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人生活得有趣,才是最好的状态-欧阳修

人生活得有趣,才是最好的状态-欧阳修

  


  最好的人生状态是什么?

  自然是活得有趣啦!

  “有趣”的反义词是“无趣”。

  试问:你希望自己活得无趣吗?当然不。

  谁喜欢一潭死水的自己,谁不想活得风生水起。

  也许你会说:可是我没办法有趣呀!我穷、我丑、我学业不顺工作不顺婚姻不顺一切都不顺。

  上天总是苦我心志劳我筋骨,也没有降大任于我。我,喝凉水塞牙缝打个哈欠还扭了腰,连瘟神见了我都得躲着走。

  我就是个倒霉蛋,实在没办法活得有趣。

  可历史上偏偏就有个巨无霸的倒霉蛋,别人遇到的困难叫“挫折”、叫“磨难”,他遇到的困难,叫“变态的羞辱”。

  他竟然活得有趣极了!

  这个人,就是北宋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

  生来有趣的人并不多见,有趣的灵魂需要修炼。

  欧阳修不但不是个有趣的人,而且长相不好、身体多病、命运多舛(chuǎn),脾气还很倔很火爆。

  欧阳修出生在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吉州永丰人(今江西永丰)。老爸给他起名叫“修”,字“永叔”,没有别的要求,就是希望儿子健健康康、福寿绵长。

  可小修小朋友一点都不像是个福寿绵长的人,他长得太瘦弱,还遗传了他老爸的高度近视眼。

  小时候家里穷,连支笔都买不起,只能拿根荻草在沙滩上写写画画。

  可惜,“沙滩画荻”的生活,在小修四岁以后也成了奢望——他的老爸生病去世了。

  老妈不得不带着他投奔随州(今湖北随县)的叔叔。

  好在Uncle很看重小修,对他寄予厚望,觉得家族振兴的事都要靠这个侄子了。

  然而小修同学参加科举考试并不顺利,考了两回都没有考上。直到二十四岁那年忽然开窍,连中三元——监元、解(jiè)元和省元,原本很有希望考上状元的,可惜因为主考官认为他“锋芒毕露”,要“挫其锐气”,给了个第十四名。

  这里面有个小插曲,据说在殿试之前,小修同学给自己做了身新衣服,准备在“状元颁奖典礼”上发表获奖感言时穿的。

  谁知道在广文馆有个叫做王拱辰的同学,身材高大,在考试前一天穿着那件明显不合身的衣服跑来跑去,还大喊:“看,我考上状元啦!”

  结果他还真考上了状元,也不知道他有没有穿那件“露脐装”去走红地毯。

  十四名也是二甲进士及第呀,绝对是未婚少女的抢手货。很快,小修同学就洞房花烛了。

  按说公务员也考上了,小修同学也成了欧阳先生了,接下来就该规规矩矩上班、生个大胖小子、赡养老妈,再慢慢地升官,实现叔叔的愿望了吧?

  可这家伙接下来的表现,一点都不让人省心。

  一是不好好上班,总是跑出去玩;二是给中央官员写信,指责人家不好好工作;三是怒怼大学生,说他们写的文章太烂。

  这样的人能叫有趣?这叫有病吧!

  人这一辈子,无论再倒霉,总是会有幸运的时候。

  欧阳修的幸运,在于他遇到了两个对他一生影响都很大的人。

  一个是他的上司钱惟演。

  欧阳修在洛阳工作,洛阳可是北宋的“西都”啊,钟灵毓(yù)秀、人文荟萃。

  欧阳修一来就迷上了这里,这么美丽的城市,这么美好的青春,上什么班啊!

  天天处理繁琐的公务有意思、还是欣赏美景吟诗作赋有意思?

  于是他就和几个“狐朋狗友”集体翘班,游山玩水去了。

  老板竟然还派厨子给他们做饭、派歌女给他们唱歌助兴!

  天哪,天底下怎么会有这样的老板?这不科学!

