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杜甫、欧阳修的眼睛都不太好使?

杜甫、欧阳修的眼睛都不太好使?

  


  生活中

  10个年轻人

  7个戴眼镜

  2个戴隐形

  剩下那位应该是个飞行员

  眼镜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的必需品

  摘了眼镜

  10米之外

  安能辨你是雌雄?

  


  表情包来源于网络

  不仅现代人受近视折磨

  古人也有这个困扰

  比如杜甫的视力就不太好

  古人近视情况

  首先我们知道,古代人并没有受到各类电子产品的摧残,近视的主要原因,就是学习。

  不过在古代呢,只有一些富有的家庭会让家里男孩儿去念书。所以读书人所占的比例并不多,近视眼的情况可以说是少之又少了。

  


  这时出现了一批,头悬梁锥刺股、挑灯夜读的上进人士,他们就是近视的高发人群。

  其中我们熟悉的几位文人墨客就被近视眼给毒害。宋代叶梦得的《石林燕语》中记载:“欧阳文忠近视,常时读书甚艰,惟使人读而听之。”

  欧阳文忠就是我们熟知的欧阳修,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欧阳修的近视程度已经需要别人把书读给他听了。

  


  知道这个消息的百妹有点吃惊,现在想想上学时背过的《醉翁亭记》:“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欧阳先生您确定您看清楚了吗?

  诗圣杜甫也曾写过“老年花似雾中看”的诗句,感觉这一半是老花眼捣鬼,一半是近视眼作祟啊。

  古人如何治近视眼

  其实说起古人的办法,肯定是没有眼镜好用,不过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近视眼的痛苦:

  1.古人视野广阔,各种风景尽收眼底,不像现在除了高楼还是高楼,常常眺望远处,对于缓解眼部压力有很好的作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

  2.古人在写作时所使用毛笔,笔头非常长,使眼睛离桌子距离较远,这也很好的预防了古人的近视。

  3.在挑灯夜战时,古人也会选用枸杞子作为燃烧的材料。《志雅堂杂钞》中记载:“枸杞子,可以榨油点灯,观书益目。”

  4.古代甚至还有人将水滴撒在书上,通过水滴放大的办法来更清楚的看到字。清代《除余众考》中记录:“史沆断狱,取水精十数种以入,初不喻,既而知案牍故暗者,以水精承目照之,则见。”

  


  古人还常常服用中药去治疗眼睛。《本草纲目》中就有多种药物有明目助读的功效,比如芜菁花“主治虚劳眼暗,久服长生,可夜读书。”

  还有很多如决明子等药材在中医中被认为可以明目。

  古人为了抵御近视

  保温杯里泡枸杞

  时不时还得往纸上洒点水

  当代人为了治近视

  配眼镜、滴眼药……

  不得不说

  视力不好真的太麻烦了

  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护心灵的窗户

  去看更美好的世界呀!


猜你喜欢宋代古诗词

古瓦砚

宋代 欧阳修

砖瓦贱微物,得厕笔墨间。
於物用有宜,不计丑与妍。
金非不为宝,玉岂不为坚。
用之以发墨,不及瓦砾顽。
乃知物虽贱,当用价难攀。
岂惟瓦砾尔,用人从古难。

双井茶

宋代 欧阳修

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凤爪。
穷腊不寒春气早,双井芽生先百草。
白毛囊以红碧纱,十斤茶养一两芽。
长安富贵五侯家,一啜犹须三月夸。
宝云日注非不精,争新弃旧世人情。
岂知君子有常德,至宝不随时变易。
君不见建溪龙凤团,不改旧时香味色。

忆龙门

宋代 欧阳修

楚客有归心,因声道故岑。
依依动春色,蔼蔼望香林。
山日岩边下,溪云水上◇。
遥知怀洛社,应复动乡吟。

书怀感事寄梅圣俞

宋代 欧阳修

相别始一岁,幽忧有百端。
乃知一世中,少乐多悲患。
每忆少年日,未知人事艰。
颠狂无所阂,落魄去羁牵。
三月入洛阳,春深花未残。
龙门翠郁郁,伊水清潺潺。
逢君伊水畔,一见已开颜。
不暇谒大尹,相携步香山。
自兹惬所适,便若投山猿。
幕府足文士,相公方好贤。
希深好风骨,迥出风尘间。
师鲁心磊落,高谈羲与轩。
子渐口若讷,诵书坐千言。
彦国善饮酒,百盏颜未丹。
几道事闲远,风流如谢安。
子聪作参军,常跨跛虎鞯。
子野乃秃翁,戏弄时脱冠。
次公才旷奇,王霸驰笔端。
圣俞善吟哦,共嘲为阆仙。
惟予号达老,醉必如张颠。
洛阳古郡邑,万户美风烟。
荒凉见宫阙,表里壮河山。
相将日无事,上马若鸿翩。
出门尽垂柳,信步即名园。
嫩箨筠粉暗,渌池萍锦翻。
残花落酒面,飞絮拂归鞍。
寻尽水与竹,忽去嵩峰巅。
青苍缘万仞,杳蔼望三川。
花草窥涧窦,崎岖寻石泉。
君吟倚树立,我醉欹云眠。
子聪疑日近,谓若手可攀。
共题三醉石,留在八仙坛。
水云心已倦,归坐正杯盘。
飞琼始十八,妖妙犹双环。
寒篁暖凤嘴,银甲调鴈弦。
自制白云曲,始送黄金船。
珠帘卷明月,夜气如春烟。
灯花弄粉色,酒红生脸莲。
东堂榴花好,点缀裙腰鲜。
插花云髻上,展簟绿阴前。
乐事不可极,酣歌变为叹。
诏书走东下,丞相忽南迁。
送之伊水头,相顾泪潸潸。
腊月相公去,君随赴春官。
送君白马寺,独入东上门。
故府谁同在,新年独未还。
当时作此语,闻者已依然。

游龙门分题十五首·宿广化寺

宋代 欧阳修

横槎渡深涧,坡露采香薇。樵歌杂梵响,共向松林归。
日落寒山惨,浮云随客衣。

嵩山十二首·中峰

宋代 欧阳修

望望不可到,行行何屈盘。
一迳林杪出,千岩云下看。
烟岚半明灭,落照在峰端。
欧阳修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770篇诗文

宋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