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感寓 其二十五

感寓 其二十五

明代 童轩

众人嗜奔竞,宛若风中花。朝开灿珠玉,暮落随泥沙。

所以古达士,知命匪所誇。宁甘伏枥马,耻学粘壁蜗。

鲁连今已矣,抚卷徒兴嗟。

诗人童轩的古诗

沙木和驿壁间二仙传道图儗定襄郭公作

明代 童轩

蓬莱之山渺何许,中有仙人聚如蚁。云深路远不可致,遂令方士神其理。

神其理,玄且幽,刀圭一粒人争求。宁知天地尚有尽,茫茫万物皆浮沤。

人生匪金石,焉能形独留。区区学仙子,笑杀东家丘。

瑶池桃实竟何物,可怜王母萧飒蛾眉秋。空闻驭黄鹤,不见来青牛。

丹砂卒难转,白雪忽满头。君不见少翁栾大骨已朽,茂陵松柏悲风吼。

感寓 其六十

明代 童轩

异端乱人耳,譬彼淫哇同。圣人不复起,聋哇何由聪。

如何六籍后,纷纷费研攻。孰知千载下,见此紫阳翁。

挤排振其落,敷阳发其蒙。斯文天未丧,尚幸斯人功。

秋风辞思松云陶先生作

明代 童轩

秋风萧萧兮雁南归。草木摇落兮夕露沾衣。明月皎皎兮照我帷。

蟋蟀在壁兮吟声悲。蹇予山中之人兮猿狖与居。

怅独处此兮情莫能娱。怀佳人兮路修阻而莫随。

涉川无梁兮登山无车。岁冉冉其逾迈兮曷云能来。

回念昔者之欢会兮今焉别离。爱而不见兮使我踌躇。

滇南即事 其三

明代 童轩

万山藏古寨,六诏杂诸蛮。僰女头笼帽,蕃僧耳坠环。

啖蛇传土俗,屠犬祀神奸。更有西戎种,轻生赋性顽。

江行小景二首 其二

明代 童轩

浦口风回浪拍沙,天涯行客正思家。归舟疑是洪都晚,孤鹜低飞带落霞。

寄张景华

明代 童轩

泮水曾同咏碧芹,多君丰采更超群。十年谩学屠龙技,五色争誇吐凤文。

剑匣秋风飞电影,砚屏春雨乱星纹。别来无限相思意,目断江东几暮云。

次韵李商隐无题 其三

明代 童轩

梨花满地月明来,虚听宫车响若雷。绠断银瓶难再续,锁开金钥又空回。

行云谩想高唐梦,咏絮谁怜谢韫才。莫把春心比香灺,等閒篝下冷成灰。

感寓 其六十一

明代 童轩

坎蛙不知海,瓮鸡难语天。区区章句儒,妄意斯道传。

训诂竟穿凿,末技空雕镌。宁知方寸内,万化本一原。

桓读乃糟粕,信哉轮扁言。

酬姚世昌千户见赠之作

明代 童轩

多君志慕玉门关,誓策奇勋万里还。马援策知才可试,冯唐谁谓老犹闲。

好风细拂青油幕,明月光摇宝剑环。应笑麒麟千载后,几人名姓画图间。

头陀寺和壁间诗韵二首 其二

明代 童轩

使节驱驰万里游,何曾骑鹤上杨州。萧萧疏雨空山夕,且办僧房一榻谋。

和刘工部钦谟无题韵 其一

明代 童轩

垂杨门巷嫩寒馀,银鸭香清绕燕居。妆镜窥红春有态,黛蛾分绿画难如。

云飞巫峡频牵梦,潮隔浔阳久旷书。惆怅碧栏干外月,梨花疏影到窗虚。

和沙木和驿壁间郑都宪韵

明代 童轩

驱马上林麓,陟此崔嵬颠。俯视见云影,侧听闻流泉。

物理信堪适,人情良不然。民贫兵力疲,憔悴当谁怜。

所司不遑恤,剥削方求妍。我行适见之,喟然叹穷边。

岁月曾几何,当不殊往年。狐狸安足问,祛除欲何先。

竹枝辞 其六

明代 童轩

蜀江西来一带长,江水无波镜面光。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好恶最难量。

感寓 其五十三

明代 童轩

诚能格异类,信可孚豚鱼。昭然布方册,斯豚不我诬。

宏农虎东渡,潮阳鳄南驱。颍川凤来集,驺邑蝗不飞。

斯民实人类,而岂物不如。顽贪信可变,愧无韩邓俱。

奉寄同年杨洗马王春坊二先生

明代 童轩

欲藉征鸿问起居,满怀忧绪竟难除。山中怀有非熊兆,天上应无荐鹗书。

南国风花淹杜牧,上林词赋擅相如。迢迢千里空相忆,愁绝残钟落月初。

次韵李商隐无题

明代 童轩

飘飘身世一虚舟,去住还应作远犹。事业有时能破蔡,功名无意愿封留。

牛羊落日三山路,鸿雁西风二水秋。怅望不胜频吊古,故乡何日大刀头。

南行秋兴 其二

明代 童轩

扁舟万里适南荒,行客惊秋觉夜凉。老去形骸空骏骨,忧来世路半羊肠。

沙明蒲稗初含雨,月冷蒹葭已着霜。忽忆旧居青琐地,几回簪笔缀鹓行。

竹堋口

明代 童轩

君住竹堋口,妾家桃花津。来往不相识,青山应笑人。

写怀一首

明代 童轩

迂疏真与世情违,惆怅年来计转非。万里怅如天外系,十年家在梦中归。

秋风杨柳随征旆,春雨蘼芜上客衣。遥忆白头兄姊在,一回东望一歔欷。

读史十首 其十 王安石

明代 童轩

慨然斯道岂难行,却被周官误一生。从此老泉成口实,无心蓬垢得奸名。

童轩

童轩

(1425—1498) 明江西鄱阳人,字士昂。工书能诗。景泰二年进士。授南京吏科给事中。成化时,以户科都给事中入川镇压赵铎起事,还言欲息盗贼必先去贪官、均科差。累进右副都御史提督松潘军务。弘治中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有《清风亭稿》、《枕肱集》、《梦征录》。► 299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