  老板还传话给他们:不用急着上班,活都派人替你们干了,只管欣赏美景,多做几首好诗回去就行。

  怪不得欧阳修的诗文里有那么多关于洛阳的赞美和回忆!

  戏答元珍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好一句“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之后经历了人生起起伏伏的欧阳修,怎能不怀念这段美好时光?

  钱惟演最终还是离开了洛阳,欧阳修禁不住感慨:人生总会面临离别,只是不知道,这一分手,未来有谁可以和我一起赏花呢?

  浪淘沙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03

  有趣的人,一定是有真性情的人,过于理性,很难做到有趣。

  欧阳修现在离着“有趣”二字还有着十万里的距离,但他拥有真性情,就有可能成为一个有趣的人。

  他的真性情表现在哪里呢?

  钱惟演要离开的消息刚刚传来,他就收到了家书:他的夫人留下一个早产的儿子撒手西去,年仅十七岁。

  欧阳修悲痛欲绝,不禁回忆起他们新婚燕尔时的甜蜜:

  南歌子

  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走下窗来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

  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等闲妨了绣功夫,笑问鸳鸯两字怎生书?

  早晨,新娘子对镜梳妆完毕,跑到丈夫的书房里去。一会儿问问他眉毛画得好不好看,一会儿依偎在他的身边摆弄他的笔砚,一会儿又拿起笔学着描花,一会儿又叽叽喳喳地问“鸳鸯”两个字怎么写。

  就这样,妻子忘了绣花,丈夫忘了读书。

  沉醉在爱情中的人,只要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就十分美好。

  


  而现在,欧阳修唯一的愿望就是:希望这是一场永远没有醒来的梦。

  愿日之疾兮,愿月之迟,夜长于昼兮,无有四时。(《述梦赋》)

  人生是一场不断说再见的旅程,要么生离,要么死别。

  那么多人同时离开,钱惟演调离、妻子死去、朋友们任满,而欧阳修,也即将离开这里到汴京去上任。

  洛阳啊,洛阳!这里,有多少他的青春、他的欢乐、他的热情?

  他一时难以接受,含着泪写下了一首离歌:

  玉楼春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如果不是真性情,怎能写下这字字含泪、声声滴血的词句!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永叔“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于豪放之中有沉着之致,所以尤高。

  真性情的人有时候会做出一些违反常理的事情。

  比如,欧阳修曾经冒冒失失地给当时的谏官写了一封言辞激烈的谴责信。

  他说人家在其位不谋其政,作为谏官,自然要给皇帝提建议,可是一个多月过去了,也没有见提一条建议。

  这个无辜躺枪的谏官是谁?

  他就是比欧阳修大18岁、后来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

  但欧阳修到汴京之后,他们很快成了忘年交。

  后来,在范仲淹提出改革朝政时,这个小迷弟不仅为他摇旗呐喊,还不惜赔上自己的政治前途,超级够意思!

  这是怎么回事呢?

  有趣的人,一定是有思想、有主见的人,人云亦云,很难做到有趣。

  欧阳修现在离“有趣”二字还有着十万里的距离,但他很有思想,就有可能成为一个有趣的人。

  北宋时期,政府官僚机构非常臃肿。

  范仲淹一针见血地指出:改革,必须要从宰相用人的制度开始。

  于是他给宋仁宗画了一张《百官图》,里面详细地列出了各职能部门的主要官员名单,谁是正常升迁的、谁是越级提拔的,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这可把宰相吕夷简气坏了,他执掌朝政二十余年,朝中遍布他的党羽,怎么能咽下这口恶气?

