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岑参:我的人生旅途就是“一路向西”的传奇

岑参:我的人生旅途就是“一路向西”的传奇

  


  唐时,有一批边塞诗人,很引人瞩目。他们笔下的边塞诗,让当今的我们看到了唐时壮阔的边塞风光和别样的军旅生活。

  王昌龄曰:“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铿锵的誓言。

  高适曰:“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这是深沉的伤感。

  王之涣曰:“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是士兵的思念。

  岑参与以上的三位诗人合称“唐代边塞四大诗人”。他是写边塞诗的旷世奇才,两次出塞深入西北边陲,成为他一生中的壮举。

  


  岑参天资聪颖,他出身于一个官僚贵族的家庭,但父亲早逝,家道衰落,生活日趋困顿。

  二十岁他北上长安,献书求仕不成,奔走京洛,漫游河朔。

  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及第,但官品极低,位卑职微,也没有大的晋升出路。

  他所处的时代恰逢朝廷大力封赏在边地立功的将领,以守边获得封爵赏赐,这给当时不甘平庸的文人提供了一条升官加爵的捷径。

  岑参有着积极强烈的入世精神,对于仕途失意的他来说,这种选择也是一种不错的出路。他产生了从军边塞,建功立业,重振家业的雄心壮志。

  他要与那种封建传统上升路径作抗争,想以实际行动证实自己是锐意进取的人,而非不求上进,浑噩度日之流。

  岑参选择了边塞,一生与边塞有了不解之缘。

  他渡渭水,过河西走廊,出玉门关,踏敦煌,越天山,只为塞上那一轮喷薄而出的朝阳。

  他一路向西,然而无论出走多远,他所念的人,还在长安,长安自始至终都是他心底的一抹守望。

  


  天宝八载(公元749年),岑参第一次出塞,他去安西(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

  在上任途中,他作了一首动人心弦的诗,那便是《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诗人在途中不知走了多少天了,这一天,他在路上巧遇入京使,还是熟悉的人,顿时喜出望外。

  要知道在交通和通讯依然不发达的唐代,人们的联系和见面是多么地弥足珍贵。

  两人都在途中匆匆赶路,还没下马,就互叙起近况。

  岑参心中又喜又悲,喜的是他想借此良机,拜托老熟人捎一封平安信回家里,可仓促中缺少纸和笔,能带口信也不错吧。

  悲的是老友东归长安了,而自己则西去千里,遥想前途,不知何时才是归期,禁不止泪潸然,衣袖将眼泪都揩不干。

  


  天宝十三载,岑参第二次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

  那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写于此时: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北风席卷大地吹折白草,仲秋八月胡地飘降大雪。

  岑参早晨掀开帐门,忽然发现,好似一夜之间吹来了春风,千树万树都挂满了雪花,如梨花般盛放。

  如此奇丽雪景被岑参妙手偶成,让“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下子惊艳了千年。

  伴着落雪的奇寒,帐中摆酒开始为回京人送行,还有琵琶羌笛胡琴来助兴。

  饯别的宴会有多热闹,分别时就有多伤感。终于还是到了傍晚时分,要送友人踏上归途了。

  临行时茫茫白雪布满山野,挥手告别,目送回京人远去,没多久他就消失在眼帘,只剩雪地上留下的马蹄印迹。

  友人回京了,自己回京还是遥遥无期的事,岑参心里落满了惆怅。

  

  两次边塞生涯,岑参西去千里,他骑着马丈量过西部边区的很多热土。

  岑参前后在西北边疆生活了六年,他对戎马倥偬的征战生活,冷寂荒凉的塞外风光,都有深刻的体会。

  一路上,他渡黄河,翻越乌鞘岭,沿河西走廊,出玉门关;他过兰州,经武威、宿祁连,过酒泉……

  每一个所到之处,每一种深刻场景,都给他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

  《过酒泉忆杜陵别业》:“昨夜宿祁连,今朝过酒泉。黄沙西际海,白草北连天。”表达了他身处异地的孤独情感。

  《戏问花门酒家翁》:“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道傍榆荚巧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他以动人的诗意传达他对凉州早春的喜爱。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写出了将士们英勇果敢,转战沙场雪海的壮烈场面。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描绘了将士们在风雪中紧张的急行军。

  岑参还有表达浓烈乡思的作品,比如《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中的“晓笛引乡泪,秋冰鸣马蹄”,还有《宿铁关西馆》中的“那知故园月,也到铁关西”。

  边塞磨砺了岑参,岑参也成就了边塞。他的人生旅途就是一部“一路向西”的经典传奇。

  作者:弯弯,一枚爱诗词爱写字的90后,记下,只为心中所爱的那份丰盈。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火山云歌送别

唐代 岑参

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
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
平明乍逐胡风断,薄暮浑随塞雨回。
缭绕斜吞铁关树,氛氲半掩交河戍。
迢迢征路火山东,山上孤云随马去。

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

唐代 岑参

三度为郎便白头,一从出守五经秋。
莫言圣主长不用,其五苍生应未休。
人间岁月如流水,客舍秋风今又起。
不知心事向谁论,江上蝉鸣空满耳。

敬酬李判官使院即事见呈

唐代 岑参

公府日无事,吾徒只是闲。
草根侵柱础,苔色上门关。
饮砚时见鸟,卷帘晴对山。
新诗吟未足,昨夜梦东还。

冀州客舍酒酣贻王绮寄题南楼(时王子欲应制举西上)

唐代 岑参

夫子傲常调,诏书下征求。知君欲谒帝,秣马趋西周。
逸足何駸駸,美声实风流。学富赡清词,下笔不能休。
君家一何盛,赫奕难为俦。伯父四五人,同时为诸侯。
学昨始相值,值君客贝丘。相看复乘兴,携手到冀州。
前日在南县,与君上北楼。野旷不见山,白日落草头。
客舍梨花繁,深花隐鸣鸠。南邻新酒熟,有女弹箜篌。
醉后或狂歌,酒醒满离忧。主人不相识,此地难淹留。
吾庐终南下,堪与王孙游。何当肯相寻,澧上一孤舟。

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唐代 岑参

白露披梧桐,玄蝉昼夜号。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君子佐休明,小人事蓬蒿。所适在鱼鸟,焉能徇锥刀。
孤舟向广武,一鸟归成皋。胜概日相与,思君心郁陶。

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

唐代 岑参

晓笛引乡泪,秋冰鸣马蹄。
一身虏云外,万里胡天西。
终日见征战,连年闻鼓鼙。
故山在何处,昨日梦清溪。
岑参

岑参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385篇诗文

诗人岑参的古诗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