暮归口号
春月西溪即事(二首)
龙川宫
京口览古
喜陈冕广东回京
寄虎丘蟾书记
全室禅师使西天竺取经回朝奉和
送昂上人游洞庭诸山
题薛澹园墨竹
题倪云林墨竹
题幻住山居图
与笑轩晚过颖山精舍
宿幻住草庵(二首)
登金山寺寄甘露湛源长老
徐园看花已落
独庵老人自题像赞(在京师崇国寺)
石经山
宿福智精舍怀南邻张羽来仪
蠡口夜归
茶轩为陈惟寅赋
访震师不遇
和徐一夔游龙山杂赋(二首)
初春晚坐南轩喜王山人过访
白蚬江阻风夜宿江口兼怀徐贲
题友鹤轩图
禅坐书怀
浣溪沙 寄衍公
柬崔心孚
舜琴移家勺湖寄诗索和书此却寄
明湖泛舟
净荷楼雨后即事用谢宣城郡内高斋闲坐答吕法曹韵
和白乐天浩歌行
宿盘山史各庄挂月山房忆近亭亡弟
西桥柳色
盘古庙诗
送汪卜三归淮南
黄山慈光寺
别孙雪棹
双龙观看花即席拈韵得津字
看山楼对雨
过高士坞吊太白山人即用其卜居南屏韵 其一
过高士坞吊太白山人即用其卜居南屏韵 其二
过高士坞吊太白山人即用其卜居南屏韵 其三
过高士坞吊太白山人即用其卜居南屏韵 其四
落镫后里人竞胜复增一夜有作
船子和尚偈
拨棹歌 其五
拨棹歌 其一
拨棹歌 其八
拨棹歌 其十九
拨棹歌 其二十
拨棹歌 其二十一
拨棹歌 其二十二
拨棹歌 其二十三
拨棹歌 其二十四
拨棹歌 其二十五
拨棹歌 其二十六
拨棹歌 其二十七
拨棹歌 其二十八
拨棹歌 其二十九
拨棹歌 其三十
拨棹歌 其三十一
拨棹歌 其三十二
拨棹歌 其三十三
拨棹歌 其三十四
拨棹歌 其三十五
拨棹歌 其三十六
拨棹歌 其三十七
拨棹歌 其三十八
拨棹歌 其三十九
黔山
拨棹歌 其九
拨棹歌 其十
拨棹歌 其十一
拨棹歌 其十二
拨棹歌 其十三
拨棹歌 其十四
拨棹歌 其十五
拨棹歌 其十六
拨棹歌 其十七
拨棹歌 其十八
拨棹歌 其二
拨棹歌 其三
拨棹歌 其四
拨棹歌 其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