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84年,柳永出生在山东费县。
柳永祖籍是福建人,出生时,刚好父亲柳宜为费县县令。
也算是半个福建、半个山东人了。
说起来是出身官宦世家,但祖父和父亲其实都是小官。
祖父柳崇曾为沙县县令,就是那个世界级品牌沙县小吃的发源地。父亲柳宜也差不多总是个县令一类的。
柳永最开始不叫柳永,他原名叫柳三变,名字来源于《论语》的“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意思是:君子,第一印象可能看起来非常严肃,但与他相处却又觉得如沐春风,听他言谈又感觉非常睿智犀利。
再直白一点:男人不止一面,七匹狼男装。
父亲可能希望他成为一个谦谦君子,未来仕途一路顺风。
但他最后自己改名柳永,父亲希望他三变,他却希望永远不变。
这是个有意思的改名。
由于他排行第七,所以江湖又称:柳七
公元1002年,柳永18岁。
从小成名的他豪情壮志,决定去京城赶考赢取功名。
然而就在路途中,古往今来最奇葩的事情就那么轻易地发生了。
柳永一路风尘,途中路过杭州,准备吃顿饭继续赶路。
结果,从小地方来的柳永,看到繁华的杭州,直接就懵逼了。
卧槽,世上居然还有这么好的地方?
于是,他决定停下来好好玩几天,看看西湖美丽的风景,以及西湖边跟西子一样美的妹纸。
但是,几天体会下来,柳永同学简直是大开眼界啊,于是作出了一个非凡的决定:
还考什么试啊,还不如找个小姐姐一起切磋诗词歌赋就好啦。
结果,这一停留就是六年。
六年啊,这柳永堪称第一心大哥,赶考因为杭州好玩,耽误了六年。
柳公子,你还记得“学,则庶人之子为公卿;不学,则公卿之子为庶人”的豪言么?
孙何非常看重柳永才华,所以吃吃喝喝都叫着他。
可惜好日子不久,不到一年,孙何就被升官调回京城。
走的时候,柳永也挺失落,毕竟好不容易有个大官可以当靠山,这么快就走了,这个情绪在他词里也有体现。
好雍容、东山妓女,堪笑傲、北海尊罍【léi 】。且追陪,凤池归去,那更重来。
意思是:权贵带来的妓女雍容华贵,他真有东晋谢安的儒雅之风。而陪他饮酒之人都极善饮酒,可以和汉献帝时的孔融媲美。姑且也追随他做个陪客,像他这么大的官郊游厌足回到京城了,哪能再来呢!
又过了6年,1015年,柳永再次参加礼部考试,第二次落榜。
而此时,情场和考场双双失意。
因为柳永这几年,词写得越来越好,跟妹子的纠缠也越来越多。
京城的歌妓都是闻名而来,都想让柳永作词,所以市井中一直流传着一段话:
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
不愿千两金,愿得柳七心。
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
其中有四位跟柳永的关系特别好,名字分别是:心娘、佳娘、酥娘、虫娘。
柳永同学除了给她们写优美的歌词外,还给每个人量身定做了一首情诗,由于太过于香艳,只摘录其中一首吧:
酥娘一搦腰肢袅。回雪萦尘皆尽妙。几多狎客看无厌,一辈舞童功不到。星眸顾指精神峭。罗袖迎风身段小。而今长大懒婆娑,只要千金酬一笑。
柳永红粉知己甚多,除了心娘、佳娘、酥娘、虫娘,还有陈师师、赵香香、徐冬冬三位女子。
他的一首西江月就描述了“调笑师师最惯,香香暗地情多,冬冬与我煞脾和”。
另外,还有一位谢玉英。是柳永上任之时,途经江州所交往的名妓。“江州名妓,当数谢玉英,才色第一。”
几天后,他们暂时分别,彼此已经到了非你不嫁、非你不娶的地步。
谢玉英立下誓言“从今为始,即当杜门谢客以待”。
柳永也当即表示:“赴任不便,若有心,任满之日,同到长安”。
但是,柳永任满时候,来到江州,发现谢玉英由于生活所迫,已经早开始开门接客。
柳永伤痛欲绝,含泪离去。
不是柳公子,你都有七八个了,你还不满足还想怎样?
1024年,40岁的柳永不服气决定再考一次。
结果,不出意外地他第四次落榜,于是愤然离开京城开封。
这次,他决定放飞自我,由水路南下寻访祖国的大好烟花柳巷,巡察各地妹子生活状态,寻找诗词创作灵感。
走的时候,他与自己的相好虫娘依依不舍。
于是,柳永写下了名传千古的《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我想,大多数人对于柳永的印象,也应该是这首词吧。
一句“多情自古伤离别”道尽离别伤感。
一言“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道尽无限的失意和失落。
从此,他四处漂泊,到过成都等地,多次写词追忆“却返瑶京,重买千金笑”,感叹“芳年壮岁,离多欢少”。
还写下了《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一刻,柳永把落寞和孤独写进血液里。
也许命运,本就是安排柳永属于烟花柳巷。
为官没有多久,有一次,柳永给当时的皇帝宋仁宗献上自己的一首词。
因为其中有两句:“宸游凤辇何处,度管弦声脆。”
意思是皇帝乘坐的凤辇何在?虽然看不到皇帝,但是听到随风传度过来的歌舞管弦吹奏的声音嘹亮清脆。
这本来是赞美的歌词。但是,悲剧的是:“宸游凤辇何处”这六个字,是仁宗哀悼真宗的哀挽联句里边的一句,是说他的父亲不在了,现在他的凤辇到何处去了?
后面的一句更悲剧:“太液波翻,披香帘卷,月明风细”。
“太液波翻”是说水波在秋风中动荡,皇帝大怒,说为何不用 “太液波澄”?
原来,“翻”就是动乱不安的意思,这个词是皇帝统一江山的大忌。
于是,刚刚开心没多久的柳永被贬。
往后13年,他辗转于成都、潭州、杭州、苏州等地,直到60多岁才调回京城。
作为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大词人,柳永对后来词人影响甚大。
苏东坡曾经评论柳永:人皆言柳耆卿俗,然如“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唐人高处,不过如此。
意思是:都说柳永很俗,但他能写出“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这样的佳句,即使是唐朝的诗人大家,也不过如此了。
他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佳句:
“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
“争如这多情,占得人间,千娇百媚”
“问甚时与你,深怜痛惜还依旧”
“假使重相见,还得似,旧时么”
“算何止、倾国倾城,誓回眸、万人断肠”
柳永曾经作词说自己:
平生身负,风流才调。
道人生、但不须烦恼。
遇良辰,当美景,追欢买笑。
剩活取百十年,只恁厮好。
人世虽有万千凄苦,幸好还有人记起你。
杨柳岸、晓风残月。
希望照你来生轮回,依然挥洒笔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