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柳永:风流才子那么多,奉旨逛青楼的只有他一个

柳永:风流才子那么多,奉旨逛青楼的只有他一个

  


  南宋年间。

  一日,北方金国的皇帝完颜亮,在宫中听乐工唱曲,当乐工唱道:“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时,他怦然心动,对西湖美景顿生憧憬。

  为此,他特地派了一个画工,混进前往南宋的使臣队伍中,命他到临安后,便去偷偷画一幅西湖山水来。

  得画后,完颜亮对江南美景惊叹不已,特地把画裱在床前的屏风上,若有所思,最后,他提笔于屏风上,画上自己全副武装,策马立在西湖边上的画像,并题了一首诗:

  万里车书尽混同,江南岂有别脸封?

  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

  果然,隔年,完颜亮便举兵60万,大举侵宋。

  凭一句词,惹来数十万敌军,翻遍中国文学史,也就只有柳永一人了。柳永在他的时代,影响力之大,恐怕连李杜都要稍嫌不如。

  李白曾叹自己:“万言不及一杯水”,但柳永却能凭一首词,就换几年的纸迷金醉。

  宋词到了柳永手里,才真正有了生命。他为士大夫所不齿,很多人在人前板着脸骂这是淫词艳曲,但却在夜深人静时偷偷赞叹。

  凡有饮水处,皆能歌柳词。

  嫉妒也好,迂腐也好,柳永确实说出了中国文人想说却不敢说的话,活成了他们想活,却不敢活的样子。虽然他不是从一开始就这么打算的……

  

  胭脂、笛子、毛笔

  柳家累世为官,以诗书传家。

  柳永原名柳三变,是取自论语中关于“君子有三变”的说法:即君子远观是庄严的,走近他又觉得他是温暖的,跟他聊天,又感觉他是严谨的。

  从一开始,柳家就希望这个孩子,长大后是一个符合儒家教训的严肃君子。

  柳永出生那天,恰逢花朝节,即百花的生日。接生的喜婆,为了讨多点赏赐,便告诉柳父,小少爷生来就宫花满头,这正是贵为公卿的祥兆啊!

  柳永周岁时,按当地风俗也是要抓周的。

  柳永和宝玉一样,也是先抓起了一盒胭脂,后又抓了一把笛子,最后,柳永才抓了毛笔。

  他前两次抓到的东西,“没出息”,但没抓错。纵观他一生,若要用什么词汇来高度概括,大概就是这三个词:胭脂、笛子和毛笔。

  柳永花朝节出生,天生懂花,既有七窍玲珑心,又有倚马立就之才,一双慧眼,最能发现女子的美艳。

  十二岁那年,他随父亲赴宴,宴席之上,有歌女峨眉婉转,千娇百媚。他随口咏出一句:“坐上少年听不惯,玉山未倒肠先断”。

  词一出,即惊艳四座,一夜之间,柳七郎之名,震动京师。

  

  愿天上人间,朝云暮雨永相见

  十六岁时,柳永离开新婚妻子,进京赶考。临别前,他写下了《雨霖铃》: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以为这一别,再久也是几年,但未曾想,这一别,便是永别。三年后,柳妻就与世长辞了。

  但柳永的千种风情,却多得是人都可以说。

  往汴京这条路,一走就是六年。倒不是路程太远,而是苏杭一带,秦楼楚馆太多,他挪不动步子了。

  在这里,他遇到了虫娘。

  


  有一回,柳永和友人一起,来到了杭州城里最有名的丰乐楼。席间,他见有一歌妓,不仅腰身与歌喉都极好,更重要的是,她口中唱的,正是柳永新写的《玉楼春》。

  虫娘真美,以至于柳永听完,忍不住咏了一句:“坐中少年暗销魂,争问青鸾家远近”。

  又是坐中少年,又和十二岁那年一样怦然心动,暗自销魂。他忍不住问姑娘家住何处,可曾婚配?