  于是给范仲淹扣上了“越职言事、勾结朋党、离间君臣”三顶大帽子。

  范仲淹立刻回击,他连写四封奏章,但是言辞太过激烈,宋仁宗为了避免矛盾,把范仲淹贬官了。

  有个叫做高若讷(nè)的谏官,因为他在公众场合说范仲淹该被贬官,欧阳修专门写了一篇文章骂他不知羞耻,这篇文章,就是著名的《与高司谏书》。

  高若讷就一夜之间上了热搜,红遍大地。

  以后说别人坏话,最好看看在场有没有文人,尤其是有才有个性的文人,不然一不小心就臭名昭著了。

  欧阳修马上被贬官到了夷陵(今湖北宜昌夷陵区)。

  此时,他的第二任妻子也生病去世了。

  景祐三年(公元1036)的元宵节特别寒冷,但是夷陵的街头特别热闹。

  而立之年的欧阳修独自站在那里,看着璀璨的灯火,心中禁不住一阵酸涩。

  这可是中国人的“情人节”啊!

  越热闹,越孤独。

  他用一首词记下了这浪漫的夜晚,也记下了他心中最深处那无法触碰的痛。

  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05

  有趣的人,一定是有着平常心的人,太焦虑烦躁,很难做到有趣。

  来到夷陵的欧阳修决定要把自己修炼成一个有趣的人。

  为什么要把自己不开心的事说出来让别人开心呢?

  欧阳修一边整顿吏治、健全规章制度,一边调整自己的心态。

  这时,他随身携带的六卷书引起了他的注意。

  影响了欧阳修一生的另一个人终于要出场了!

  这个人,就是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

  欧阳修十岁那年,和小朋友玩捉迷藏的时候,在一个邻居家里发现了六卷残破的《昌黎先生集》。

  他随手翻了一下,立刻被吸引了——

  《杂说》《师说》《送穷文》《毛颖传》《获麟解》,每一篇都那么有意思,他竟然还给鳄鱼写过信。

  老天爷呀,这个人太有趣了!

  他的文章明明写得这么好,可为什么现在都没有人提起呢?

  原来,韩愈早在唐朝中期就开始反对过分讲究形式的骈文,发起“古文运动”,并身体力行,和柳宗元一起创作了大量的散文。

  可惜因为他过分强调创新,以至于他去世后无人继承他的衣钵,骈文又霸占了文坛二百多年。

  好在,命运安排十岁的欧阳修和他相遇了。

  一定振兴文化传统!欧阳修为自己定下了这个任重而道远的目标。

  当然,还要做一个有趣的人。

  眼泪为自己流,微笑给别人看。

  欧阳修的文学修养越来越高了。他有一首词特别有名,把一位闺中少妇的幽怨描绘得入骨三分,以至于后来的“婉约派”女神李清照崇拜的不得了,模仿了很多次。

  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一个人有了目标之后,时间就会过得很快。

  四年的贬谪生活转瞬即逝,欧阳修又回到了汴京,他没有想到,一场“变态的羞辱”正在等着他。

  他还能做一个有趣的人吗?

  有趣,是一场惊喜的意外。

  庆历三年(公元1043),是振奋人心的一年。

  宰相吕夷简因年老多病辞去相位,以范仲淹为首的“庆历新政”在十月正式拉开序幕。

  一时间,贪官污吏纷纷出局,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混日子的官员也逐渐被清理。

  坐卧不安的官员们又重新拾起“朋党”的刀子,说范仲淹结党营私,频频在仁宗耳朵边吹风。

  欧阳修立刻决定要化被动为主动,他写下了一篇不朽之作:《朋党论》。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小人以个人私利为最高追求,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他们那也叫“朋党”?他们不配!

  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

  说我们是朋党,对啊,我们就是朋党,我们是君子之党,因为我们心中有着共同的追求!

  欧阳修看透了小人的本质,却低估了小人的智商。

  小人,往往比君子显得更聪明。因为君子的脑细胞都用在了事业上,小人的脑细胞都用在了整人上。

  很快,范仲淹等一波干将纷纷以各种理由调离朝廷,而欧阳修,竟然被控告他和外甥女私通,并且企图侵吞外甥女的家产!

  这些人怎么会如此无耻?简直是丧心病狂!

