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柳永晚年做的这首词,可与《离骚》媲美,宋人评为“凄凉一曲终”

柳永晚年做的这首词,可与《离骚》媲美,宋人评为“凄凉一曲终”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故又人称柳七,福建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年轻时应试科举,屡屡落第,当暮年及第,担任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后来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柳永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为乐工歌伎撰写歌词,自谓“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柳永一生致力于词的创作与革新,在扩大词境、发展慢词、丰富词作表现手法上都有杰出贡献。柳永创立的长调慢词,音律谐协,句法活泼,平仄韵位错落有致。

  

image


  长调是词调体式之一,指词调中的长曲,一般词字数在91字以上。慢词是宋词的主要体式之一,也是宋代词人常用的曲调样式之一,语调缓慢、节奏舒缓。

  柳永有一首词全词多达212个字,是长调中最长的体裁之一,乃是柳永晚年时回顾自己一生的感慨之作:

  《戚氏·晚来秋》

  晚秋天,一霎微雨洒庭轩。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凄然,望江关,飞云黯淡夕阳间。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远道迢递,行人凄楚,倦听陇水潺湲。正蝉吟败叶,蛩响衰草,相应喧喧。

  孤馆,度日如年。风露渐变,悄悄至更阑。长天净,绛河清浅,皓月婵娟。思绵绵。夜永对景,那堪屈指暗想从前。未名未禄,绮陌红楼,往往经岁迁延。

  帝里风光好,当年少日,暮宴朝欢。况有狂朋怪侣,遇当歌对酒竞留连。别来迅景如梭,旧游似梦,烟水程何限。念名利,憔悴长萦绊。追往事、空惨愁颜。漏箭移,稍觉轻寒。渐呜咽,画角数声残。对闲窗畔,停灯向晓,抱影无眠。

  

image


  上片描写了微雨过后的薄暮景色,只用“晚秋”二字就点明了时令是九月。紧接着,描写了眼前这个荒寂的驿馆内的景象,凋谢的秋菊梧桐在细雨中被似雾的残烟笼罩着,初步构画出了全词的凄凉基调。

  而最后一句中“蝉鸣”与“蛩响”的彼此相应,与作者内心的凄凉之感相共鸣,

  中片紧承上片,由傍晚进入深夜,风清露冷,天气渐变,人声悄然,怎能不勾起人心中的情思呢?词人终是不堪寂寞的,失了“针线闲拈伴伊坐”的知己,他也只能寄望于与知己红颜共沐同一片夜空。

  字字句句都流露出他对命运的质问,一生缠绵于“绮陌红楼”,终老而“未名未禄”的,此时他对自己一生的恣狂心性后悔了。

  

image


  下片继续写狂放不羁的少年生活,与前片衔接细密,以往日的欢娱更衬出如今的落寞,逝去的日子如云烟,往昔不会再返。经过一番铺垫与蓄势,自然引出“念利名憔悴长萦绊”一句。

  自己当初为何要抛亲别友?而选择孤独的在外漂泊呢?现在回想起来,这一切都是受功名利禄所迫害的啊!

  词的结尾又以长夜不眠的景语结束,写尽孤苦伶仃的滋味,极为传神。重回到现实,既是是柳永的自问,也是柳永的茫然不解。

  北宋末南宋初的文学家王灼在其所著的《碧鸡漫志》中称赞柳永此词“《离骚》寂寞千年后,《戚氏》凄凉一曲终”。

  柳永的这首《戚氏》可以说是自己一生的总括也是不为过的。全词由近及远、由远至近挥洒自如,抚今忆昔、由昔感今一气呵成。词的最后,留给读者的只剩下词人无尽的孤寂与凄凉。


猜你喜欢宋代古诗词

殢人娇(林钟商)

宋代 柳永

当日相逢,便有怜才深意。歌筵罢、偶同鸳被。别来光景,看看经岁。昨夜里、方把旧欢重继。
晓月将沈,征骖已鞴。愁肠乱、又还分袂。良辰好景,恨浮名牵系。无分得、与你恣情浓睡。

双声子

宋代 柳永

晚天萧索,断蓬踪迹,乘兴兰棹踪游。三吴风景,姑苏台榭,牢落暮霭初收。

夫差旧国,香径没、徒有荒丘。繁华处,悄无睹,惟闻麋鹿呦呦。

想当年、空运筹决战,图王取霸无休。江山如画,云涛烟浪,翻输范蠡扁舟。

验前经旧史,嗟漫载、当日风流。斜阳暮草茫茫,尽成万古遗愁。

临江仙引·渡口

宋代 柳永

渡口、向晚,乘瘦马、陟平冈。西郊又送秋光。对暮山横翠,衫残叶飘黄。凭高念远,素景楚天,无处不凄凉。
香闺别来无信息,云愁雨恨难忘。指帝城归路,但烟水茫茫。凝情望断泪眼,尽日独立斜阳。

玉楼春(五之五·大石调)

宋代 柳永

阆风歧路连银阙,曾许金桃容易窃。乌龙未睡定惊猜,鹦鹉能言防漏泄。
匆匆纵得邻香雪,窗隔残烟帘映月。别来也拟不思量,争奈余香犹未歇。

尾犯

宋代 柳永

晴烟羃羃。渐东郊芳草,染成轻碧。野塘风暖,游鱼动触,冰澌微坼。

几行断雁,旋次第、归霜碛。咏新诗,手捻江梅,故人赠我春色。

似此光阴催逼。念浮生、不满百。虽照人轩冕,润屋珠金,于身何益。

一种劳心力。图利禄,殆非长策。除是恁、点检笙歌,访寻罗绮消得。

甘草子·秋尽

宋代 柳永

秋尽。
叶翦红绡,砌菊遗金粉。
雁字一行来,还有边庭信。

飘散露华清风紧。
动翠幕,晓寒犹嫩,
中酒残妆整顿。
聚两眉离恨。
柳永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 267篇诗文

诗人柳永的古诗

宋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