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梅
宋代 :朱翌
一萼红·盆梅
宋代 :朱晞颜
玉堂深。正重帘护暝,窗色试新晴。苔暖鳞生,泥融脉起,春意初破琼英。夜深后、寒消绛蜡,误碎月、和露落空庭。暖吹调香,冷芳侵梦,一晌消凝。长恨年华婉晚,被柔情数曲,抵死牵萦。何事东君,解将芳思,巧缀一斛春冰。那得似、空山静夜,傍疏篱、清浅小溪横。莫问调羹心事,且论笛里平生。
昭君怨·梅花
宋代 :郑域
蝶恋花·两岸月桥花半吐
宋代 :真德秀
蝶恋花·一朵江梅春带雪
宋代 :赵鼎
长道县和元彦修梅词。彦修,钱塘人,名时敏。坐张天觉党,自户部员外郎谪监长道之白石镇。
一朵江梅春带雪。玉软云娇,姑射肌肤洁。照影凌波微步怯。暗香浮动黄昏月。谩道广平心似铁。词赋风流,不尽愁千结。望断江南音信绝。陇头行客空情切。
菩萨蛮·春风试手先梅蕊
宋代 :赵令畤
雪里梅花诗
南北朝 :阴铿
水仙子·西湖探梅
元代 :杨朝英
题梵隐院方丈梅
宋代 :晏敦复
王元章倒枝梅画
明代 :徐渭
武夷山中
宋代 :谢枋得
霜天晓赖·梅
宋代 :萧泰来
古梅二首
宋代 :萧德藻
湘妃危立冻蛟脊,海月冷挂珊瑚枝。丑怪惊人能妩媚,断魂只有晓寒知。
百千年藓著枯树,三两点春供老枝。绝壁笛声那得到,只愁斜日冻蜂知。
解语花·梅花
宋代 :吴文英
花犯·苔梅
宋代 :王沂孙
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元代 :王旭
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
定风波·红梅
宋代 :苏轼
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
菩萨蛮·回文
赠宋都宪镇守甘肃
寒梅赓韵寄友人姜贵宪 其二
赓薛学士诗韵
过彰德
过长安故城
沙河驿途中
赐五伦诸书
灵宝县
再和人韵 其一
追思先母
保宁往剑州
和寄薛大理诗韵 其三
寒食拜扫
再赓大胜寺壁间韵三首 其三
寄夏公谪戍
和答顾进士孟乔 其一
游大胜寺赓壁间诗韵 其二
过黄河
又和韵 其一
又和韵 其二
送海州太守
游大胜寺赓壁间诗韵 其五
大胜寺集联句
送薛少卿罢官西归
怀庆道中
赐绣麒麟红袍
游大胜寺赓壁间诗韵 其三
和许氏咸阳晚眺韵
再和谩书韵 其一
送别归浙
和答顾进士孟乔 其二
送平江侯守备南京
秋日谩书
洞山泉
过后山
过汉中
次邹都宪韵
送谭孝廉赴举
闻泉
寓意
大雪歌
湘浦有怀
春暮途中
物情
春日喜逢乡人刘松
早秋游山寺
远公亭牡丹
古意论交
旅馆秋夕
山中夜坐寄故里友生
待旦
送从兄坤载
登楼值雨二首
僧院蔷薇
冬夕喜友生至
冬夜与修睦上人宿远公亭,寄南岳玄泰禅师
喻道
别李将军
同友人秋日登庾楼
和人咏雪
余居之西偏有小室名啬庵诗以识之
舟过严州
再招奕世
游登袋寺寺茶笋甚佳独无杜鹃
徐都目之官奉化
有人示山水画卷以为元晖作求诗
赠屋西小陈秀才
夜寒行
雪窦飞雪亭和孙使君
又坐隐辞
邀陈氏子饭归似铜山珣老
戊子清明前陪王丞度新岭
雁南飞
已亥岁归过泉口紫芝山伤谨讲师
辛卯除夜
王丞自鄞城归又许入剡
魏文节公墓
萧照春江烟雨图
於杭州九月送袁太初赴宁海教官
汪济秀才饭牛稿
赠弹琴衡山萧道士
铜山寺口初见梅花书寄何则颜二首
听琴行赠沈秀才
同曹泰宇赋宝化凤花二首
题岘山图
谢陈君祥宪使
以羔裘如濡洵美且侯韵为八诗送夹谷子括赴明
西塞山图
辛亥岁七夕醉陪诸公登西湖竹阁
掩箧
题陈高十所藏冬青枝上白头翁画
谢邻友陈仲学秀才惠玉芎苗二首
题孟浩然霜晓吟行图
谢李仲宾墨竹
同诸子行上畈山
送于知州
苏伯清席中领张仲宾所寄二诗兼闻陈无逸已从
题赵子昂画马
题伏生授书图
桃花寺石台
题东玉师府所藏潇湘图
行妇怨次李编校韵
鲜于伯机家钓台石
送陈养晦谒阆风舍先生四首
晚秋游中溪四首
题陈秀才溪山佳趣
吴兄文参议同登金陵凤皇台醉作
送僧无等游华亭
戊戍清明杭邸坐雪
题赵子昂叠岫图
四明山中十绝·大小横山
题江干初雪图
题子昂照夜白
孙大监挽诗
苏李图
书叹七首
送谢教论
题苏李泣别图二首
十二月二十三日华亭小泊
四明山中十绝·北溪
题番阳徐氏双头牡丹图
送官归作
题李伯时画五马图
四明山中十绝·莽广溪
十月朔旦寄贵白兄弟
送徐生仁荣侍亲游山
题赵大年芦雁
宿赵采丞家
题范道士来鹤亭
少年行赠袁养直
瑞上人求诗
送穹上人还里
送袁季源之婺州因简范经历
送旨上人西湖并寄邓善之
入杭
六月朔日再会次韵与胡氏谦避暑
偶得巾样问老匠云正古漉酒巾也
舒子俊见过
寿陈贵白
吕氏六桂堂
山苕行
四明山中十绝·茶焙
六月十三日寿陈子徽太博十首以无官一身轻有
社日城南山作
送程敬叔教论赴建平
南岩留宿分韵落字
送陈养晦教论之象山
三次韵寄戴祖禹
梨洲寺
陪阮使君游玉几
梅山
壬午六月八日书怀
四明山中十绝·仙山
四明山中十绝·木兰
阆风舒先生客居棠溪袁仲素家见示竹帘诗戏作
久客鹿顶承张景山寄诗次韵奉答
食淡
邻峰
陆君采都目入闽
家西十里外茅洋小山中土冢累然初不封树舒先
排律十七韵贺阮侯伯子
江海
客言刘樗翁事
简王元刚并寄意王理得君玉
和陶乞食
寄天台舒阆风先生
寄赵子昂
观村中祷雨三首
交秋不雨
过应浩然先生墓
寄陆子方
过鄮山祠塾作
老熊
鹿顶山朝晖轩为东玉师赋
顿寒怀单祥卿教论
法善院
湖山村
饥旱
风雨游小在浦
邻友陈养直请赋山心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