  庆历五年(公元1045)十月二十二日,欧阳修被贬官到了偏远的滁州(今安徽滁州)。

  屋漏偏遇连夜雨,他八岁的女儿不幸夭亡。

  回忆以前,女儿“暮入门兮迎我笑,朝出门兮牵我衣”,而现在,“暮入门兮何望,朝出门兮何之”?

  欧阳修悲痛欲绝,他不知道如何迎接每一次日出,也不知道如何送走每一个黄昏。

  


  但是他没有改变自己雷厉风行的做事风格,他一来,政府机关马上减少了三分之二的办事人员。

  他的管理理念是两个字:宽、简。

  “宽”不是放纵,而是不苛刻;“简”不是疏忽,而是不繁琐。

  做官,首先要“不扰民”,然后,为老百姓带来真正的便利。

  欧阳修在滁州西南面的丰山上建了一座丰乐亭,并把这里建成了一个免费的游览区。

  当负责种花事物的办事员拿着公文来请示他的时候,他居然在公文后面直接回复了一首诗:

  谢判官幽谷种花

  浅深红白宜相间,先后仍须次第栽。

  我欲四时携酒去,莫教一日不花开。

  市长难道不是应该在公文后写“同意”吗?怎么能写“种花要以我每次去喝酒都能看到花开为最高标准呢”?

  欧阳修终于慢慢走出了痛苦的阴影。

  这时,琅琊山的和尚智仙在山麓建了一座亭子,邀请欧阳修提个名字。

  欧阳修提笔写下了三个大字:醉翁亭。

  


  天下第一亭

  从此,欧阳修就经常来这里办公。

  他一点架子都没有,办完公之后还和大家一起爬山、野宴,喝醉了酒就歪在草地上呼呼大睡。

  这个市长,太令人意外,太有趣了!

  可是,欧阳修不是才四十岁吗?怎么给自己起个号叫“醉翁”呢?

  千万别被他给迷惑了,“老”是外在的,“醉”是外在的,只有老百姓的“乐”才是他心心念念追求的啊!

  所以他的这句话才会流传千古: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世人都认为他醉了,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清醒。

  在滁州,欧阳修熬过了最黑暗的夜,终于要把晚上做的梦,早晨醒来一一实现了。

  

  有趣的最高境界,是热爱生活、活出自我。

  还记得他想要拯救文坛的梦想吗?那就现在开始吧!

  挣脱了世俗干扰的欧阳修,才华渐渐凸显出来:

  他写诗,提出了“诗穷而后工”的诗歌理论:

  画眉鸟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他写词,着重抒发自我的人生感受:

  踏莎(suō)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他写散文,《醉翁亭记》《丰乐亭记》语言平易近人;

  他写论说文,《朋党论》论证充分,逻辑严密;

  他的名作《秋声赋》,开创了文赋的先河;

  他还把一些逸闻趣事都记录下来,整理成一本笔记《归田录》,我们所熟知的小故事《卖油翁》就出自这本书,它对后世的笔记小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晚年写的随笔《六一诗话》,以访谈的形式论诗,创立了文学批评史的新题材……

  尽管他之后在政治上起起伏伏,顺利的时候担任过刑部尚书、兵部尚书、太子少师,倒霉的时候又一次被污蔑,说他和长媳有染,还被一个非常看重的学生落阱下石……

  但是已经看透人生的欧阳修早已不在乎这些了,因为在他的心里,还有一个文学复兴的梦。

  他撰写了今存最早的金石学著作《集古录跋尾》 、主持修订了《新唐书》、独自撰写了《新五代史》、还写了专门介绍牡丹的《洛阳牡丹记》。

  他的书法也深得颜真卿楷书精髓,著称于世。

  


  欧阳修《致端明侍读留台執事》尺牍,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

  他除了个人的成就非常高之外,还带动了整个北宋文坛的欣欣向荣。

  “唐宋八大家”中宋朝的另外五个人里,苏轼、苏辙、曾巩均是他的学生;

