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岑参:皮一下,很开心

岑参:皮一下,很开心

  


  应诗友们的要求,发一首调皮有趣的小诗。

  说起调皮,辛弃疾榜上有名,苏轼也是一个能手,陆游与猫腻味时更是皮得可爱。

  那么,擅长描写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异域风情的岑参,怎么也会顽皮呢?

  读完这首《戏问花门酒家翁》,你就感受到了。

  戏问花门酒家翁

  岑参

  老人七十仍沽酒,

  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旁榆荚巧似钱,

  摘来沽酒君肯否?

  题解

  “戏”,即开玩笑的意思,戏的对象是“花门酒家翁”,也就是凉州花门楼下的一位卖酒翁。

  公元751年三月,原本担任安西节度使的高仙芝,被调往河西继续任节度使,岑参随他去赴任,来到凉州城。一路上看惯了“瀚海(沙漠)阑干”的岑参被突然闯入眼前的春色惊到了,一种喜悦之情再也按捺不住,于是吟出这首饶有情味的小诗。

  


  但毕竟对好酒的诗人来说,春色比起酒香就逊色多了——他完全被一位七十岁的卖酒老人吸引住了。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老人把成千上百个酒壶、酒瓮都摆在门口,酒香阵阵,熏得行人醉,这阵势不可谓不大。

  若边塞不稳,连年征战,定然不会出现这种景象;若百姓贫困,生活没有着落,自然也不会有此图景。

  


  正是在这种安定的时代氛围中,岑参才有心情去拿卖酒老人开玩笑——

  “道旁榆荚巧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路边的榆荚好像一串串的铜钱,倘若我摘下来用它买酒,不知老人家您愿不愿意啊?

  哈哈,这还用问?当然不肯卖给你啦。

  不过,若岑参当即吟出这首诗送给老人,说不定老人很乐意送他一壶呢。

  


  岑参再一次印证诗一句话:诗是什么?诗就是我们的生活。(另一次是《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亲爱的诗友,读完这首诗,你最先注意到的一个物件(或一道风景)是什么?是否可以把它写进一首七绝呢。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寄青城龙谿奂道人

唐代 岑参

五岳之丈人,西望青瞢瞢。云开露崖峤,百里见石棱。
龙谿开中峰,上有莲华僧。绝顶小兰若,四时岚气凝。
身同云虚无,心与谿清澄。诵戒龙每听,赋诗人则称。
杉风吹袈裟,石壁悬孤灯。久欲谢微禄,誓将归大乘。
愿闻开士说,庶以心相应。

早上五盘岭

唐代 岑参

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谿雨滑,畬田原草干。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送胡象落第归王屋别业

唐代 岑参

看君尚少年,不第莫凄然。可即疲献赋,山村归种田。
野花迎短褐,河柳拂长鞭。置酒聊相送,青门一醉眠。

送楚丘麹少府赴官

唐代 岑参

青袍美少年,黄绶一神仙。微子城东面,梁王苑北边。
桃花色似马,榆荚小于钱。单父闻相近,家书早为传。

奉和杜相公初发京城作

唐代 岑参

按节辞黄阁,登坛恋赤墀。衔恩期报主,授律远行师。
野鹊迎金印,郊云拂画旗。叨陪幕中客,敢和出车诗。

送杨千牛趁岁赴汝南郡觐省便成婚(得寒字)

唐代 岑参

问吉转征鞍,安仁道姓潘。归期明主赐,别酒故人欢。
珠箔障炉暖,狐裘耐腊寒。汝南遥倚望,早去及春盘。
岑参

岑参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385篇诗文

诗人岑参的古诗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