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岑参:彻头彻尾的异乡人,却在大漠中开出一片花来

岑参:彻头彻尾的异乡人,却在大漠中开出一片花来

  

  古往今来,文人骚客大都喜欢碧水青山的秀丽,沉溺长安回望绣成堆的繁华。便忽略了大漠孤烟的壮美,忽略了一片孤城万仞山的绝美。

  大漠的风景,亦是天地间大美。若江南是婉约的词,那么大漠便是粗犷的诗,是汉唐留给后世的一段遗梦。

  


  远观时,大漠是一片广袤无垠的荒凉,走进去,才知荒凉里有生命无尽的狂欢。

  喊一声西风烈马,望一眼落日黄沙,在葡萄美酒夜光杯中,弹剑作歌慷慨赴敌。正因有无数将士镇守边关,所以长安才能有美人帐下犹歌舞的太平。

 

  一千二百年前,一个叫岑参的唐代诗人,即使面对万里愁云八月飞雪,也能在塞外军帐中,在羌管悠悠里,于昏暗的油灯下,写出边疆沙漠的壮美景象。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

  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

  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时常为这个唐代的诗人感叹,要有多柔软多强大的心,才能让荒袤沙漠里的雪开成千万树梨花啊。身处荒芜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荒了,心一旦荒了,世界也就荒了。

  提起唐代边塞诗,我们都会想到高适跟岑参。

  杜甫说:“高岑殊缓步,沈鲍得同行。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

  严羽说:“高岑之诗悲壮,读之使人感慨。”

  二人皆为边塞诗集大成者,风格相近,都以其“风骨”著称,后人并称他们为“高岑”,可两人际遇却大不相同。

  高适用十几年华丽逆袭,从无名草根摇身变成位极人臣的侯爷,极尽风光。

  而岑参,家族荣光不复,求仕不成,两度出塞壮志未酬,一生行旅,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是个彻头彻尾的异乡人,最终也客死他乡。

  岑参出身于一个官僚贵族的家庭,曾祖父岑文本相太宗,伯祖长倩相高宗,伯父羲相睿宗,家有三代宰相。

  自己的父亲虽然不是宰相,但曾当上晋州刺史也是地方一把手,他的家族是真正的名门望族,奈何政治势力变化最复杂也最无情。

  


  岑长倩当宰相时,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妄图继承王位,岑长倩不支持他,就污蔑其谋反逮捕下狱处死,岑羲后来当上宰相,但他和太平公主是一党,玄宗上位后被灭了族,身死家破,岑氏亲族被流徙数十人,好在岑参不是其直系亲属,幸免遇难,父亲虽当过晋州刺史但在岑参幼时早早去世。

  一朝天子一朝臣,一番政治洗牌之后,岑参便家道中衰,一落千丈。

  岑参本来能当个官二代,命运无情,最终还是回到一清二白。祖上恩荫这扇门被关上,还好有科举考试这扇窗敞开着。

  岑参为了科考,举家搬迁终南山的高冠谷,并作诗一首。

  《送郭乂杂言》

  地上青草出,经冬今始归。

  博陵无近信,犹未换春衣。

  怜汝不忍别,送汝上酒楼。

  初行莫早发,且宿霸桥头。

  功名须及早,岁月莫虚掷。

  早年已工诗,近日兼注易。

  何时过东洛,早晚度盟津。

  朝歌城边柳亸地,邯郸道上花扑人。

  去年四月初,我正在河朔。

  曾上君家县北楼,楼上分明见恒岳。

  中山明府待君来,须计行程及早回。

  到家速觅长安使,待汝书封我自开。

  经过一番努力奋斗,天宝三载,三十岁的岑参登进士第,终于当上了官,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成了皇家护卫队里的一员。

  “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虽是从八品的小官,但岑参满怀信心,只要我好好干一定能有出头之日。

  但岑参实在不愿意继续混日子,于是怀着满腔热血,怀着对边塞戎马生涯的无限憧憬,到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当了掌书记。

  岑参准备在边塞大显身手,可是他到了边塞,却只是做了一个文秘,主要写写临战誓师之类的文字,慢慢地,他发现这个职位和自己心中所想相去甚远。

  好在安西风景不错,岑参渐渐地在这里找到了乐趣:

  


  终于看到火焰山了,烈日炎炎,黄沙莽莽,在断绝人烟的原野上,一匹飞马掠野而过,向火山扑去。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火山五月行人少,

