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王安石的影响与司马光的忧虑

王安石的影响与司马光的忧虑


  人的地位会变化,吉凶祸福也会交替循环。因此,考虑问题宁可深远些,不宜太浅近。

  司马光执政,反王安石变法之道而行之。当时,毕仲游任河东路刑狱提点,写了封信给司马光,信中说:

  “过去王安石以兴作之论,说动了先帝,但忧虑财力不足,所以凡是可以得到民间钱财的政策,没有不用的。发放青苗贷款,设置‘市易务’、收敛‘助役钱’、变革盐法,等等。现在废除了‘青苗法’、取缔了‘市易务’、免掉了‘助役钱’、废弃了盐法。凡只是为了获利而伤害老百姓的事,都一扫而光,更改了它。那些过去在实行新法时被重用的人,心里必然会不高兴。必然还要出于不足之情,说不足的事,以感动皇上。他们的话就是让石头人听了,也会动心。如果这样,那么被废除的可以再发放,被取缔的可以再设置,被免掉的可以再收敛,被废弃的可以再存在。



  现在治理国家的办法,应当让天下有识之士献计献策。深入了解收支的数字,将各地所积蓄的钱粮,一并归于地方官府,使他们的经费可以支付二十年的所需。几年之后,又将会是今天的十倍,使天子清楚地知道天下在钱财上的剩余。那么‘不足’之论,就不可能陈述在天子面前,然后新法才可以永远被废弃而不再实行。

  当初王安石身居高位,朝廷内外没有不是他的人,所以他的变法能够实行。今天您想疗救前日的弊病,但您身边担任各种职务的官吏,十有七八都是王安石的门徒。虽然起用了两三个旧臣,用了六七个正人君子,然而,上百人中才占十几个,这种形势哪里能有所作为呢?不具备可以做事的条件而想去做,那么‘青苗法’虽然废除,又会再实行,何况还没有彻底废除呢?‘市易务’、‘助役钱’、‘盐法’等也无不如此。用这样的办法去疗救前日的弊病,就好比一个人久病稍愈,他的父亲、儿子、兄弟都面有喜色,但别人也不敢贸然祝贺,因为他的病并没有根除。”

  司马光看了这封信,面色严峻,因为他所忧虑的也正是这个问题。


猜你喜欢宋代古诗词

示永庆院秀老

宋代 王安石

禅房借枕得重欹,陈迹翛然尚有诗。
嗟我与公皆老矣,拂天松柏见栽时。

送谢师宰赴任楚州

宋代 王安石

珠玉不自贵,故为人所怜。
贤愚亦如此,好恶有自然。
闻子愚东南,使我抱幽悁。
炎风沙土中,甘与子留连。
大梁非无客,跪起废食眠。
相看独不厌,以此知子贤。
衰气已难强,壮心方少年。
才高岂易得,勖子在雕镌。
昆仑一支流向东,七月八月船如风。
爱君少壮此行乐,恨我留连成老翁。
神头两岸水无穷,伏槛荷花满地红。
当时不得君携手,今日山川在眼中。

王子直挽辞

宋代 王安石

多才自合至公卿,岂料青衫困一生。
太史有书能叙事,子云於世不徼名。
丘坟惨淡箕山绿,门巷萧条颍水清。
握手笑言如昨日,白头东望一伤情。

送吴龙图知江宁

宋代 王安石

才高明主眷方深,属郡闻风自革心。闾里不须多按治,山川从此数登临。

茅檐坐隔云千里,柏垄初抽翠一寻。东望泫然知有寄,但疑公岂久分襟。

题汤泉壁垩诸子有欲闲之意

宋代 王安石

吟哦一水上,披写众峰间。
偶运非彭泽,留名比岘山。
君才今卨稷,家行古原颜。
平世虽多士,安能易地闲。

卧闻

宋代 王安石

卧闻黄栗留,起见白符鸠。
坐引鱼儿戏,行将鹿女游。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815篇诗文

宋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