  当时的柳永,因家中排行第七,故而被人唤做柳七郎。柳七郎的笔,有点石成金之功。歌姬只要得他一首词,身价瞬时就能涨十倍。

  所以,青楼里,还流传着这么一首歌谣:

  不愿穿绫罗,愿依柳七哥;

  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

  不愿千黄金,愿中柳七心;

  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

  


  绫罗绸缎,公卿王侯,荣华富贵,羽化登仙,都不如得柳七一词,得柳七一眼。

  谈话间,柳永才知道,虫娘原是书香门第的女子,因父母双亡、家道中落,才沦落风尘的。但一丝风尘味,倒更衬出她的绝代风华。

  那时候的苏杭,男人都爱虫娘,女人都爱柳七,但那天过后,柳七最爱虫娘,虫娘只爱柳七。

  柳七和虫娘在一起的日子,总是说不尽的卿卿我我,缠缠绵绵:

  “洞房悄悄,绣被重重,夜永欢余,共有海约山盟,记得翠云偷剪。”

  “愿天上人间,朝云暮雨永相见。”

  恋爱中的男女,总恨不得让山川河流,日月星辰都来见证他们的誓言。但誓言虽好,天一亮,还是敌不过三纲五常,功名利禄。

  一年后,柳家传来消息,要柳永回去成亲,家里已为他物色了续弦夫人。柳永既不敢和家里说,他爱上了一个妓女,更无颜跟虫娘说,他要回去娶妻。

  所以,柳永不告而别。

  

猜你喜欢宋代古诗词

巫山一段云·萧氏贤夫妇

宋代 柳永

萧氏贤夫妇,茅家好弟兄。羽轮飙驾赴层城。高会尽仙卿。
一曲云谣为寿。倒尽金壶碧酒。醺酣争撼白榆花。踏碎九光霞。

其二

宋代 柳永

秀香住桃花径。算神仙、才堪并。层波细翦明眸,腻玉圆
搓素颈。爱把歌喉当筵逞
。遏天边,乱云愁凝。言语似娇荧,一声声堪听。

客房饮散帘帷静。拥香衾、欢心称。金炉麝袅青烟,凤帐
烛摇红影。无限狂心乘酒
兴。这欢娱、渐入嘉景。犹自怨邻鸡,道秋宵不永。

满江红(四之二·仙吕调)

宋代 柳永

访雨寻云,无非是、奇容艳色。就中有、天真妖丽,自然标格。就发姿颜欢喜面,细追想处皆堪惜。自别后、幽怨与闲愁,成堆积。
鳞鸿阻,无信息。梦魂断,难寻觅。尽思量,休又怎生休得。谁恁多情凭向道,纵来相见且相忆。便不成、常遣似如今,轻抛掷。

法曲献仙音(小石调)

宋代 柳永

追想秦楼心事,当年便约,于飞比翼。每恨临歧处,正携手、翻成云雨离拆。念倚玉偎香,前事顿轻掷。
惯怜惜。饶心性,镇厌厌多病,柳腰花态娇无力。早是乍清减,别后忍教愁寂。记取盟言,少孜煎、剩好将息。遇佳景、临风对月,事须时恁相忆。

定风波·伫立长堤

宋代 柳永

伫立长堤,淡荡晚风起。骤雨歇,极目萧疏,塞柳万株,掩映箭波千里。走舟车向此,人人奔名竞利。念荡子、终日驱驱,争觉乡关转迢递。
何意。绣阁轻抛,锦字难逢,等闲度岁。奈泛泛旅迹,厌厌病绪,迩来谙尽,宦游滋味。此情怀、纵写香笺,凭谁与寄。算孟光、争得知我,继日添憔悴。

征部乐·雅欢幽会

宋代 柳永

雅欢幽会,良辰可惜虚抛掷。每追念、狂踪旧迹。长祗恁、愁每朝夕。凭谁去、花衢觅。细说此中端的。道向我、转觉厌厌,役梦劳魂苦相忆。
须知最有,风前月下,心事始终难得。但愿我、虫虫心下,把人看待,长似初相识。况渐逢春色。便是有,举场消息。待这回、好好怜伊,更不轻离拆。
柳永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 267篇诗文

诗人柳永的古诗

宋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