  看君马去疾如鸟。

  都护行营太白西,

  角声一动胡天晓。

  闲暇之余,在庭院里栽树种药,有个当地小吏给我送来了一棵很漂亮的小花植物,说是从天山南麓所得,可惜山高路远,没办法敬献给君王让他也瞧瞧。

  《优钵罗花歌》

  白山南,赤山北。

  其间有花人不识,绿茎碧叶好颜色。

  叶六瓣,花九房。

  夜掩朝开多异香,何不生彼中国兮生西方。

  移根在庭,媚我公堂。

  耻与众草之为伍,何亭亭而独芳。

  何不为人之所赏兮,深山穷谷委严霜。

  吾窃悲阳关道路长,曾不得献于君王。

  生活还时不时的有个小插曲,今天出门碰到一个沽酒老翁,一定要我给他写诗,等我先逗他一下。

  《戏问花门酒家翁》

  老人七十仍沽酒,

  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傍榆荚巧似钱,

  摘来沽酒君肯否?

  本以为这种愉快的生活会继续下去,但在天宝十年,高仙芝怛罗斯之战中大败,唐玄宗心急火燎,大怒之下解除了高仙芝安西四镇节度使之职。

  作为高仙芝幕僚掌书记的岑参,751年底也回长安对此事述职。没有争得军功,还要面对天子问责,官职自然也没有提升,朝廷派他当大理评事,是个清闲职位。

  因为经历过,所以感悟更多,虽然身在长安,心里却还忧虑着西部边关,因为那场败仗,周围少数民族开始虎视眈眈,曾经最辽阔的西域版图开始逐渐缩水。

  朝堂之上,玄宗皇帝后期怠慢朝政,李林甫杨国忠在道,月满则亏水盈则溢。岑参也提前看到了大唐盛世背后的种种危机,满心忧思却束手无策。

  


  好在长安城里有很多好朋友,闲暇之余还能一起出游排解郁闷,他们一行人里有高适,薛据,储光羲还有杜甫,来到了长安城南的佛教圣地慈恩寺,里面还有一座当时最高的建筑物—慈恩塔。

  《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塔势如涌出,

  孤高耸天宫。

  登临出世界,

  磴道盘虚空。

  突兀压神州,

  峥嵘如鬼工。

  四角碍白日,

  七层摩苍穹。

  下窥指高鸟,

  俯听闻惊风。

  连山若波涛,

  奔凑似朝东。

  青槐夹驰道,

  宫馆何玲珑。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送裴侍御赴

唐代 岑参

羡他骢马郎,元日谒明光。立处闻天语,朝回惹御香。

台寒柏树绿,江暖柳条黄。惜别津亭暮,挥戈忆鲁阳。

早秋与诸子登虢州西亭观眺

唐代 岑参

亭高出鸟外,客到与云齐。
树点千家小,天围万岭低。
残虹挂陕北,急雨过关西。
酒榼缘青壁,瓜田傍绿溪。
微官何足道,爱客且相携。
唯有乡园处,依依望不迷。

送郭仆射节制剑南

唐代 岑参

铁马擐红缨,幡旗出禁城。明王亲授钺,丞相欲专征。
玉馔天厨送,金杯御酒倾。剑门乘嶮过,阁道踏空行。
山鸟惊吹笛,江猿看洗兵。晓云随去阵,夜月逐行营。
南仲今时往,西戎计日平。将心感知己,万里寄悬旌。

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

唐代 岑参

轮台客舍春草满,颍阳归客肠堪断。穷荒绝漠鸟不飞,
万碛千山梦犹懒。怜君白面一书生,读书千卷未成名。
五侯贵门脚不到,数亩山田身自耕。兴来浪迹无远近,
及至辞家忆乡信。无事垂鞭信马头,西南几欲穷天尽。
奉使三年独未归,边头词客旧来稀。借问君来得几日,
到家不觉换春衣。高斋清昼卷帷幕,纱帽接z5慵不著。
中酒朝眠日色高,弹棋夜半灯花落。冰片高堆金错盘,
满堂凛凛五月寒。桂林蒲萄新吐蔓,武城刺蜜未可餐。
军中置酒夜挝鼓,锦筵红烛月未午。花门将军善胡歌,
叶河蕃王能汉语。知尔园林压渭滨,夫人堂上泣罗裙。
鱼龙川北盘谿雨,鸟鼠山西洮水云。台中严公于我厚,
别后新诗满人口。自怜弃置天西头,因君为问相思否。

送人归江宁

唐代 岑参

楚客忆乡信,向家湖水长。住愁春草绿,去喜桂枝香。
海月迎归楚,江云引到乡。吾兄应借问,为报鬓毛霜。

林卧

唐代 岑参

偶得鱼鸟趣,复兹水木凉。远峰带雨色,落日摇川光。
臼中西山药,袖里淮南方。唯爱隐几时,独游无何乡。
岑参

岑参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385篇诗文

诗人岑参的古诗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