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王安石出了一个上联,苏轼至死都没想出下联,却被一落魄秀才对出

王安石出了一个上联,苏轼至死都没想出下联,却被一落魄秀才对出

  苏轼,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一生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词作,绝对是当时文坛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二十出头的苏轼,轻而易举地考取了进士,其才华得到了欧阳修的赏识和推崇,很快就名满京城。除了作词之外,苏轼还擅长对联,经常与佛印和尚等人吟诗作对,几乎没有他对不出的对联。

  

image


  有一天,苏轼在街上遇到了一个自称神算的老头,他只看了苏轼一眼,就留下了十字预言:“一双学士眼,半颗被贬头。”此预言也很简单,就是说纵然苏轼有过人的才华,但仕途将非常坎坷,被皇帝贬官几乎是家常便饭。苏轼压根就不相信神算的话,但他也没有当场反驳,只是一笑而过。

  

image


  刚做官的前几年,在恩师欧阳修的提拔下,苏轼先后被提拔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来,由于父亲苏洵病逝,苏轼就回家守孝三年,期满后回到了京城。正当他准备大展身手时,宰相王安石推行了变法,欧阳修等人因与王安石的主张不同,被贬到外地做官。

  苏轼对王安石变法也有一些看法,就给皇帝写了一封奏折,阐述了新法的不足之处,希望皇帝能三思而后行。与宰相王安石相比,苏轼官职低微,在朝中的影响力也很小,不但不能阻挡新法实施的步伐,反而因此得罪了王安石。虽然王安石并没有立马将苏轼调离京城,但他心中也很愤怒,就想找个机会提醒一下苏轼,让他做人要低调一些。

  

image


  一天退朝之后,苏轼因公事到王安石府上拜访,在他刚要离开的时候,王安石把他叫住了,并说道:“满朝文武对你的才华都非常欣赏,我刚好想到一个上联,但一时间却没有想到合适的下联,不知你是否愿意尝试一下?”苏轼心中乐开了花,心想:“在对联方面,我还没有怕过谁,这次一定要好好表现一番。”就点头答应了。

  

image


  王安石让人拿出笔墨纸砚,挥笔写出了上联:“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此联看似很简单,其实非常的难。因为当年的正月和腊月都赶上了“立春”,且是闰八月,故曰“两度春秋”。苏轼思考了很久,都没有想出绝佳的下联,一脸懵逼地离开了,此后一直没有忘记这件事,但他至死都没能给出下联,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image


  转眼间几百年过去了,到了明朝时期,有一位落魄秀才,因一次偶然的机会,从别人口中听说了王安石的那个上联,大笑着说道:“这有何难?我心中已经想到了答案。”众人都嘲笑他,说他是在吹牛皮,秀才丝毫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张口就对出了这样一个下联:“六旬花甲再周天,世上重逢甲子。”你觉得秀才给出的这个下联怎么样呢?


猜你喜欢宋代古诗词

雪中游北山呈广州使君和叔同年

宋代 王安石

南州岁晚亦花开,有底堪随驿使来。
看取锺山如许雪,何须持寄岭头梅。

示蔡天启三首

宋代 王安石

身著青衫骑恶马,日驰三百尚嫌迟。
心源落落堪为将,却是君王未备知。

同熊伯通自定林过悟真二首

宋代 王安石

与客东来欲试茶,倦投松石坐欹斜。
暗香一阵连风起,知有蔷薇涧底花。

小姑

宋代 王安石

小姑未嫁与兰支,何恨流传乐府诗。
初学水仙骑赤鲤,竟寻山鬼从文狸。
缤纷云杉空棠檝,绰约烟鬟独桂旗。
弄玉有祠终或往,飞琼无梦故难知。

题齐安寺山亭

宋代 王安石

此山无踯躅,故国有杨梅。
怅望心常折,殷懃手自栽。
暮年逢火改,晴日对花开。
万里乌塘路,春风自往来。

挽舜元胡著作郎

宋代 王安石

德行文章里闬宗,姓名朝野尽知公。侍亲存没皆全孝,报政初终必竭忠。

性直不从花县乐,分安求逸郁堂空。从今永别人间去,笑入蓬瀛阆苑中。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815篇诗文

宋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