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岑参最“让人大笑”的唐诗,不醉不归,前5句能猜出用什么修辞吗

岑参最“让人大笑”的唐诗,不醉不归,前5句能猜出用什么修辞吗

  唐代的边塞诗歌是诗歌史上绝无仅有的。因为在这些边塞诗里,写出了最美的边塞风光,也写出了最为豪壮的气象。每个人心中都充满着雄心壮志,每个人心中都充满着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image


  这样的诗歌在盛唐绝无仅有。其他朝代也有不少边塞主题的诗篇,可惜却从来没有一个作品能够比得上盛唐时期。

  今天我们说谈到的这首古诗就是春申的经典之作。读这首古诗,印象最深刻的是最后两句,之前考试也经常会考到。但我们认为这首古诗最出彩的还在于前几句快节奏的诗句。尤其是其中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更是给这首古诗增色不少。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image


  这首古诗就是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最后两句。“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人生这一辈子能有几次真正的开怀大笑呢?今天的相逢,每个人都必须要畅快痛饮。

  诗歌当中有一种欢快的语调,最后不醉不归的豪迈也想象出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面貌。即便是面对边塞的寒苦之地,即便是面对战场上的九死一生,他们依然内心充满着豪迈,视死如归。一杯浊酒不醉不归,如此豪迈的胸怀,代表着那个时代整体的精神风貌,所谓盛唐气象。

  

image


  其实今天我们读这首古诗,前5句更值得玩儿。“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从第二句开始,每一句的开头都是上一句的结尾,在文学修辞当中这叫做顶真。在阅读和背诵的时候,更能感受到其中整齐的音节韵律之美,也是诗歌独有的风格。

  诗歌的一开始从弯弯的月亮到边塞之地,再到此地之人喜爱弹琵琶,进而引出漫漫长夜。诗词内容从大到小,从广阔的世界延伸到到细微细节。无一不带有诗人独特的感悟。前六句构成轻快的语调,写出凉州城的宏大,写出凉州城的繁荣,而后面引出的漫漫长夜,让这首古诗的节奏突然慢了下来。

  

image


  这首古诗写诗人岑参和朋友买饮酒聚会。“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他们有着几乎相同的经历,彼此也就更能够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而他们来到边疆之地的追求,自然就是为了建功立业。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这两句就表演出了其中的主题。时光飞驰,又到了秋天草黄的季节了。岁月催人,哪能互相看着在贫贱中老下去呢?言下之意是要赶快建立功业。

  但有如此豪迈的雄心壮志和眼前纵情享乐的瞬间并不冲突,最后两句更是以酒助兴。虽然大醉,但体现出的是豪迈乐观,和李白等人的借酒浇愁是完全不同的精神状态。

  

image


  边塞诗人笔下的酒,大多都是饮酒助兴、借酒抒情,表达出内心的豪情壮志。这一点和其他时代或者其他诗派的诗人形成鲜明对比,这也是盛唐边塞诗在文学史上备受好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它的风貌、精神状态,和其它所有朝代的诗篇风格都不一样。


猜你喜欢古诗词

子夜吴歌九解赠李顺德于鳞 九解 其九

明代 宗臣

手中珊瑚枝,光华掩白日。恐君一见之,疑作君家物。

子夜吴歌九解赠李顺德于鳞 八解 其八

明代 宗臣

自与君相别,剪刀日夜利。君有云锦裳,吾当为君制。

水中月四首 其一

明代 宗臣

嫦娥三五月,玉露千万秋。久居天上苦,暂向水中游。

贞白祠

明代 宗臣

华阳山前贞白祠,贞白先生骑赤螭。白云茫茫去不返,天门秋冷双虹垂。

吾来山头寻紫芝,紫芝萧索令人饥。出门白石烂如泥,切来好煮青松衼。

与君大餐各五斗,千山万山随所之。

寄怀长安旧游

明代 宗臣

残春匹马辞建章,天南冀北遥相望。游子衣裳滞江雨,故人剑佩锵胡霜。

王程忽讶芳草暮,客心有似浮云长。安得双鸿起天末,相思寄尔明月珰。

水中月四首 其四

明代 宗臣

南山亦有罗,北山亦有罗。玉兔沧波里,罗兮柰尔何。

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