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韩愈很浪漫的一首诗,开篇就想象奇特,最后14字更令人动容

韩愈很浪漫的一首诗,开篇就想象奇特,最后14字更令人动容

  一首诗有一个令人惊异的开篇,又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尾,必然会让无数人感到惊艳。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写作也是如此,好的开篇可以统领全文、提纲契领,但如果虎头蛇尾,也会令人遗憾。

  比如白居易的《忆江南》,开篇“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强调自己的亲身感受,令人信服;结尾“能不忆江南?”以反诘作结,作者无疑问而提问,却加强了所肯定的意思。

image

  虽然全文只有短短的27字,作者却非常用心地处理好了这些细节。下面介绍韩愈很浪漫的一首诗,开篇就想象奇特,最后14字更令人动容。

  古意

  唐代:韩愈

  太华峰头玉井莲,开花十丈藕如船。

  冷比雪霜甘比蜜,一片入口沈痾痊。

  我欲求之不惮远,青壁无路难夤缘。

  安得长梯上摘实,下种七泽根株连。

  韩愈,字退之,世称昌黎先生。他3岁时父亲去世,后来哥哥也撒手人寰,不得已只能跟随寡嫂生活。他自念是孤儿,从小便刻苦读书,无须别人嘉许勉励,后来果然成为一代文豪。韩愈的诗文构思奇特、取材新颖,还善于捕捉和表现变态百出的自然现象。

image

  华山,雅称太华山,在陕西渭南华阴,南接秦岭、北瞰黄渭,自古以来就被称为奇险天下第一山。这首诗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作者将神话传说与现实理想结合起来,构成了一幅色彩艳丽的图画。

  开篇两句写神话传说,“太华峰头玉井莲,开花十丈藕如船。”太华峰,即华山的玉女峰;玉井莲,传说华山生长一种千叶白莲,食之可以成仙。诗人先说玉井白莲生于何处,再说玉井白莲硕大无比。花开一丈,已为奇观;结藕如船,更是奇特。

  描写了外观之后,接下来展现白莲的内在神奇,“冷比雪霜甘比蜜,一片入口沈痾痊。”沈疴,久病,积痨。传说有一种龙肝瓜,生长在冰冷的山谷,瓜上常有霜雪,食之冰凉、但甘甜如蜜。这里是说玉井藕也像龙肝瓜一样,冰冷而甘甜。

  原来这白莲能够疗人疾病,起人“沈疴”。前四句介绍了有关玉井白莲的神话传说,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也为下文打下了铺垫。

image

  玉井白莲既然如此神妙,自然激发了诗人对白莲的渴求,颈联转而表达诗人的惆怅,“我欲求之不惮远,青壁无路难夤缘。”夤缘,指登高时,常借助柔条、葛藤之物,这种攀缘方法叫夤缘。诗人发现它是可望而不可即,因为那里“青壁无路”,难于攀扶而上。

  传说如此神奇,风景这般秀丽,诗人当然不甘退缩。韩愈却又突发奇想,“安得长梯上摘实,下种七泽根株连。”七泽, 古时楚国有七泽,这里泛指天下所有泽塘。

  于是诗文至此便显得忽开新意,诗人欲索长梯,到华山的峰顶摘实,并且不是只供自己独享,而是要将这种奇特的玉莲遍种于人间湖泊,来造福世人。诗人胸襟阔大,不但结得有趣,也更有味。

image

  纵观韩愈的这首诗,不仅想象丰富,描写逼真,而且开篇、结尾都非常好,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更彰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华山的白莲如此神奇,不仅“开花十丈藕如船”,而且又可以治愈疾病。

  诗人非常希望得到这样的珍宝,可惜“青壁无路”,但他又激发雄心,欲“安得长梯、下种七泽”,以造福百姓、回报社会,其宅心仁厚、可见一斑。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赠贾岛(以下二首见《万首绝句》)

唐代 韩愈

孟郊死葬北邙山,从此风云得暂闲。
天恐文章浑断绝,更生贾岛著人间。

讳辩

唐代 韩愈

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举,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举举者为非。听者不察也,和而唱举,同然一辞。皇甫湜曰:“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愈曰:“然。”

律曰:“二名不偏讳。”释举者曰:“谓若言‘征’不称‘在’,言‘在’不称‘征’是也。”律曰:“不讳嫌名。”释举者曰:“谓若‘禹’与‘雨’、‘丘’与‘蓲’举类是也。”今贺父名晋肃,贺举进士,为犯二名律乎?为犯嫌名律乎?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夫讳始于何时?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孔子欤?周公作诗不讳,孔子不偏讳二名,《春秋》不讥不讳嫌名,康王钊举孙,实为昭王。曾参举父名晳,曾子不讳昔。周举时有骐期,汉举时有杜度,此其子宜如何讳?将讳其嫌遂讳其姓乎?将不讳其嫌者乎?汉讳武帝名彻为通,不闻又讳车辙举辙为某字也;讳吕后名雉为野鸡,不闻又讳治天下举治为某字也。今上章及诏,不闻讳浒、势、秉、机也。惟宦官宫妾,乃不敢言谕及机,以为触犯。士君子言语行事,宜何所法守也?今考举于经,质举于律,稽举以国家举典,贺举进士为可邪?为不可邪?

