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如一场艳遇,欧阳修与琅琊山一见钟情!“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他被琅琊山的秀丽景色迷醉,在滁州任职两年多的时间里,感怀时世,寄情山水,常登此山饮酒赋诗。
仙境琅琊寺 辛新/摄
琅琊古刹住持僧智仙同情欧阳修的境遇,尤钦佩他的文才,特在山腰佳胜处修筑一亭,以供太守歇脚、会友、饮酒、作赋。欧阳修以自己的名号“醉翁”为此亭命名,从此便有了天下第一亭——醉翁亭,其《醉翁亭记》也随之横空出世,流传千古。
除欧阳修外,唐宋文人韦应物、王禹偁、辛弃疾等也先后到滁州为官。他们修筑城池楼馆,开发山川名胜,为琅琊山写下动人的诗词歌赋。
夏日会峰阁 骆方建/摄
又有众多声名显赫的文人墨客对琅琊山魂牵梦绕,像苏轼、王安石、曾巩、李绅、梅尧臣、顾况、宋濂、王阳明、王令、文征明、王世桢、杨杰等文豪大家不远千里、万里来一睹琅琊山的芳容,也都留下了许多与琅琊山有关的名篇佳句。
蔚然深秀 吴宗宝/摄
今天,无论你是在琅琊古道上行走,还是在琅琊寺的禅院内驻足,亦或是在南天门上远眺,那种历史与现实的不断切换,都会让你产生梦幻般的陶醉。
醉翁之意不在酒
很多时候,让我们沉醉的
是眼前的山水,一支桃花,几片新叶
三二闲僧的身影
或者是远处的钟声,迎面而来的一阵春风
慕名 吴利贤/摄
很多时候我们为自己举杯
因为逃离和放下
因为空,有足够的空间,在内心里安放一座山
琅琊山是皖东第一名胜,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城山相接。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24大文化名山之一,安徽省五大风景区之一。主要山峰有摩陀岭、凤凰山、大丰山、小丰山、琅琊山等。琅琊山古称摩陀岭,唐大历六年(771),滁州刺史李幼卿搜奇探胜,据东晋司马睿任琅琊王时曾寓居于此而转运称帝的传说,称其为琅琊山。后因山川秀美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而名扬天下。
琅琊晨曦 杨志国/摄
不可错过的那些风流地儿
醉翁亭
醉翁亭景区距离琅琊山脚一公里。醉翁亭建筑群,布局紧凑别致,亭台小巧独特,总面积不到1000平方米,却有多处互不雷同的建筑、景致。中国古代文化的珍宝《醉翁亭记》碑,是琅琊山森林公园最吸引游人的一个主景区。
野芳园
野芳园原名“盆景园”。始建于1985年8月,是进入琅琊山山门牌坊后的第一个风景区。此园的建筑风格仿苏州园林建筑的基本特点,亭堂建筑飞檐翘角,白色马头墙,嵌砌漏窗,上复青灰色的筒瓦和小瓦,色彩和谐淡雅。
深秀湖
深秀湖景区位于琅琊山醉翁亭至琅琊寺的山道边。因其青山环抱,景色秀丽,而取欧阳修《醉翁亭记》中 “蔚然深秀”之意,故名。
琅琊寺
琅琊寺为全国重点寺庙,因坐落在琅琊山中,人们俗称 “琅琊寺”,是皖东著名的佛教胜地。琅琊寺原名宝兴寺,始建于唐大历六年(771)。“琅琊古刹”是古滁州十二景之一。佛寺依山就势,隐于密林之中,寺内吴道子画“观自在菩萨”像为稀世珍宝。
丰乐亭
丰乐亭景区位于琅琊山风景区丰山脚下,为北宋欧阳修亲手所建于北宋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 并撰文《丰乐亭记》以记之。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西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余曰 一作:予曰)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