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州〈特恩堂〉修纂的《世家第·濓溪周氏族谱》中有一篇〈周氏谱系源流〉:
文章以“欧阳文忠公曰”为首句,写到了濂溪世家周氏的谱系源流,自黄帝裔孙后稷至息国公的世系来源。对於这篇刊发在湘、赣、粤濓溪家族谱上的阐明世系的文章,有人貭疑,甚至提出要到《欧阳文忠公文集》中去查,是否真有其文。
其实,读此文者忽略了一个字,那就是“曰”。“曰”的字义是说的意思。听了我这个解读,也许有人会说,欧阳修说了吗?你有什么证据,你又没有欧阳修的录音。
这里,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有证据!证据就是中国二十五史中的唐史《新唐书》!这本唐史就是欧阳修主纂的,书中所写的内容,皆是欧阳文忠公所说。
欧阳修在《新唐书》(卷七十四·表·宰相世系)中这样写道:
看,欧阳修在《新唐书》写(说)的与《濓溪周氏家谱》中的文字內容是不是一样的。旣然《谱》中原文来自《新唐书》,《新唐书》又是欧阳修所写,当然不能侵犯其知识产权,所以文前用了“欧阳文忠公曰”,表示是引用了他说的话。
又有人提出怀疑,说欧阳修在《新唐书》中只写到才卿公只生了太子右宗卫率
怀义,未写到归仁公呀。其实国史人物收录的是社会政治名人和各方面的名家,达不到要求的,它不会收录其中。从左边周法僧家族世系表中的“空白格”,我们就可看出,周法僧不止一个儿子,也不可能没有孙子、曾孙子,却有第六、七、八代裔孙。正是因为那几代裔孙之名望,远夠不上收录于国史中的资格,所以没有收录他们的名字。
那么濂溪一族的始祖周归仁是不是永城敬侯才卿公的儿子、蓬陵侯周表的孙子呢?唐代名相周墀当年与濓溪公的七世祖周惟简联修族谱时写的《家谱原序》给出了答案:
木刻版旧谱因为系繁体字,且文不标点,现在很多人不认识也读不懂。
笔者在这里附了新谱标点版。
周墀与濂溪第七世先祖周惟简联修宗谱的事,在宗谱周惟简齿录条中有记载:
“公嘗偕同族左仆射墀公同修家谱与周长球谱同显于世”。周长球谱指汉代汝坟
侯刘仁长子周球所修宗谱。从此文中我们得知周氏家族历史上有两次撰修的谱牒,在历史上是有名的。它就是汉代周球谱和唐代周墀、周惟简联修的几周氏宗谱。
从周墀《谱序》文中“乃溯蓬陵侯以来至永城侯为一派,与南迁黄冈者为一派,
析为两册。”我们知道了这次修谱,是汝南郡的永城沠一脉与黄冈沠一脉联修家谱。
永城沠指蓬侯周表至永城侯周才卿一沠。文中接着写道:“永城之沠逮息国公,张大厥声,继产廿四才子,振翼云汉,垂光虹蜺,继踵当官,異代同荣,美成在久。其在斯乎﹖”这其中“息国公”就是周归仁。他与欧阳修《周氏谱系源流》中的怀义,同是永城侯周才卿的儿子。这“继产廿四才子”,便是周归仁第四代孙道州刺史周如鍉和道州司马周如锡兄弟所生二十四“弘”。
宋代欧阳修与唐代周墀相去近800年,他考证了周墀家譜,写下的“周氏家谱世系源流”,便是由此而来。 唐代名相周墀所写《家谱原序》解读
唐大中初年(847-849)唐代名相周墀与濓溪六世祖周惟简联修了汝南郡《周氏家谱》,他在《家谱原序》中写下了这两支汝南郡周氏的名称:永城周氏与黄冈周氏。他写道:“乃溯蓬陵侯以来至永城侯为一派,与南迁黄冈者为一派,析为两册。”可见是虽同一脉,却支分两派的汝南周氏联修的谱牒。
对永城周氏一派,他这样记述:永城之派,逮自息国公张大厥声,继产二十四才子,振翼云汉,垂光虹蜺,继踵当官,異代同荣,美成在久,其在斯乎。据此,给我们提供了永城派的世系:蓬陵侯(周表)→永城敬侯(周才卿)→息国公(周归仁)→继产(二十四才子)。这二十四才子,正是周惟简家族的荣耀。他们是息国公第四代孙唐金紫光禄大夫、道州司马参军周如锡的十八个儿子,与其兄道州刺史周如鍉六个儿子,共二十四位以“宏”字起名的进士。均是周惟简的先辈祖先。
对于自己所属的黃冈派,周墀这样写道﹕黃冈之派迨谯郡公父作子述,踵武连鏢;至于墀,被蒙殊恩,备位宰辅。食旧德,诵先芬,奠世系。这里,他也写出了黄冈周氏一沠的世系:即谯郡公(周法尚)→周绍范(袭爵谯郡公);法尚之弟黄州总管(周法明)→梁县令(周恽)→左拾遗(周沛)→右骁卫兵曹参军(周颋)→右仆射(周墀)→校书郎(周宽饶)。这里他写的“迨谯郡公父作子述”,显然是指周法尚子周绍范袭“爵谯郡公”一亊。对他自己则谦虚地称“被蒙殊恩,备位宰辅”。
由于历史上谱序不标点不断句,今人很多难把序文读通读懂,就有一些周敦颐家族的后人把自己当成了周墀后代,自称为“仆射公后裔”,把周宽饶当成了周归仁或周如锡,标为先祖,这其实是对周墀谱序的误读。
读了周墀谱序,我们可以看出蓬陵侯之子、永城侯周才卿,旣生了太子右宗卫率周怀义,也生了息国公周归仁。为什么唐史《宰相世系表》会记录怀义呢?因为怀义的孙子周允元后来做了“宰相”。有了“光宗耀祖”的光环。而归仁公下子孙,虽然产了“二十四才子”,但都没有做“位及宰相”的大官。
周氏家族在唐代时出了两名宰相:一位是武后时期(684~705)的宰相周允元;另一位是宣宗期间(847~860)的周墀。他们分别属于永城侯家族和谯郡公家族。
谯郡公周法尚家族在《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的记载
蓬陵侯周表、永城侯周才卿、息国公周归仁至周惟简、周敦颐世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