凡事父母,得如曾参,可以无讥矣;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今世举士,不务行曾参周公孔子举行,而讳亲举名,则务胜于曾参周公孔子,亦见其惑也。夫周公孔子曾参卒不可胜,胜周公孔子曾参,乃比于宦者宫妾,则是宦者宫妾举孝于其亲,贤于周公孔子曾参者邪?

送侯参谋赴河中幕(侯继时从王谔辟)

唐代 韩愈

忆昔初及第,各以少年称。君颐始生须,我齿清如冰。
尔时心气壮,百事谓己能。一别讵几何,忽如隔晨兴。
我齿豁可鄙,君颜老可憎。相逢风尘中,相视迭嗟矜。
幸同学省官,末路再得朋。东司绝教授,游宴以为恒。
秋渔荫密树,夜博然明灯。雪径抵樵叟,风廊折谈僧。
陆浑桃花间,有汤沸如烝.三月崧少步,踯躅红千层。
洲沙厌晚坐,岭壁穷晨升。沈冥不计日,为乐不可胜。
迁满一已异,乖离坐难凭。行行事结束,人马何蹻腾。
感激生胆勇,从军岂尝曾。洸洸司徒公,天子爪与肱。
提师十万馀,四海钦风棱。河北兵未进,蔡州帅新薨。
曷不请扫除,活彼黎与烝.鄙夫诚怯弱,受恩愧徒弘。
犹思脱儒冠,弃死取先登。又欲面言事,上书求诏征。
侵官固非是,妄作谴可惩。惟当待责免,耕劚归沟塍。
今君得所附,势若脱鞲鹰。檄笔无与让,幕谋识其膺。
收绩开史牒,翰飞逐溟鹏。男儿贵立事,流景不可乘。
岁老阴沴作,云颓雪翻崩。别袖拂洛水,征车转崤陵。
勤勤酒不进,勉勉恨已仍。送君出门归,愁肠若牵绳。
默坐念语笑,痴如遇寒蝇。策马谁可适,晤言谁为应。
席尘惜不扫,残尊对空凝。信知后会时,日月屡环縆.
生期理行役,欢绪绝难承。寄书惟在频,无吝简与缯。

雨中寄张博士籍、侯主簿喜

唐代 韩愈

放朝还不报,半路蹋泥归。雨惯曾无节,雷频自失威。
见墙生菌遍,忧麦作蛾飞。岁晚偏萧索,谁当救晋饥。

南山有高树行赠李宗闵

唐代 韩愈

南山有高树,花叶何衰衰。上有凤凰巢,凤凰乳且栖。
四旁多长枝,群鸟所托依。黄鹄据其高,众鸟接其卑。
不知何山鸟,羽毛有光辉。飞飞择所处,正得众所希。
上承凤凰恩,自期永不衰。中与黄鹄群,不自隐其私。
下视众鸟群,汝徒竟何为。不知挟丸子,心默有所规。
弹汝枝叶间,汝翅不觉摧。或言由黄鹄,黄鹄岂有之。
慎勿猜众鸟,众鸟不足猜。无人语凤凰,汝屈安得知。
黄鹄得汝去,婆娑弄毛衣。前汝下视鸟,各议汝瑕疵。
汝岂无朋匹,有口莫肯开。汝落蒿艾间,几时复能飞。
哀哀故山友,中夜思汝悲。路远翅翎短,不得持汝归。

刘生诗

唐代 韩愈

生名师命其姓刘,自少轩轾非常俦。弃家如遗来远游,
东走梁宋暨扬州。遂凌大江极东陬,洪涛舂天禹穴幽。
越女一笑三年留,南逾横岭入炎州。青鲸高磨波山江,
怪魅炫曜堆蛟虬。山cd讙噪猩猩游,毒气烁体黄膏流。
问胡不归良有由,美酒倾水炙肥牛。妖歌慢舞烂不收,
倒心回肠为青眸。千金邀顾不可酬,乃独遇之尽绸缪。
瞥然一饷成十秋,昔须未生今白头。五管历遍无贤侯,
回望万里还家羞。阳山穷邑惟猿猴,手持钓竿远相投。
我为罗列陈前修,芟蒿斩蓬利锄耰.天星回环数才周,
文学穰穰囷仓稠。车轻御良马力优,咄哉识路行勿休,
往取将相酬恩雠。
韩愈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372篇诗文

诗人韩愈的古诗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