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每书字,尝自嫌其不佳”、“恨字体不工,不能到古人佳处”……
欧阳修,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一生中最不自信的就是写字了。
看看他自嫌不佳的字——
欧阳修《灼艾帖》行楷 纸本丨纵25cm,横18cm丨故宫博物院藏
放大看得很清楚,这字怎么看,都得秒杀很多人吧。
欧阳修自认为写字不好,所以拼命写。
欧阳修跋《集古录》丨 纵27.2cm,横171.2cm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诗文书画都是他年轻时的大爱,但他也认识到,自己不是那种天才型的人,于是偏重诗文,终成一代大家。
欧阳修行书《局事帖》 23.6×9.8cm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在欧阳修那个时代,书法是文人的游戏,好也罢,差也罢,玩玩而已,只要人好,别人一般不乐意给你差评。
欧阳修楷书 致端明侍读尺牍 25.9×53.4cm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欧阳修一生得意的事情不少,但他最在意的,是自己对文字的掌控能力。
欧阳修《谱图序稿》丨纵30.5cm,横66.2cm丨辽宁省博物馆藏
李敖先生自诩白话文天下第一,但在古文方面,他很佩服欧阳修的功夫。一个很有名的故事是,在主修《新唐书》的时候,欧阳修考验下属们的文字功力,出了个题:一匹脱缰的惊马跑过闹市,踩死了一条狗 ,用最少的文字讲这件事。大家回答之后,欧阳修很得意地给出自己的答案:逸马毙犬于道。多一个字就是废话,少一个字就说不清楚。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非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非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非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非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非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非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