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岑参:一个想做英雄的中年老男人

岑参:一个想做英雄的中年老男人

  《长安十二时辰》大结局了,不知大家还记不记得,剧里的岑参对元载说:“你想做主人,我想做英雄。”而历史上,这个想做英雄的年轻人,也确实用他的一生去践行这两个字。

  


  岑参算得上是家世显赫,曾祖父是太宗时功臣岑文本,封爵江陵子,祖父岑景倩是麟台少监,昭文馆学士。岑参在《感旧赋序》里也写过“国家六叶,吾门三相。”

  按理说这么个家族,岑参怎么也不和“家境孤贫”这四个字沾边。岑参家族出过很多宰相,在曾祖父之后还有一个有名宰相是岑羲,岑羲和岑植算是堂兄弟,岑羲涉嫌与太平公主同党,岑家从族兄弟子侄数十人因岑羲提拔而官居清要之职,所以岑参父亲那一辈,只能当个小刺史了。

  但是家族依然保持良好风气,在父亲的熏陶下,岑参五岁开始读书,九岁就能赋诗写文。

  


  后来岑参的父亲官职变动,转晋州刺史,岑参随父居晋州。父死后,岑参的小安逸日子没了,只能从兄受学,十五岁的岑参“隐于嵩阳”,发奋读书。可能是因为岑父的离去,他们尝尽了人情冷暖吧,小岑参发愤苦读了五年,没准也想着要光耀门楣。

  后来兄长出去找工作了,岑参写了一首《送二十二兄北游寻罗中》。

  斗柄欲东指,吾兄方北游。

  无媒谒明主,失计干诸侯。

  夜雪入穿履,朝霜凝敝裘。

  遥知客舍饮,醉里闻春鸠。

  


  岑参学到二十岁,也开始了自己的功名之路,然而在两京献书求仕无成,便漫游河朔,也是在这段时间,岑参认识了王昌龄、高适、王之涣等人,和王昌龄交情最好,有专属昵称“王大昌龄”。

  我们之前也说过,唐朝做官有很多路子,有“弯道超车”(详见孟浩然篇),也有常规的,十年之后的岑参,通过考科举,登进士第,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

  虽然是个小小的参军,不过岑参表示“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阑。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男子汉大丈夫,肯定是抱负远大,诗的结尾,岑参表明了自己的遗憾“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

  天宝八载,兢兢业业的岑参升职了,充任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赴安西,第一次出塞。

  


  岑参对于热血的军旅生活是十分向往的,不过他也知道边防之苦。在他还没去安西之前,岑参的好基友,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充河西陇右军试覆屯交兵使,岑参特地为他写了首诗,诗里讲到“愁杀楼兰征戍儿”。现在是岑参自己来到了塞外,“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

  天宝十三载,岑参再次出塞,这一次出塞,真正激发了他的英雄梦。第一次出塞的时候,岑参和高仙芝的关系并不好,所以基本没有给高仙芝写什么诗,这一次,他得到新上司封常清的重用,壮志一发不可收拾,“何幸一书生,忽蒙国士知。侧身佐戎幕,敛衽事边陲。自逐定远侯,亦著短后衣。近来能走马,不弱并州儿。”

  而且,给封常清写诗一首接一首,《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等等。

  也是在这段时期,岑参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奇伟壮丽的边塞诗,其中就包括著名的堪称盛世大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又是这该死的安史之乱!山河破碎国难当头,岑参也从塞外回来,跟着朝廷开始战乱之旅。期间,岑参的前上司高仙芝和现上司封常清退守潼关期间,因谗言被杀害,岑参感到非常痛心。

  这次回朝是杜甫给他推荐的官职,右补阙。但是不久之后,由于“频上封章,指述权佞”,岑参被贬为起居舍人。不满一月,又被贬谪至虢州长史。

  在虢州的三年,岑参对于官场感到愤懑,想到过隐居,不过事情出现了转机,代宗继位后,召岑参回京,先后任太子中允、虞部、库部郎中,中间还跟随杜鸿渐平息各地叛乱,但是可惜,岑参没有遇到第二个封常清。

  第二年六月,岑参又被贬为嘉州刺史,这一年正是他任官期满的一年,岑参显而易见的被罢官。岑参的英雄梦留在了塞外的那几年,现在的他已经决心归隐了,“北客归去来兮”。

  不过,在我们心里,岑参永远是那个通达坚韧的英雄青年,而我们也同样怀念,那段老友都在,国家安定的岑参笔下的时光。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梁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龙女祠

唐代 岑参

龙女何处来,来时乘风雨。祠堂青林下,宛宛如相语。
蜀人竞祈恩,捧酒仍击鼓。

北庭作

唐代 岑参

雁塞通盐泽,龙堆接醋沟。孤城天北畔,绝域海西头。
秋雪春仍下,朝风夜不休。可知年四十,犹自未封侯。

田使君美人舞如莲花北鋋歌

唐代 岑参

美人舞如莲花旋,世人有眼应未见。
高堂满地红氍毹,试舞一曲天下无。
此曲胡人传入汉,诸客见之惊且叹。
慢脸娇娥纤复秾,轻罗金缕花葱茏。
回裾转袖若飞雪,左鋋右鋋生旋风。
琵琶横笛和未匝,花门山头黄云合。
忽作出塞入塞声,白草胡沙寒飒飒。
翻身入破如有神,前见后见回回新。
始知诸曲不可比,采莲落梅徒聒耳。
世人学舞只是舞,恣态岂能得如此。

燉煌太守后庭歌

唐代 岑参

燉煌太守才且贤,郡中无事高枕眠。太守到来山出泉,黄砂碛里人种田。

燉煌耆旧鬓皓然,愿留太守更五年。城头月出星满天,曲房置酒张锦筵。

美人红妆色正鲜,侧垂高髻插金钿。醉坐藏钩红烛前,不知钩在若个边。

为君手把珊瑚鞭,射得半段黄金钱,此中乐事亦已偏。

虢州送郑兴宗弟归扶风别庐

唐代 岑参

佐郡已三载,岂能长后时。出关少亲友,赖汝常相随。
今旦忽言别,怆然俱泪垂。平生沧洲意,独有青山知。
州县不敢说,云霄谁敢期。因怀东谿老,最忆南峰缁。
为我多种药,还山应未迟。

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

唐代 岑参

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
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
陇水不可听,呜咽令人愁。
沙尘扑马汗,雾露凝貂裘。
西来谁家子,自道新封侯。
前月发安西,路上无停留。
都护犹未到,来时在西州。
十日过沙碛,终朝风不休。
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
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
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
山口月欲出,先照关城楼。
溪流与松风,静夜相飕飗。
别家赖归梦,山塞多离忧。
与子且携手,不愁前路修。

岑参

岑参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385篇诗文

诗人岑参的古诗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