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澄江韩氏弥性堂卷
石湖送别
和高季迪将进酒
次汪翰林登尹山述怀效韩仪曹诗韵
半野轩
和僧见寄三首 其三
题赤城霞气卷
古砖篆文歌
题竹根道人
风竹二首 其一
咏中庭幽兰寄曾日彰练声伯
溪南小隐为孙叔瑜赋
读余忠宣公文集
送郑御史佥宪四川
二妇艳二首 其二
哀解开先
题王仲远东郭草堂
和僧见寄三首 其二
潘宅菖蒲歌用谢叠山先生韵
题养晦斋
送郑玄龄还家
题玄中子卷
题张昭阳秋野轩
题王叔明画黄鹤山图为喻彦行赋
题可斋卷
顾慎画为徐子信题二首 其一
题度关图
题静专斋
为侯主簿题群玉轩
题吏部陈侍郎奉萱堂
题双壁堂
次翰林博士先生岁除陪祀诗韵
顾慎画为徐子信题二首 其二
东坡画竹为周仲辉题
湘竹箫歌为赵红林赋
秋斋晓坐
题侯主簿忠告轩
送浦舍人还晋府
初辞长洲县庠
金陵夜坐
送曾子固视犹子子棨还江右
题海棠白头公为范原绍作
秋夜九首 其一
题高太常赠钱文学画竹
发故箧得表侄尤允所录杂文
远趣楼
秋夜九首 其二
和僧见寄三首 其一
二妇艳二首 其一
送刘广文
挽林先生
送吴得清寺丞复任
惠山留别诸友
寄王秀才
送徐庭兰归包山
秋夜九首 其九
鹌鹑
为华彦谋题王孟端写枯木竹石
秋夜九首 其八
黄鹄山房为典仪萧彦敬赋
自湖上归游朱园和李相之韵二首
挽周希舜二首 其二
和董伯玉韵
再和三首 其一
醉中偶有所感再成一绝
周相士谓予寿至九十三又成一绝
挽汤丞相三首 其三
再和天予二首
拙者有重阳诗以阳字韵岁和一篇复继前作
予赴官当涂绝江而西夜宿慈严秉烛游三洞时主
中秋后一夕烟雨楼玩月
余既和乐天诗而喜于年及之心犹不能乞已又复
远老自和前诗再寄复次韵
余年七十辄和乐天诗以自广
游月岩
游金山二首
咏海棠呈子肃
用前韵示三七侄
昔杯渡禅师自西域开山隐静止携五叶松来岁月
闻鹿生子
夜饮观风堂龚漕折芙蓉侑酒
夏日同官会饮白鹤寺双瀑亭李道济作诗纪事因
咏梅棠
续潘仲严秋夜叹
挽应伟节尊人
挽钱省干
喜入冬初七八得雨
挽汤丞相三首
挽陈巡检
题先春亭
戊子孟夏二十二日登碧云亭有感二首
题碧云亭
题总持寺龙井
挽陈兖仲
送王龟龄得请还乡
题日涉园
送任漕
题汤宰山居
送王若夫造朝
题鉴止堂
寿元伯母太夫人八秩
题陈彦山草堂
山居归来恰一年有感
送王舍人彦正奉祠东归
挈累来当涂闻已入境感怀有作二首
七夕戏成二绝
送董伯玉造朝改秩
陪梁大谏陈察院同登蒋山
偶苦耳聋
诗勉及门赴海棠之约
里有蒋生者颇志于学迫于贫困吾叔德先见而怜
酒酣再赋一绝
寄题鲁郎中遂隐堂
洪景伯行县以不得相见寄诗道意因和其韵
和章德文侍郎题晞浣堂韵寄张法师
和曾吉甫九日
和张君美韵二首
和隐老咏梅韵
和严倅觅碧香
和薛丞
和许守喜雪韵
和许守小阁
和叶先生韵
和许守松棚
和志道送行韵
和陶形赠影
和十五侄见寄
和任司理赏梅
和十五侄韵
和陶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韵哭陈能之
和任漕开宴值雨
和若夫韵二首
赠胡彦忠
咏云巢
念奴娇 瓜步渡江望金焦
看云歌
送汤孝廉还南海
送何推官
顾山新居
且止堂
折红梅·喜冰澌初泮
李忠定公挽诗
李忠定公挽诗 其一
题材褒亲崇寿寺
题万寿圆觉院
题褒亲崇寿寺
郭安仁赞
甲子门怀古
咏朱严二秀才
忆古成之
上界第一峰
忆桂山
兴宁罗翰林孟郊故居
怀邬大昕
凤湖晚渡
莲峰叠翠
龙津渔唱
题将军石
登飞泉寺
题李进士
白云溪
雪后登山
悼小婢素梅 其一
悼小婢素梅 其二
悼小婢素梅 其三
九日卫使君筵上作
感事(一作于濆诗,题云对花)
回文暮春
登昭州城楼即事
晴川楼
泊湘口二妃庙是潇湘二水会处
游招隐山六洞
游虞山韶音洞
投赠王湘绮先生 其一
投赠王湘绮先生 其二
题姜笠人
除夕感赋
西征
东坡生日集外舅寓斋谨赋
与谢舍人论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