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万物收获的季节,一直被文人骚客诗意吟咏,刘禹锡热烈地表白“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纳兰性德深情地写下“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叶绍翁的“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打动过无数旅人的心;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又让多少人“无言独上西楼,”看“月如钩。”感慨“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秋天富有收获的喜悦,秋天更有走向萧瑟的悲情,在狂放不羁,奉旨填词的大文豪柳永笔下,秋天鲜少绚烂,多是惆怅,美丽的秋总让人哀婉不已,是细腻的柳永常常为物是人非不如意的现实所困吗?
柳永系出名门,口才、文采双高,填词,音律方面的造诣无人能及,文采艳艳,一生积极追求功名,却仕途坎坷,晚年才中了进士,只做过知县、屯田员外郎那样的小官,他喜欢写当时被认定为上不了台面的淫词艳曲,为朝堂主流官员所不齿又是为什么呢?
家庭条件优越的柳永直到三十岁的而立之年才想起要干一番事业,于是参加科举。他没想到在探囊取物的小事上自己会失败,沮丧之余作词《鹤冲天》,用一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抒发胸中的牢骚。此词一出,风靡了当时的汴梁城,连皇帝都有所耳闻。
五年后,柳永再次参加科考,顺利地进入殿试范围,仁宗看考生卷子时,觉得“柳三变”这个名字眼熟,一细问,正是作词要去“浅斟低唱”的柳永,于是幽了一默,评曰“且去低吟浅唱,要甚功名?”就这么不打紧的一句玩笑般的圣旨,把柳永追求的仕途生生截断许多年。
悲愤的柳永自嘲自称自己是“白衣卿相”,作词全部标明“奉旨填词”,流连青楼楚馆的同时柳永一边继续科考。
愁是诗词中亘久不衰的主题,浪迹天涯,寄身江湖之余,用词来抒发内心的愤懑之情是柳永词作中一道独特的主线。在他描写秋季的词作中更是明显,我们一起看看吧:
《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伫立在洒江天的秋雨中,柳永觉得暮雨洗涮清秋,满目叶凋花残,甚为凄凉,心情也是花落雨更愁。
离家日久,故乡遥不可及,纵然归乡心切。可叹自己只能飘零流浪,何时能回家乡?
《忆帝京》
薄衾小枕凉天气,乍觉别离滋味。辗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毕竟不成眠,一夜长如岁。
也拟待、却回征辔;又争奈、已成行计。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寂寞厌厌地。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多情的柳永也思念妻子,天气转凉,小睡之时因被薄而被冻醒的他越发思念家中的妻子,想念的滋味让他辗转反侧,听着寒夜里传来的打更声,久久难眠。
真想调转马头,打马扬鞭把家还,但是,为了生计功名,怎能说回就回?柳永只能空感慨:一生一世地把你系在我心上,空负你流不尽的伤心泪。
《雨霖铃·寒蝉凄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多情的柳永是秦楼楚馆的常客,他的爱是丰富的,要离开汴京,听秋蝉在耳边嘶鸣,和相亲相爱的女子离别,他心中也是愁绪万端。
对每一段短暂的情缘,在那个男人可以三妻四妾的时代,柳永不用遮遮掩掩就能表达真心的,两人执手相对的泪眼婆娑深深的触动柳永的心,他长叹:从今后,没有你的日子,再多的美景,谁与我共赏呢?
《雪梅香》
景萧索,危楼独立面晴空。动悲秋情绪,当时宋玉应同。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楚天阔,浪浸斜阳,千里溶溶。
临风。想佳丽,别后愁颜,镇敛眉峰。可惜当年,顿乖雨迹云踪。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忽西东。无聊恨、相思意,尽分付征鸿。
这是柳永第四次落第后,愤而离开京师,经水路南下,游荆湘时他疯狂地思念家乡所写的。
景色萧瑟,独自登楼,俯望四野,天地间一片苍茫,这空旷中传达的孤独触动了柳永悲秋的情怀。思乡之外还想佳人。料想她也是满面愁容,再想到很可能是相见无期。柳永只能把相思托付大雁。
《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岛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如果说《雨霖铃》是年少的柳永与情人离别伤感,那么这首《少年游》便像一个中年的柳永,看着一事无成的自己,而独自舔着伤口。
柳永骑马走在长安古道上,秋蝉嘶鸣,夕阳在远方落下,旷野之上秋风习习,抬头望去,四野空旷。一事无成的柳永,除了独自舔着伤口。还能做什么?
曾经的意气风发早被岁月消磨掉,年岁渐长,回头看来时路,中年的柳永只留伤感,在秋天里,孤独的柳永让人忍不住想怜惜他。
《少年游》
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
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
这首《少年游》是在长安灞桥边,柳永送别友人,看着友远去,他独自徘徊在桥上,离愁顿生时写的。
远处参差不齐,水气朦胧中,薄烟般笼罩下的柳树掩映着灞陵桥。折柳送亲人。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早已憔悴地恰似楚宫中生无可恋的细腰宫女。夕阳西下,秋光渐消,离别的忧思像蘅草铺满江岸望不尽。一首《阳关》曲,曲尽愁肠断,独自倚靠船栏杆。
《玉蝴蝶》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在外的人容易想家想亲朋故交,尤其在秋天,哀婉的小思绪更容易爬上心头,柳永更是如此,凭阑远望,但见秋景萧疏,花老,梧叶黄,烟水茫茫,秋雨中他忍不住地思念老朋友。
忆往昔峥嵘岁月,饮酒赋诗之时,多么畅快,而今天各一方,音信杳无。看孤雁哀鸣,看斜阳落尽,空惆怅。
秋日,落叶,寒雨,残阳,怎会不思念!
纵观柳永的一生,他是失意的,他更是诗意的,他郁闷着,他更快乐着。
普及一下直接导致柳永悲剧人生的那首
《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从这首词看柳永,与其说他狂妄不如说他自信,他认为榜上无名乃发挥失常所致,纯属偶然。本来嘛,失败一次没什么大不了,不必太在意。
遗憾的是宋仁宗只看到柳永对官场的不屑,没看到柳永自信、开阔的胸襟。更遗憾的是,柳永那句“幸有意中人,堪寻访”这种失意后的放达被皇帝当成公开和体制叫板,触怒了龙颜,龙颜一怒,柳永一时抒发郁闷的“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就成了皇帝心中的“他不适合进入仕途”了。
宋仁宗,“每对酒,使侍妓歌之再三”的都是柳永的词,他为什么容不下柳永偶尔为之的《鹤冲天》呢?
宋仁宗是一国之主啊,能允许有反对主流价值观的声音出现吗?柳永的词直接反体制,犯了忌讳,挑战社会主流价值观是要付出代价的,仁宗恼火了,柳永就倒霉了,上恶之,下必甚之。柳永自己为自己挖了一个深坑,终其一生,他都没有真正的爬出来。
以史为鉴,发牢骚时要注意分寸哦,你的情商表现在你的牢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