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女谣
唐代 :于鹄
小儿垂钓
唐代 :胡令能
牧竖
唐代 :崔道融
池上二绝·其二
唐代 :白居易
牧童逮狼
清代 :蒲松龄
两牧童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倾,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童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且号且抓。其一童嗥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号抓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童下视之,气已绝矣。
两小儿辩日 / 两小儿辩斗
先秦 :列御寇
幼女词
唐代 :施肩吾
杨氏之子
南北朝 :刘义庆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所见
清代 :袁枚
牧童诗
宋代 :黄庭坚
与小女
唐代 :韦庄
桑茶坑道中
宋代 :杨万里
稚子弄冰
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舟过安仁
观村童戏溪上
宋代 :陆游
池上
寄孙石云
郊行漫兴
雨中寄吴珠川使君
送人还蜀
宿润州半月再入金陵留别姚麓居道纪
游无相寺
送袁山人还广陵
饮秋涧隐居夜归值雪有作
寄杏台郎
送秦子登入金陵
过唐荆川太史隐居
与沈使君风雨泊河桥夜半使君先发余沿路追寻
送朱东武北上
送袁节推奏绩北上
题杨法部容闲阁
戚龙渊过山中
送周雨山还金陵
寄金子坤
送施虎泉北上
金子坤话别
曹娥江寄京口诸友人
卧病双溪山馆见月寄张有功
武林答张文东见过
宿莫水部官署答蒋南泠张瓯江见过
春暮入芜城过真州感赋呈蒋南泠诸公
武林送章佥宪之广西
题赠陶氏觐湖村居
除夕前一日与骆行简吕南夫张候中沈纯甫蟾山
炎居苦俗因入萧山养病张子成郊园
旅馆病起奉寄近山白崖诸公
杨二檀闻人北江二臬副过山中值余他出乃自移
宝鼎现·神鳌谁断
题龟峰词后
陆大夫祠
嘉靖丁酉腊月十二日守备聂挥使邀游三洲岩
晋康八景诗 其一 香山古迹
晋康八景诗 其二 三洲洞天
晋康八景诗 其三 端溪夜月
晋康八景诗 其四 笔架晴岚
晋康八景诗 其五 锦石撑空
晋康八景诗 其六 青旗拥翠
晋康八景诗 其七 西湾渔唱
晋康八景诗 其八 佛岭樵归
戏马台诗 其十五
咏潭底月 其一
咏潭底月 其二
咏潭底月 其三
戏马台诗韵
戏马台诗 其十六
戏马台诗 其十七
戏马台诗 其十八
戏马台诗 其十九
戏马台诗 其二十
戏马台诗 其一
戏马台诗 其二
戏马台诗 其三
戏马台诗 其四
戏马台诗 其五
戏马台诗 其六
戏马台诗 其七
寄袁起岩枢密贺新除仍谢送四缣并诗集兼恳求陈婿荐书二首 其二
秋暮寄友人
寄柳舍人宗元
题朱庆馀所居
喜雍陶至
送李戎扶侍往寿安
和孟逸人林下道情
二月晦日留别鄠中友人
送沈鹤
重与彭兵曹
慈恩寺上座院
酬姚合校书
京北原作
送姚杭州
送蔡京
赠李金州
送孙逸人
马戴居华山因寄
卢秀才南台
宿成湘林下
谢令狐绹相公赐衣九事
送贺兰上人
寄沧州李尚书
送友人如边
酬厉玄
岐下送友人归襄阳
送雍陶及第归成都宁亲
送李傅侍郎剑南行营
永福湖和杨郑州
送金州鉴周上人
送僧归天台
送友人游塞
易州过郝逸人居
夕思
送慈恩寺霄韵法师谒太原李司空
送知兴上人
赠弘泉上人
送空公往金州
赠绍明上人
送卢秀才游潞府
酬鄠县李廓少府见寄
送惠雅法师归玉泉
晚晴见终南诸峰
崇圣寺斌公房
喜姚郎中自杭州回
积雪
送殷侍御赴同州
寄令狐绹相公
送陈判官赴绥德
怀博陵故人
送友人游蜀
寄顾非熊
题张博士新居
哭胡遇
青门里作
答王建秘书
雨夜同厉玄怀皇甫荀
寄钱庶子
送徐员外赴河中
送李馀及第归蜀
逢旧识
送裴校书
送贞空二上人
投李益
张郎中过原东居
过唐校书书斋
过雍秀才居
送敡法师
寄河中杨少尹
送觉兴上人归中条山兼谒河中李司空
石门陂留辞从叔谟
寄令狐相公(一作赴长江道中)
寄董武
升道精舍南台对月寄姚合
题岸上人郡内闲居
寄贺兰朋吉
送崔定
寄山中王参
送厉宗上人
题刘华书斋
赠无怀禅师
咏韩氏二子
延康吟
雨中怀友人
送路
寄友人
送集文上人游方
哭孟郊
上谷送客游江湖
访李甘原居
题山寺井
送陈商
携新文诣张籍韩愈途中成
送丹师归闽中
答王参
送安南惟鉴法师
投孟郊
辞二知己
寄刘栖楚
斋中
感秋
雨后宿刘司马池上
黄子陂上韩吏部
重酬姚少府
明月山怀独孤崇鱼琢
义雀行和朱评事
辩士
刘景阳东斋
玩月
酬栖上人
双鱼谣(时韩职方书中以孟常州简诗见示)
枕上吟
赠智朗禅师
投张太祝
延寿里精舍寓居
岳阳楼记
渔家傲·秋思
苏幕遮·怀旧
江上渔者
御街行·秋日怀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