  苏洵深得欧阳修的赏识,王安石早年的诗文得到了欧阳修很大的帮助……

  韩愈的星星之光,在欧阳修这里,终于成为了熊熊燃烧的燎原之火。

  都说文人相轻,可是欧阳修从来都是欣赏、鼓励、提携。

  当看到苏轼的文章的时候,他惊呼:

  读苏轼书,不觉汗出,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这就是成语“出人头地”的来历。

  欧阳修的抱负、眼界、胸怀,都是当之无愧的“北宋文坛领袖”。

  风靡一时的“西昆体”渐渐被淘汰,而欧阳修怒怼大学生写的晦涩难懂的“太学体”也慢慢退出了舞台。

  欧阳修是一个全才,然而他使人羡慕的,是他在经历了这么多苦难之后,还能活得如此有趣。

  他调侃自己的文章:

  余生平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

  他自我解嘲是个酒鬼:

  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

  他鼓励年轻人要多玩:

  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他很喜欢颍州(今安徽阜阳市颍州区)这个地方,给朝廷写了无数道请求,希望来这里养老,终于在他65岁那年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他欣喜若狂,一口气写了十首采桑子来赞美颍州的西湖,每一首都以“西湖好”来开头:

  轻舟短棹(zhào)西湖好,春深雨过西湖好,画船载酒西湖好,群芳过后西湖好,平生为爱西湖好……

  啧啧啧,真是有才任性呀!

  一起来欣赏一下流传最广的第四首吧——

  采桑子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使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这个老头啊,还是那么爱热闹!整日里宴饮笙歌,即使是群芳过后的西湖,在他眼里都是那么美好!

  而且,这个老头太臭美,竟然插了满头的花跑来跑去!

  浣溪沙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猜你喜欢宋代古诗词

谢判官幽谷种花

宋代 欧阳修

浅深红日宜相间,先后仍须次第栽。我欲四时携酒去,莫教一日不花开。

子华学士儤直未满遽出馆伴病夫遂当轮宿辄成拙句奉呈

宋代 欧阳修

万钉宝带烂腰镮,赐宴新陪一笑欢。金马并游年最少,玉堂初直夜犹寒。

自嗟零落凋颜鬓,晚得飞翔接羽翰。今日遽闻催递宿,不容多病养衰残。

别滁

宋代 欧阳修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答和王宣徽

宋代 欧阳修

相逢莫怪我皤然,出处参差四纪间。
有道方令万物遂,无能拟乞一身闲。
花前烛酌樽前月,淮上扁舟枕上山。
此乐想公应未暇,且持金盏醉红颜。

和圣俞聚蚊

宋代 欧阳修

颓阳照穷巷,暑退凉风生。
夫子卧环堵,振衣步前楹。
愁烟四邻起,鸟雀喧空庭。
余景蔼欲昏,众蚊复薨薨。
群飞岂能数,但厌声营营。
抱琴不暇抚,挥麈无由停。
散帙复归卧,咏言聊写情。
覆载无巨细,善恶皆生成。
朽木出众蠹,腐草为飞萤。
书鱼长阴湿,醯鸡由郁蒸。
豕鬣固多虱,牛闲常聚虻。
元气或台郁,◇之为孽腥。
卑臭乃其类,清虚非所经。
华堂敞高栋,绮疏仍藻扃。
金釭莹椒壁,玉壶含夜冰。
终朝事薰祓,岂敢近檐甍。
富贵非苟得,抱节居茅衡。
阴墙百虫聚,下偃众秽盈。
何尝曲肱乐,但苦聚雷声。
江南美山水,水木正秋明。
自古佳丽国,能助诗人情。
喧嚣不可久,片席何时征。

嵩山十二首 其三 二室道

宋代 欧阳修

二室对岧峣,群峰耸崷直。云随高下起,路转参差碧。

春晚桂丛深,日下山烟白。芝英已可茹,悠然想泉石。

欧阳修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770篇诗文

诗人欧阳修的古诗

宋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